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點,今年臺灣今年的GPD比較可信的預測為-2.5,若與前幾年平均4-5的穩定成長來看,一下子落差到7-8,由這個來看,代表大家所能傳到的錢是幾年前的水準,在這種水準之下大額的消費能力肯定下降。

        第二點,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建設公司對於一間房子的出售時,所設定的利潤多少?所有的成本估價理論上為15,合理度為12,但實際上,若建商想要買一塊地來開發,若經過成本與市場價值計算後,若利潤少於30建商就沒有開發的意願。因為,風險太大。所以,市場上常看到報導說,議價空間已加大至一成,算是谷底時,可想而知,建商是否還是虧本賣?或真已到谷底?

        第三點,這幾天看報導說台北某幾塊土地標案又是創天價,媒體說房地市場景氣已開始回春,但大家是否又知道這當中又隱藏多少會計資產計算的問題,亦或以高價標得的那家公司,在得標標的之周邊又有多少土地?是否是假藉一塊高價土地來拉抬附近行情營造資產獲利的假象?

        第四點,目前不動產的原物料價格已回到約六年前起漲點的水準,換句話說,至少跌了五成以上,若這時在某一地段,有一塊土地要開發,這個新開發案的市場價格,會比在二三年前所推出的舊案要便宜三成左右,如果此案一出,對於周邊還沒售完的舊案會產生如何的比價效應?

        除了以上幾點就可看持續空房地產市場外,最近參加了一場研討會,關於國際金融風暴對於台灣不動產之影響,其中有一項指標,目前的銀行對於房貸普遍還是緊縮的情況,大部分的銀行只對熱門地點有興趣放貸,但在估價上確趨於保守,只願貸銀行自己對標的所估價值的七成,而非買賣契約上的實際市場成交價七成,這樣的落差,常會使購屋者,支付更多的自備款,進而減低購屋意願或使需求者暫緩購屋,如此需求減低的情況下,市場怎能會好?

       所以,小弟還是認為要買房子,還是可以再等一等。

        又:懇請大家支持總大轉型的夢想,我相信不管是在部落格上教人用理性客觀的方式學習投資,或者用圖書館加上研討會的方式傳播關於美好生活理念,都是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漸進的細部社會改造工程的好方法(引自Karl Popper),不管如何,希望大家不要放棄對於改善社會文化的願望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