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片的真義 

        最近看完一部大人片後,忽然有感而發,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並不是我看了很多大人片以後變成達人,所以體會了大人片的真義,我還算不上達人。這種東西,不需要看很多片,也可以有所體會的。 

        我的體會是------為什麼一定要這樣拍呢?其實可以更有創意、題材更多元的不是嗎?大人片的導演都這麼沒創意嗎?還是,大人片的製作公司沒創意呢?日本的大人片僅管是個規模龐大的產業,卻是個沒什麼創意的產業‧‧‧‧‧‧當然這行不用創意也可以賺錢,但是,因為不需要創意、拍攝門檻也低,這行已經是個紅海市場了。不過,要把它變成藍海也不是不可能,方法在於------破除迷思。套句韋伯的話------就是『除魅』。 

        首先,他們忽略了女性族群的潛在市場。這就是【迷思一】:大人片是給男生看的。其實,那是因為題材跟拍攝立場都是男性中心的思考,如果考量女性的需求,就必須在以下層面修正整體產銷策略: 

1. 製作層面:
導演、編劇、攝影師都改成女性,那就一定能拍出女性想看的成人片。 

2. 銷售層面:
賣店的整體形象、裝潢陳列、服務方式都要考量女性的需求 ,譬如外觀跟內裝要有一定的質感、注重整體購物流程的感覺、店員都是女性等。還有千萬別忘了做網路購物。 

        其次是【迷思二】:目前這些題材(以『征服、侵略』為主)就是男人想看的題材。 

        這些大人片導演跟製作公司似乎把男性觀眾當笨蛋‧‧‧‧‧‧我隨便想都可以想出很多更有趣的劇情!因為現實世界就是這麼有趣多變,光說社會新聞,就有太多題材可以改編。甚至,還可以拿來諷刺政治事件。這部分的延伸,其實也就是下述迷思三的內容。 

       【迷思三】:大人片只是洩慾(或是性教育)用。這真是大錯特錯!大人片也是可以很知性的!所有想像得到的學科知識或常識,其實都可以作為大人片的素材,這才是大人片的真義--------公民教育。譬如,『看大人片,學社會學』一套20集, 

        每一集都會在生活化的劇情中介紹社會學的知識。或者『看大人片,學刑法』一套100集,每一集都會在生活化的劇情中介紹一個刑法的條文。『看大人片,學魔術』、『看大人片,學投資』,諸如此類‧‧‧‧‧‧。如此一來,大人片的附加價值大大增加,對社會也更有貢獻,而不再只是人們眼中的猥褻之物‧‧‧ 

        至今,仍有許多人排斥大人片的存在,在台灣拍大人片目前還是違法的(雖然可以賣也可以買‧‧)。或許,問題不在大人片本身。並非大人片的本質危害偽善的道德風俗或可能鼓勵心理偏差者犯罪。問題在於------那些拍大人片的人沒有好好拍,沒有認真也沒有創意的拍,所以拍出來的題材讓那些掌控法律的保守人士及社會民眾無法接受。其實,大人片的真義在於,它可以是公民教育或通識教育的平台------只要能夠破除以上三大迷思,讓大人片實質上變成知性又有趣的影片 ,並拍出廣告、MV或學生電影的品質,那麼我想,社會大眾終有接受大人片的一天,而拍攝大人片的除罪化,也將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

       相關書籍:
       奶油派:一個A片導演的菜鳥日記

奶油派:一個A片導演的菜鳥日記

黃國華對 奶油派:一個A片導演的菜鳥日記的書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