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這個概念,就像拼圖一樣,企業營運中有許多不同層面的成長,由財務報表中不同的成長數字拼湊出經營成長的全貌,有些拼圖很大、很明顯,但無法拼湊出整體的分析,種種的成長數字在證券分析上缺一不可,如果投資人只抱持著掌握某種成長數字就妄想分析出證券的全部面貌,簡直是瞎子摸象。
成長型投資法有三條基本至高無上的「投資憲法」:
一、必須選擇在具有「全面且真實性」成長的公司
二、必須動態的根據數據變動去分析證券的最新價值
三、一旦部位出現「成長趨緩、成長極限、不如預期」的情況以致目標價格下修時,必須豪不留情面的出場
成長型投資並不特別強調小心翼翼,當然也非魯莽的隨數字起舞,我引用畢格斯在《華爾街刺蝟投資客》書上所提到成功的投資專家具有下列三項特質來說明上述三條成長型投資法的投資憲法:
※探索的精神
※賭徒的直覺
※面對不完整證據時痛下決心的能力
其實我的黃三條和畢格斯的刺蝟三條,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成長型投資的三條投資憲法解析:
一、必須選擇在具有「全面且真實性」成長的公司
顯然地,投資人必須先釐清什麼是全面且真實性的成長,我認為投資人分析證券進而投資,必須先經過一些成長性數字的考驗,至少包括營收、營業利益和EPS三項,更謹慎的投資人也許還可以納進稅後淨利。
換句話說,一家具有成長性的公司必須同時具備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當中,營收、營業利益和EPS必須同步上揚不可,缺一不可,否則就會淪為非全面非真實性的成長。
(1) 營收成長但營業利益不成長
這種成長只能說是虛胖,宛如一個長了一堆肥肉的人,這種公司在台灣相當多,報章雜誌特別喜歡報導這種公司,我們常常可以在上市櫃公司營收公佈的每個月上旬看到「營收創新高的公司」、「營收年增率大幅揚升的公司」之類的報導或整理分析。
但投資人多半不去檢視,在營收成長的同時,代表本業獲利與經營績效的更重要財務指標-營業利益是不是也跟隨營收成長而成長呢?
以晶電這家公司為例
單位百萬
|
102 |
101 |
100 |
99 |
98 |
營業收入 |
22,241 |
19,931 |
21,964 |
20,888 |
12,849 |
營業利益 |
441 |
-1,203 |
23 |
5,507 |
1,780 |
從99年102年,每年營收從128億跳升到222億,成長幅度相當大,但營業利益卻沒有跟著上揚。所以股價從98年的123元一路跌到102年的42元左右。
王品財務分析 單位:%
|
103.3Q |
103.2Q |
103.1Q |
102.4Q |
102.3Q |
102.2Q |
102.1Q |
營收成長率 |
13.35 |
14.61 |
24.6 |
23.13 |
19.48 |
23.38 |
17.78 |
營業利益成長率 |
-23.14 |
-22.35 |
3.71 |
-31.49 |
-11.73 |
23.52 |
26.48 |
台灣人最熟悉的王品集團,他的營收一如他的名氣,從一上市後就維持著兩位數的成長佳績,但卻無法反應在他的經營績效-營業利益,該公司的營業利益成長率卻經常出現負成長。反應到股價表現,王品的股價從剛掛牌第一個月(101年3月)的高點517元,呈現長期走跌趨勢,到了103年底股價來到272元,傷透了許多投資人的心,也讓那些高唱「從生活中找投資標的」的言論成為諷刺的謬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