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紅色手指

紅色手指


作者:東野圭吾

        讀推理小說的目的為何?讀一本兩本和讀十本或是讀百本的目的都大不相同,如果只是想讀個一兩本,當然選擇娛樂性最高的那幾本,如果打算閱讀百本甚至近千本,出發點和閱讀的企圖自然就不一樣了。

        不論哪一類型的小說,我總是喜歡用「失落-找尋-救贖」和「佈局-鋪陳-串場-收尾-餘蘊」這兩大創作原型來品嘗作品。

        這本「紅色手指」是東野圭吾在2006年發表的著作,相對於其他作品算是比較新的,自然沒有一開始創作時期的生澀,就一本推理小說的「技術面」,也就是「佈局-鋪陳-串場-收尾-餘蘊」或基本面「失落-找尋-救贖」來分析,本書的確找不到多少可以批評之處,然而,容我用財經術語來形容自己的讀後感:「尾盤崩跌」。

        就本故事的「失落-找尋-救贖」過程來看,最後的「救贖」似乎過於薄弱,讀者早就預知主角前原昭夫最後一定會「良心發現」,但是,良心發現的過程卻沒有讓人有救贖的感覺,推理小說一定有犯罪,犯罪者最後一定得付出代價,閱讀者一定要得到伸張的出口,否則推理小說就失去意義,直接成為暗黑小說;可惜的是,這本書所提到的「罪」,我認為真的太沉重,沉重到故事本身無法完成「贖罪」這個過程,閱讀者得不到贖罪的過程,自然會在心中產生巨大的無力感。

        以創作的技術面「佈局-鋪陳-串場-收尾-餘蘊」來分析,我認為本書不論是在佈局(雙線故事並陳)、鋪陳(同樣是親子人倫題材)、串場(紅色手指和花園雜草)、收尾(主角與他媽媽的無言似的對話與內心戲)都不錯,但是唯獨就是「餘蘊」的力道過重,畢竟人倫這種沉重戲碼實在讓人無法承擔,讀完之後始終有股透不過氣來的窒息感,好像一道味道過猛的菜餚,留給老饕的不是口齒留香而是口乾舌燥,一言以蔽之就是素材過猛。

        本書圍繞在青少年教育、老人看護、婆媳相處、親子關係等這些現實上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和一般推理小說的黑道、婚外情、財產糾紛等不一樣的是,前者是大家的生活,後者卻比較有距離感;然而正是本書的背景與現實息息相關,才會造成閱讀上的很難抽離,進而淪為「暗黑級作品」。

        鋪陳與創作手法類似東野另一本偉大著作「嫌疑犯X的獻身」(兩本書的創作時間相當接近),相信只要讀過這兩本的讀者都會如此感受,但「嫌疑犯X的獻身」是為愛情而鬥智,至少是犯罪者與警探之間的鬥智,但本書卻是主角與年邁老母之間的鬥智,越看到後面,真相越來越清楚以後,越是讓人陷入沉重的漩渦當中,和「嫌疑犯X的獻身」的「奉獻」般的救贖截然不同。

        所以,心理素質不高或社會寫實派推理小說閱讀經驗不豐富者,讀起這本書應該會感到極度「不舒服」,話講回來,會讓人如此「不舒服」也需要相當程度的創作能力,不是嗎?

        不過,支線的故事-警探加賀恭一郎的身世似乎有點畫蛇添足,也許東野想要一善一惡去平衡故事結構,但顯然地,比重過於失衡,支線的善比起主線的惡實在不成比例。

       評:三顆星

       後記:
       1 讀後感本來就很主觀,只要不涉及人身功擊,每個人都有評論書的內容的自由
       2.我只是個喜歡閱讀的書呆子,不顯眼也不有名,也非公眾人物,所以還是請小白高抬貴手
       3.四年多寫了578篇書評,質的部份或許不精,但量的部份恐怕讓絕大多數人瞠呼其後
       4.寫1000篇目標不變,這比辦雜誌容易,畢竟寫書評是自己可以獨力完成,辦雜誌還得看他人臉色作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