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全球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再度重申幾件事情:

       一、 我寫書評絕非廣告,與我來往過的出版社都知道,我寫推薦是不收錢的,而我寫在部落格上的讀書心得別說不收錢,更是自己掏腰包到購買的,買書看書是我的樂趣,寫下讀後感是為了培養自己寫作的功力與文筆的深度,而並非所有書都獲得我的好評。

       二、 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不一樣,我的網誌上面寫的方向與類型,純粹是我個人的自由。只要不違法或傷及他人,愛怎麼寫就怎麼寫。

       三、 未來鎖好友的文章,非好友若要閱讀,請到popo原創網上面去付費閱讀,當然我會收取很低廉的價格,譬如每兩千字一塊錢到兩塊錢的訂價。
      我在原創網上的網址:
     
http://www.popo.tw/users/bonddealer

七大短缺


      全球7大短缺

       作者:亨利克慕勒

       第二短缺:靈魂
    「靈魂」是什麼?大概就是本書最有趣的也最讓人感到不解的議題。

       根據作者的定義是:「靈魂是用知識與資訊創造出來的東西!」。(p.51)

      在過去二十多年全球化的過程中,作者認為人類的創意與能力遠大於目前存在的產品,換句話說現在到處充斥了了無新意的商品。而所謂全球化不過是相同事務不斷被複製的過程,根源性與原始性的東西微乎其微,全球化成為一場超級無聊的活動,其肇因就是靈魂的缺乏。(p.39)

      這不禁讓我想到近十年中國的崛起,全球化的歷史篇章當中,中國因素大概可以寫上一半的篇幅,這個國家帶給全球哪些東西?一是低廉的商品,二是低廉的品牌,對!你想到了!就是「山寨文化」,全球化的後半段歷史與過程就是中國的「山寨文化」與其所帶出來的經濟意義。其生產效能驚人地成長,卻很少有創新的新品問世,山寨文化與全球化全都是一個「不斷複製」的產能概念,。

       全球化的成因與過程,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當這種過程造成新興國家藉由販售低廉勞工、土地與資源,生產出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的巨量且低價的工業產品之供給量後,卻發現即便累積了超龐大的外匯存底之後,卻無法效法歐美日等國家一樣,可以專精於開發新產品之行列,作者的看法是,以中國或新興國家這樣的生產體,經歷了三十年「工廠與山寨」文化的洗禮下,缺乏的不是知識不是資訊也不是人才,而是靈魂。

       然而更遭的是,連先進國家也漸漸地喪失掉原有的「靈魂」,作者是德國人,他便毫不客氣地批判德國工業已經進入「沒有原創力」的缺乏靈魂的階段,語重心長地點出,一旦經濟體沒有原創與創新的靈魂,那麼她就得面臨中國之類的山寨大國作「大量且便宜」的競爭,這點你我都知道,若要比低廉,所有企業碰到新興工業大國的供給,只有死路一條。

      作者給了一個結論式的預測,他認為:「這個世界到處充斥非原創、全球工業化生產過度氾濫,短缺的是內涵以及能夠創造內涵的人才。…..二十一世紀全球數十億低素質的人口整合到世界經濟體裡,造成薪資與價格的壓力,未來每個人都要降價,無法取得知識職務的人,註定失敗、貧窮與凋零,不管是個人、企業與社會皆是如此。」(p.51)

       重要的是,光擁有知識還不夠,因為在今天的世界當中,取得知識的成本也越來越低廉,知識與教育早就不敷現代的競爭,而是用知識和教育去創造出來的東西才是作者所稱的靈魂;這讓我想到聯發科這家公司,她做的東西便是靈魂,她替山寨文化注入其所需的驅動力,於是她的毛利就比山寨機高出許多;讀到這裡也讓我不禁地想到台灣僅剩的優勢在哪裡?

