300億勞退新制基金 最快7月進場http://udn.com/NEWS/STOCK/STO2/6356014.shtml
- May 29 Sun 2011 12:04
新鮮人勞退新制奇遇記 by liitzonghann
- May 28 Sat 2011 22:24
絕版袁世凱 書評(no.568書評)
- May 28 Sat 2011 17:57
交易紀律與停損經驗 by J. D. Sydney
交易紀律與停損經驗
建立自己的投資分析體系及邏輯性思考
我在上一篇投稿文章,已經說明。當你作完一連串的思考,決定要進場後,你面臨的馬上是血淋淋的曝險部位與每天跳動的實際盈虧,這可不是大富翁遊戲,而會伴隨著一連串的悔恨、得意、或是情緒交錯的心情。
- May 28 Sat 2011 14:06
中國電荒專題 BY beinair
- May 28 Sat 2011 11:01
櫻樹抽芽時想你 書評(no.567書評)
- May 27 Fri 2011 22:21
Mohamed El-Erian的「大衝撞」與總經分析 by J. D. Sydney
- May 27 Fri 2011 22:17
起雲劑-台灣價值的山寨化濫觴
靠資金、泡沫和華而不實的經濟復甦所造成的表相會不會裂解?近一年來我看到許多企業商家與個人,因為運氣而受惠,各行各業都不思提昇其服務與產品價值,只想巴望著政府繼續吹捧出這個華而不實的復甦泡沫,一旦碰到起雲劑這個照妖鏡,恐怕會讓許多人許多行業露出原型。
- May 27 Fri 2011 18:00
叮咚,這是您的現鈔 by dolin66
「7:28在捷運上聽到美國股市收黑的新聞,慌忙透過手機將昨日買進的科技股F掛賣;8:27進公司後瞄到早報頭條『A族群受惠大陸125計畫,其中X股已連漲三日表態』,又趕忙掛單買進X股;9:36分,F股終於全數賣出,正在慶幸自己僅小虧3%時,卻發現X股已亮燈拉出連續第三根漲停;迫不及待的在進會議室前改以漲停價位掛單。好不容易等到會議結束,衝出會議室卻發現F股由低檔翻紅,漲幅接近5%;X股卻爆大量回跌至平盤處,懊惱的拿起報紙翻閱,才看到『大陸華南地區限電,X股工廠營運將受影響』的新聞,又慌張的將X股認賠殺出,在阿Q的自我安慰『還好沒到跌停出不掉』」。如果每天花個30元買報紙就能投資致富,那還有誰願意叮咚的提供他人獲利?專業知識必須透過閱讀來累積,經由思考來整理,最終方能彙整出投資的邏輯,這才是開啟股票市場提款機的重要密碼。
- May 26 Thu 2011 14:32
美國券商使用心得 by dreven
- May 25 Wed 2011 14:30
我認知的經濟現況 by sophisttw
經濟往往像是蜘蛛結網般交錯,很難把點與線構成一個面,自己看到的也不過是整張網的一小部分,這是經濟分析中很難突破的難處,畢竟經濟正是「本質不確定」社會學的一環。
會先重視消費面,主要是自己認為經濟理論中最強而有效的就是「供需法則」,而供給面遇到了以下問題,使供給面出現了很嚴重的失真現象:
- May 25 Wed 2011 14:24
咁有影這好 by s9300085
俗話說:行情總是在高度歡喜中而熄滅,在哀嚎中而誕生。廢話!問10個人,有11個人都知道這一句話。玩文字遊戲的事有太多人會啦,而且也玩得很精彩,時常讓許多人迷失方向進而涉險。那如何不被這些所謂的妖魔鬼怪所影響呢?我個人只相信數字並去除那些過於美化的文字遊戲。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下面這麼玩弄文字及數字上的遊戲並且一起去破解它,前陣子一些平面媒體一直出現【安全監控】相關相當積極正面的新聞,看了這些新聞之後,好像看到超級潛力股般的真是令人心癢癢。
奇偶首季IP Cam出貨倍增 單季EPS 2.57元
- May 24 Tue 2011 22:20
股價堅挺背後的財報故事 by blogvirgil
此文章純粹是事後諸葛的財報探討,欲借此分享來了解自己在分析財報上的盲點,也望請板上經驗深厚的前輩指教提攜,在此獻醜了。另外此分析只單純從財報的角度做切入,還望請有專精鋰電池產業的專家不吝指教補充,以導正我分析上的盲點。當然首要目標是衝著寫真集來的(畢竟我也是男人阿,所以也有看美女寫真集的衝動。),但是其實我最想要拼的是永久的無限期好友,這樣感覺是非常光榮的,而且這樣代表永遠可以脫離腦殘一族的希望,跟著總大豹大學習才能令群魔退散阿!
