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是種每隔三到七年就會出現的氣候異常,不過兩者完全相反;所謂「聖嬰現象」是熱帶太平洋的海水溫度上升,高於標準平均值攝氏0.5度以上;相反地,如果熱帶太平洋水溫低於平均值攝氏0.5度時,則稱為「反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所造成的氣候反常,會讓多雨的地方變成乾旱、乾旱的地方反而多雨;至於「反聖嬰現象」,則是會讓乾旱的地方更乾旱,多雨的地方更多雨。從去年(2007年)以來的世界氣候就遭逢「反聖嬰現象」之重大影響,如中國華東華南地區的大雪成災,到北台灣地區的連續一個月濕冷天氣,太平洋西岸的東亞(中國、日本、韓國與台灣)氣候入冬後特別潮溼與酷寒,一點也不輸給近幾個月來股市投資人所遭受的寒氣;無獨有偶的,台股從一年前也出現了一個與教科書不一致的「價量罕見現象」,如果「反聖嬰現象」造成四季更為分明,那麼過去一年來的台股的詭譎走勢就有如「聖嬰」現象,台股與氣候皆呈現反常的走勢。

        一般正常的股價價量分析與技術分析學派的說法是:正當股價進入上升軌道(如大漲小回、各天期均線多頭排列等)時,成交量能會隨著股價或指數的上漲而上揚,多頭氣氛下會促進投資人的買賣熱度與信心,所以在典型多頭格局中,伴隨著股價上揚與成交量的增加外,股價的振盪也會劇烈。傳統上當股價步入空頭格局後,除了股價大跌小漲與均線向下彎曲外,隨著股價的低迷與人氣的退場,成交量會漸漸的萎縮,而且股價的上下震盪程度也會因為人氣的渙散而愈來愈小;但是,這慣性在2007年,被台股與全球股市所打破;我將單日指數上漲或下跌1.5%以上,以及當日最高最低點的震盪幅度超過1.5%的行情稱為「大幅震盪」,並統計一年多來每個月的「大幅震盪」的天數,見下表:



        06年10月是上一波台股的起漲區,台股的指數從當時6800點一路過關斬將到07年7月與10月的兩次萬點之前的九千八百點,然在這段台股指數大漲三千點最甜美的收割多頭噴出期間,卻罕見大幅上漲與下跌,也很難會有盤中劇烈變動,在大漲三千點的過程中,台股經常維持了極為內斂與沉穩的走勢;相對的,台股在07年七月以後,大幅震盪的天數就開始明顯增多,在股價的高檔區發生劇烈的上下波動乃屬合理與常見,不過,最為詭異的是,從07年11月台股開始起跌至今(08年1月),這個大震盪的比率卻不減反增,07年11月到08年1月,在65個交易天中竟然高達49天的盤勢,表現出大漲大跌或上下劇烈變化,而這三個月的指數是從9785點跌到7400點,跌幅高達24.3%。

        大漲三千點的過程天天沉悶,大跌兩千點的過程反而天天精采,這點出了台股操作的真正宿命,多數投資人在操作台股的沉穩度相當不足,特別是短線操作者,在十個月大漲三千點的過程中,不到5%的交易日出現大幅漲跌,也就是說,多頭市場中,以短線操作居多數的台股投資人是很難靠短線操作獲利;而更另人氣結的是,在大跌兩千點的過程中,卻幾乎天天都是大幅震盪的「刺激」盤勢,讓套牢者與短線客充滿著無限的希望。

        我無能也不必去解釋台股為何有這種類似「聖嬰」的反常現象,只從中學到「動輒大漲大跌不是多頭現象」,就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