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行過死蔭之地
作者: 勞倫斯.卜洛克
我看過至少三百本推理小說,一直到最近才接觸勞倫斯.卜洛克,並非我孤陋寡聞,而是硬漢警探推理小說實在不是我喜愛的style,鼎鼎大名的卜洛克實在無須我贅述,容我抄一段書商的文稿:
「卜洛克一生獲獎無數。他曾七度榮獲愛倫坡獎、十次夏姆斯獎、四次安東尼獎、兩次馬爾他之鷹獎、2004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鑽石匕首獎,以及法、德、日等國所頒發推理大獎。2002年,繼1994年愛倫坡獎當局頒發終身大師獎之後,他也獲得夏姆斯終身成就獎。2005年,知名線上雜誌Mystery Ink警察獎(Gumshoe Award)同樣以「終身成就獎」表彰他對犯罪推理小說的貢獻。」
卜洛克的作品相當多,大致分為幾個系列:史卡徳偵探系列、雅賊柏尼羅登拔系列、伊凡·譚納系列、殺手系列,作品數量最多也最有名最受歡迎的非史卡徳偵探系列莫屬,從1976年出版的The Sins of the Fathers(父之罪)到2011年發表的A Drop of Hard Stuff(烈酒一滴),一共有17本,
筆下的馬修.史卡徳是位從警察退休轉行的無牌照私家偵探,可說是硬漢推理小說主角的創作原型,舉凡酗酒、失婚、歷盡滄桑、世故卻帶點無可救藥的浪漫、貧窮、不會打理生活、不按牌理出牌的查案、不遵守道德規範、講話尖酸刻薄......種種冷硬派人物的典型人格特質,幾乎在史卡徳的身上都可以找得到。
我坦承本書《行過死蔭之地》是我看過的第一本卜洛克的作品,或許得多看幾本馬修史卡徳偵探系列才能全盤了解卜洛克筆下主角史卡徳的全貌,反正也不是寫文學解析的論文,讀後感就單純是讀後感就好了。
本書的故事是紐約毒梟的妻子,綁匪要求巨額贖金,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贖金付了,但歹徒送回來的卻是切成一塊塊的屍骨。毒梟礙於身分不能透過白道警察報案,只好透過哥哥找上私家偵探史卡德來追查這個案子。經過一番掙扎史卡德接手這個委託,透過奇怪的查案辦法發現紐約也發生過類似手法的案件。
接著他透過街頭小混混阿傑找上兩位電信駭客高手,一路追查出連警方都查不出的線索。但在案情陷入膠著的時候,另一樁另一個毒梟女兒被綁架的相似案件發生了,年輕的女孩落入綁匪手中,綁匪集團露出馬腳.......
故事相當單純,卜洛克不會用炫技的方式搞多線鋪陳,就案情發展的閱讀而言相當容易入手,可惜的是,偵探的手法過於老派,雖然本書創作時間是1992年,手機網路現代電子科技尚未興起,但用公共電話當破案的梗實在有時代的隔閡感。
系列小說最怕的是人物劇情無法讓一位剛接觸這個系列的讀者很快地融入,也許在看過許多本史卡徳偵探系列小說的讀者而言,很容易了解本書所欲言又止的鋪陳,譬如戒酒集會,譬如史卡徳與女友的互動,譬如與配角小混混阿傑之間的特殊互動。再者這本書或這個系列,實在是相當的「紐約」,沒去過紐約或沒有深入紐約生活的人不太容易完全體會作者想要營造的頹廢冷酷氛圍。
查案的手法與破案的關鍵有點讓我摸不著頭緒,這邊弄一弄、那邊問一問就可以掌握破案關鍵,要不是主角在透過「對談式的查案」中脫口而出許多頗具哲理的對話,查案的過程還真枯燥且不太吸引人。
當然我知道台灣有許多卜洛克書迷,也許我只要再耐著性子多看幾本他的作品也會慢慢喜歡上也說不定,但僅靠一兩本的閱讀就要讓我一試成主顧,我沒有那種慧根吧!畢竟我只是個服膺大眾口味的平庸讀者。
不過我還是會繼續追幾本卜洛克的史卡徳偵探系列作品,下一本是本系列的第一部《父之罪》。
評:三顆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