- May 24 Tue 2011 15:56
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比較 by dreven
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比較
單買還是套餐?
- May 24 Tue 2011 15:23
樓梯轉角的綠衣女子書評(no.566書評)
- May 24 Tue 2011 13:54
請不要用虛幻的數字治國,好嗎? by sophisttw
這標題的期待注定會落空,但自己還是要發發牢騷,基於人因夢想而偉大,因希望而存在,還是奢望人類社會能夠維繫當前的繁榮長久些。我無黨無派,誰也不想支持,但看到民主政治結合資本主義發展至今,成為一種流於追求表面的數字遊戲,這都種因在人類自私、虛偽與盲視。
為了宣導政績,執政者用了全連先生的廣告、閣揆記者會及主計單位樂觀預期等,試圖營造出台灣經濟頂上似乎沒有烏雲一般。而反諷方用了無感經濟的訴求,卻是真正台灣內冷外熱(這熱度逐漸衰退中!)的原貌。
- May 24 Tue 2011 13:52
漫談貨幣 by sophisttw
之前提到,我並不認同通貨膨脹解釋為連續性物價上揚,主要是用一種比較精確的角度。貨幣有幾種基本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交易的媒介,其次是價值的儲存、價值的衡量等。如果貨幣就僅有交易媒介這一項功能,那物價反應來至貨幣多寡這種說法就會比較合適,但是當前的社會中,存在著貨幣發行機構(央行)用著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調節著流通在外貨幣數量,而金融中介機構(主要是銀行)也在貨幣流動速度上(或言乘數效果)扮演重要角色,使得貨幣多寡直接能夠反映物價的影響力大幅降低。
可用實際數據來說明,最能表達貨幣多寡的應是央行的準貨幣,雖台灣本島經濟從2000年後逐漸因結構性變化常有起伏(主要是產業外移後造成的內需不振),可是企業創匯能力依舊,故在因應外匯的增加,貨幣仍有增加的必要。所以從央行的歷史統計中,準貨幣只有在2000年時,年增率呈現負數,其餘的時間都還是在增長,但物價為負的年度就多了些,如2001~03、2009年CPI年增率皆為負數,由此可見兩者不一致的情況。
通貨膨脹會成為物價上揚的代名詞,與歷史息息相關,而且還是那種經濟上的切身之痛。20世紀發生過兩次著名的嚴重通貨膨脹,第一次在一次大戰後的德國,為了負擔戰敗國的龐大債務,讓貨幣發行氾濫,並促成了希特勒的崛起。第二次就是二次戰後的中國,因與日本戰爭使經濟敗壞、民生凋蔽,而國民黨政府同樣犯了讓貨幣發行失控的錯,讓原先惡化的經濟更雪上加霜,加速了政權的轉移。這種歷史上嚴重通貨膨脹,往往造成物價嚴重的上揚、失控,所以慢慢的在通用話語中,這兩者被拉成了等號。
- May 24 Tue 2011 13:43
財報分析狂想曲—我夢太多了嗎? by louisliuu
一直以來在總大的園地得到財務報表分析的薰陶,深感獲益良多,此次利用這個機會,我也學學總大來東施效顰一下,雖然知道自己程度零零落落,但不妨就當作是自我挑戰,管它是否貽笑大方了!
今天就拿一家公司3380的財報來看看﹙純粹範例,絕對沒有多空建議﹚,我覺得總大很厲害常常會找到比較特別的例子加以拆解,讓我們了解如何利用財報分析找出箇中因果與問題,然而市場上超過80%的公司似乎都很普通、沒什麼特別的,3380就是這樣,它在過去還算是一家平穩﹙平淡、無聊?﹚的公司,沒有很壞,但是也不算很好,不管是用總大的十個綠燈選股法、十個紅燈選股法,橫著選、倒著選,選來選去怎麼樣也選不到它,而我選擇的原因是因為看到它近期將發行20億的可轉債,而且發行價格是依票面金額100.5%發行,這是你借它100.5元,5年後它還你100元的意思嗎?感覺投資人好像錢很多,借錢給人家不僅不要利息還倒貼,啊真的是盤仔,如果沒有一點其他什麼好處,為何要掏錢出來呢?
