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是幫助大家存放貨幣進而管理資金再來協助理財,市面上的除了賣你產品之外,檯面下的也有帶你出國購買外國產品。甚至有的投資銀行還協助收購公司,這些跟我們升斗小民距離太遠,我想談的還是保險。

小時候看到很多業界出版的刊物歌頌保險、如何高額理賠幫助了突遭意外或病故的保戶、或是因為事業失敗,財務遭逢巨變,辛苦賺錢還是不了債,所以進入保險業,賺了大錢償還千萬巨額負債,感覺保險業實在太偉大了!不管是真是假現在才知道這叫做業配文,無論是吸引你購買保險,或是誘惑你進入這個行業,但一直到現在從沒有看過公布保戶是買了那一個產品而獲得高額保障的,或是業務員都是賣了哪些產品賺大錢的!

就向國人常揶揄樂透從沒公布得獎人一樣!不過國情不同無法同理可證吧!也很像現在很多股票投資達人,起碼在誇耀操作股票賺大錢,會說明是哪一支股票,進出時間點,但可愛又可恨的網友還是會酸他沒有貼出帳戶交易表沒真相!

最近因為會計制度的要求,壽險保單的本益比越來越差,居然有人說希望這個會計制度跟保險業脫鉤,天啊!這可是百年難得的機會,可以正本清源的改善保險鮮為人知的真面目啊!所以這兩年業者已經悄悄的將主力轉往醫療險!

尤其是重大傷病險,有別於實支實付險,這類產品標榜的是罹患重病會需要大筆資金處理醫療以外額外的支出,我們看看它的架構是如何:

一般行情是:男性30歲保額100萬終身保障,大約年繳保費3萬上下,繳費20年,罹患合乎理賠標準不囉說,奉上100萬就醬!

進階版會將它拆成兩階段,也許初步先賠10%,之後再賠90%,也可。

現在終極版更神號稱理賠3次,哇,一般是一次100萬,哪有這麼好的產品?有一種產品的架構是:

男性30歲保額也是100萬,繳費20年,終身保障!

但保費就跳到45千元左右,也許你會說多繳50%,賭它保障多1倍?

如果這樣簡單,也不會有理賠糾紛了!

事情的真相是,第一次罹患,退保費。

第二次罹患,理賠80

第三次罹患,理賠80萬,結案!

這樣叫理賠三次,讓消費者錯覺理賠三倍,這種數學需要微積分,需要精算師嗎,只需要你靜下心,就會看得懂。

就像2008年金融風暴,理專說保本,我們當然認為是本金百分百才稱保本啊!但當年金融業解釋,保本是保50%60%,金融業居然可以摧毀我們的經驗認知!社會傳統?如果銷售時是這樣表示清楚產品有人敢買會大賣嗎?

金融業已經不是我們小時候溫良恭儉讓一般,到郵局銀行開戶存壓歲錢的面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