      後ECFA時代,台灣被迫去面對無情的山寨競爭,過去幾年,台灣企業不思創新性的轉型,只想到把生產模式移轉並大量複製到中國,無形中,從小而美具有靈魂的經濟體漸漸轉化成「山寨文化」的一員,當山寨模式要透過ECFA「逆轉移」到台灣時,台灣除了趕緊思考本書所謂的靈魂以外,似乎已無太多出路。

      回歸到自身上面,選擇有知識性的產業,或培養創新的精神,恰好是台灣的強項,台灣比起中國,多的是自由民主下所薰陶出的靈活意識,創意產業或許是台灣新的出路,「非標準化」、「獨特性」與「在地化」、「創新型產業」,或許可以填補全球所短缺的「靈魂」缺口呢!

      全亞洲最有影響力的五十個人當中,台灣唯一上榜的是「周杰倫」,這是對這個「靈魂」作出最佳的詮釋。


      第三短缺:時間
  
      作者寫這篇的用意與背景是針對德國,不過我認為對台灣而言也是有其相當之參考價值,德國是個相當重視休假與退休生活的國家,然而德國卻是全球第二個面臨老年化與人口銳減的國家(第一個是日本),這些現象在台灣其實更嚴重,只是台灣沒有僵化的工會,台灣除了軍公教體系以外,也沒有僵化的終身僱用與強迫退休制。

      作者所定義的時間是:「具高度工作技能者的工作時數」,在年輕人口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未來工作者的工時必需要跟著提高,這樣才能維持合理的生產力,以及延續高技術工作者的效能,否則一直降低工時提早退休,而為了維持生產力卻一直引進「低生產效率」的外勞,如此一來,企業的「山寨化」會越來越嚴重。

      我引述作者的結論:「時間短缺是歷史的恆定現象,未來的數十年裡,我們對時間會有新的體悟,幾乎沒有機會感到無聊或退休,這就是人生,伊甸園外的人生。」


      第四短缺:能源

      2010年是個能源劇變的一年,因為到了2010年,歐洲與美國的油田即將耗盡(這是作者的論點,我無法求證,但是我可以接受如此的概念。),所以麻煩的事情將要到來,那就是大部份原物料供應國都會落入獨裁、政經不穩或所謂的落後國家與地區。

      我同意作者的下列觀點,這些能源輸出國家越來越依賴能源輸出,而越來越昂貴的價格也讓這些國家擁有龐大貿易順差,造成這些國家的幣值不停升值,進一步卻會傷害到該國的其它產業,當其它產業逐漸凋零,能源開採收入的比重越來越高,便造成控制能源的獨裁政府的控制力也越來越強,而這樣反工業化的現象又會讓該國的政局產生不穩定因子,於是這些能源輸出大國本身的混亂又進一步造成原物料價格的飆漲與極度不穩定。

      能源為什麼短缺以及有什麼影響?我認為書上的論點大多是老生常談,無需再去引述或評論之,不過,這個章節中提到中國的一些佈局,值得我當文抄工引述一下讓大家長知識。

      中國是目前原油第二大進口國,過去她都是藉由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的麻六甲海峽去運送她所需要的能源,不過現在她策劃一個管線計畫,打算將石油從中東經由緬甸引到中國,而目前第二大運輸管道竟然是由俄羅斯或前蘇聯地區進口能源,用火車與管線的方式從哈薩克經由新疆將能源源引進中國。

     從這個能源運送的佈局下,就可以看到一些國際政經趨勢:

     1、 從運輸管道可以知道,新加坡與中國之間的密切關係之緣起。

     2、 中國何以要支援緬甸這種全球人人厭惡的流氓軍政府。

     3、 俄羅斯為了要確保能源的運輸管道暢通,所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打擊車臣獨立。

     4、 中國為了能源管道的暢通,不惜冒國際之大不諱,對新疆進行高壓的統治。

      藉由能源的短缺與產地更邪惡集中化,未來地緣政治的風險只會更加劇烈。或許台灣可以向日本借鏡,積極的發展核能工業,唉!我反核反了二十年,至今也墮落到不得不接受核能,這也是台灣不得不面對的殘酷選項。

     ....待續中....

     評:四顆星

    p.s.本書的敘述比重冗長,且許多論點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內容,不過,若喜歡閱讀趨勢的讀者,本書應該可以給人一些方向性的啟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