- May 24 Tue 2011 08:47
金融業怕你發現的真相 by dreven
金融業怕你發現的真相
賣東西的常說全套的商品或服務比較便宜,比如進肯X基和麥X勞點套餐就比單點的便宜,不過聽說有二個例外,一個是特殊服務業,一個是金融業。當然人家提供服務就要收費、賣東西要賺錢相當合理,不過說真的,有些事情DIY比交給別人來好,有些事情是不要做比較好。
- May 23 Mon 2011 20:40
你們到底在吵什麼--投資分析體系與思考邏輯之建立 by J. D. Sydney
知道你在討論什麼(Don’t compare apples to oranges)
常常在媒體上或部落格上看到對於一些現象或數據的爭辯失焦,或是因為因果關係的混亂而出現自己牛頭不對馬嘴,不知所云的狀況。這些都是欠缺邏輯觀念的下場。
豹大曾經提過查理孟格這個巴菲特的合夥人,因為是法學背景出身,思考邏輯非常嚴謹。其實受英美海洋法系出身的人,當要討論一件事情時,會有所謂的席拉克次序(CIRAC;C=Conclusion;I=Issue;R=Reasoning;A=Analysis;C=Conlusion)。其中結論很重要,但是因為大家可能有不同的判斷,最重要的是確認爭點(Issue)是否被正確定位。爭辯雙方是否有共識我們在吵什麼,針對問題提出想法、做成結論(交易決策)、開始執行、然後把結果交給法官(市場)決定。任何有效率的討論,必須先做爭點整理的工作,台灣目前司法改革一直在推這件事,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
- May 22 Sun 2011 17:49
交易員的靈魂財務分析實務應用 by iamassageman
財務分析實際應用~信昌化學(4725)
新股悲歌 真是巧合一場
信昌化學是一檔於96年10月用40元IPO的上市公司,是以生產石油化學產品為主,96年適逢油價高漲,生產石化產品的信昌化學自然跟著沾光,營收183億與獲利24億(EPS高達8.76元)皆達到公司成立來高峰,果然掛牌後沒多久,股價衝到百元高價一度高達130元,但好景不常(一些媒體愛用的詞),97年原物料因百年金融風暴影響大跌,油價也自97年7月140美金高點暴跌到97年11月的40美元上下,真是巧合一場,新上市沒多久就遭百年金融風暴空襲,導至97年營收降至166億,獲利衰退到只剩1.2億元,獲利衰退比營收還多,真是神奇的傑克,讓人不禁為新股的獲利衰退幅度吃驚,而在96年以百元高價買進的投資人,如果沒有停損,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一路如吃瀉藥般的破底在破底到97年10月至98年2月的不到20元低價,看著集保存摺,以淚洗面
- May 22 Sun 2011 14:57
七島逍遙遊(一)沙巴4
- May 22 Sun 2011 11:25
台灣五十指數投資研究 by dreven
台灣五十指數投資研究
前言
- May 22 Sun 2011 01:27
反對義大利麵義無反顧大聯盟成立-五二0隆重成立
- May 21 Sat 2011 11:42
520後,盤跌?崩毀?by dolin66
當政治紅利與經濟現況強碰時,那隻看不見的手,往往都取得最後勝利;520標準開高走低的格局,量能萎縮至972億元,本週指數共下跌169.58點(-1.88%);中概股(特別是通路股)也如筆者預期成為引發本日殺盤的導火線;而IC設計持續的弱勢,更讓筆者擔心,第一季基期已然過低的電子產業,在第二季依舊毫無起色?繼續守者五窮六絕的「歷史傳統」。
- May 21 Sat 2011 10:52
唬濫的轉單效應-被動元件業的深入追蹤
- May 21 Sat 2011 10:23
抄瘋 by godspeedpsl
- May 21 Sat 2011 01:28
帶我去月球 書評(no.565書評)
- May 20 Fri 2011 21:57
金融職場路與台灣財政的未來 by J. D. Sydney
- May 20 Fri 2011 21:46
定期定值投資策略概述by dreven
- May 20 Fri 2011 21:42
第一次法說會就上手 by ppk
- May 20 Fri 2011 21:32
台股的隱藏風險 by sophisttw
2010年加權指數上漲了9.6%,還原現金股利約13.6%,是相當不錯的一年。今年以來,雖台股一度下探8000點,但在隱晦政治意圖下反彈後,截至5/17也不過下跌約1%,還是表現的比不少新興市場這1~2個月處於修正期來得強勁。但這表面看似強勁,骨子裡卻透露著兇險。
- May 20 Fri 2011 20:49
正向思考是這樣用的?by dolin66
去年10月11日陸資錶商亨得利以9億5百元,溢價24%的價格向安泰銀行標下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62坪店面,今週刊在「熱錢流竄你怎麼賺?」的別冊中,是這麼描述這樁房地產交易:
- May 19 Thu 2011 00:52
社長桑自快日記10-撐過第三期了
為什麼要提這個新聞呢?本刊並非要討論中東與美國之愛恨情仇,也不是想追隨其他媒體瞎起鬨,而是想到了財經分析者的最困難之處:「主觀願望」與「客觀預期」之間的拿捏。
- May 18 Wed 2011 15:12
員工認股,認的是什麼玩意兒 by meiyink
股市大好,上市櫃公司掀起一陣籌資潮。公司老闆很會算,股價推高後的溢價增資,除了讓公司籌資更容易之外,不同程度的溢價發行讓股本膨脹的相對性有所控制,一樣是發行1000張,100塊的溢價增資與50元就讓發行後的每股盈餘稀釋性呈現多寡的不同。
- May 18 Wed 2011 15:09
現階段你該”另眼相看”的公司 by katabear66
- May 18 Wed 2011 08:58
經濟情勢與台灣央行升息決策 by jadintw
- May 18 Wed 2011 08:45
台股上漲動能在哪裡? by Jamescapital 來稿
在第一季季報出來之後,新聞或雜誌就常常可以看到"從季報中幫你選飆股"之類的斗大標題,當然在一千多檔股票中要找出幾家業績成長的公司是一定會有的,就像每一個人買股票,總有賺錢的時候,如果只看賺錢的那幾次,人人都是股神,但到底有沒有賺錢要把所有的買賣都加在一起看才能見真章。所以在評估目前股票是否可投資?應該要考量整體上市公司的淨利是成長還是衰退,以及有多少比例的公司淨利是在成長的。以下是我整理655家上市公司的結果(註:655家公司是由在上市公司中扣掉下市或被併購等在2011Q1季報中不存在的公司,同時也不含金融機構)。
- May 18 Wed 2011 08:04
看不懂報紙,反而不會買錯股票 by J. D. Sydney
總大曾經一直提醒大家看報紙買股票的後果。今天報紙上竟然出現同一份報紙竟對於某龍頭股未來有不同解讀的怪現象。某報第一篇所下標題為「台積續旺」,並指出其理由為「優異的競爭地位保持產品報價上揚」。
- May 17 Tue 2011 20:34
美債讓台灣央行賠了****億
- May 17 Tue 2011 19:33
當前經濟面的隱憂(消費面為主)by sophisttw
從2009年上半年全球經濟開始逐步落底,緩步的邁向復甦(2010年的高成長多數是基期低假象),至今也接近2年。但今年第一季開始逐漸出現一些不安的徵兆,日本地震不過是落井下石罷了。我並不在意歐美債務危機,那不過是短期市場修正的藉口,這種無解的問題,留給杞人憂天的人去煩惱即可。
- May 17 Tue 2011 11:05
牙好永不老書評(no.564書評)
- May 16 Mon 2011 23:13
520行情,妥當嗎!?by dolin66
每當接近選舉,台灣社會就開始瘋狂;只要能把「議題」與政治性「紀念日」結合,就能獲得媒體關注而成為顯學;因此本篇需要「響亮聳動」且「泛政治化」的標題,才能在這樣的氛圍中殺出重圍!
- May 16 Mon 2011 19:58
<加好友好康大放送> 徵文與留言討論即贈送好友
- May 15 Sun 2011 11:04
統計數字是最好的財經操弄工具
- May 15 Sun 2011 07:11
贖罪 書評(no.563書評)
- May 15 Sun 2011 00:08
CPA168紫砂翰墨香:王勤仙古風壺及張建勳書法對聯
- May 14 Sat 2011 15:22
我的孤兒寶貝 書評(no.562書評)
- May 13 Fri 2011 01:39
5月13日的舊文:大師不會告訴你公司財務真相4 股市柯南V.S股市愛迪生
這是艾笛森(3591)之簡易財務數字和比率
單位百萬
- May 11 Wed 2011 23:50
七島逍遙遊(一)沙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