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女書旅行(四) 女書的起源與現況
女書源自漢書嗎?或源自瑤族文明嗎?
源起不明,傳說有五:
一 1縣誌記載北宋宮女胡玉秀寫家書的用字,但一般認為這不可能,因為從沒出現宋元兩代出土的女書遺跡。
2 2 現存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女書本子,看紙張的成分,可能在明清之際,但有以女書當陪葬品的傳統,無法以所存品斷定源起時間。
三 3 九斤姑娘所創,由鍛帶花紋得到靈感,純屬被美化的傳說
四 4 花山廟傳說,譚氏姊妹羽化成仙所創,應該也是純屬被美化的傳說
5、由倉頡象形文字轉化而來,但古時黃河流域至此有千里之遙,談何容易。且由禾字的甲骨文與女書字體可分別看出黍與稻兩種文明的造字差異。
我認為女書的創造者鐵定不是根據漢字,以女書中最常見的「娘」這個字,形狀有點類似「早」這個漢字,也就是太陽從大地升起之意,日是太陽、十是吉祥、永生之義,因此早字又有永生的太陽之義。這是具有相當的母系社會的意識,母親宛如旭日東昇,這種意象不可能起源於男尊女卑的漢文化。
此外,不管是女書的出土還是田野調查,女書只出現在江永這個不到百里的地區,附近的瑤族生活區卻未見女書的出土或傳說,而女書文字的唸法也和瑤族的語言截然不同,更何況瑤族自古至今根本沒有瑤文字的形成,江永的瑤族分為平地瑤與過山瑤,住在千家峒一帶的瑤族卻沒人懂女書,從而證明女書原自瑤族文化的推論有誤。
且直到民國初年,瑤族仍是母系氏族的婚姻制,多喜招贅,男人受妻支配地位低下,在江永縣的古建築雕飾中,經常出現女性象徵的鳳凰,鮮少有代表男性的龍出現,即使有也都刻成在女人腳下,可見瑤族的母系傳統。然而在江永縣東南邊(女書古文物集中出土區)的的瑤族女性祠堂卻掛滿象徵儒家思想匾額,儒家男尊女卑的思想恰恰與瑤族風俗相反。在中原文化與瑤族文化交界的江永,因封閉的地形,形成兩種文化兼有與互相衝突的民情,應該是女書創作的背景。
我的推論是,在古代(從明清開始),瑤漢兩族之間開始交流並通婚,在女系社會長大得搖族女人嫁到漢族社會與家族,從女尊男卑的原生家庭與文化,來到女人完全毫無地位的漢族家庭,內心的悲苦無處訴說,也許在偶然的機會出現一個或多個語言文字天才女人,用類似現代密碼學的原理(當然,當時的她們絕對不懂什麼是密碼)創造出一套以象形文字為主體的文字和語言,而為了保密,文字與唸法都與原生家庭的瑤族、新嫁進去的漢族不一樣,且刻意避開雷同處,但創造一套人為文字得需要很強的文學與知識背景(如當年朝鮮找了許多文學家自我發展出韓文),即便是天才女人也無法建立太多超乎自己想像經驗與知識的文字,所以,女書的文字數量並不多(約700個)
女書文化的現狀
由於民國過後,女人接受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江永的女人有了學習漢字的機會,女書的學習漸漸變得不具必要性,強勢的漢文字壓倒弱勢女書文字,江永學習女書的人從1960年過後便逐漸凋零,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運動,許多女書使用者或收藏者為避禍而焚毀作品。2004年9月20日,女書的最後一位自然傳人楊焕宜已經謝世。
出土的女書其實也不多,女書不管是書寫在紙上、扇子還是手帕,女疏通常會被當成傳統的陪葬品,所以自古至今出土被發現的女書並不多,所以很難斷定女書文字的源起時間。從現存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女書紙本,其紙張的成分最早在明清之際,就科學的角度,女書至少在明朝就已經出現。
中國政府在江永縣成立了「江永女書生態博物館」,在此收藏歷年來出土的女書,以及在此傳授女書文字,但不可諱言的,女書文化已經逐漸凋零,逐漸成為一種歷史上偶然的火花。
女書生態博物館距離縣城車程20分鐘,是棟很尋常的建築,就收藏的角度而言,已經算是盡責了,畢竟經過文化大革命對古文物的大規模摧殘,現有連存下來的女書文化已經很稀少了,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館內有間教室,遊客有需要的話可以要求館方的導覽人員來授課,會教你幾句簡單的女書語言以及寫幾個簡單的女書文字。
不過,中國當局面對女書文化的態度,只選擇了表面的「文化遺產」的意涵來推動,當作觀光產業與觀光思維的一環,講難聽,態度只是停在「在一個偏遠地方曾經出現奇特文字」的馬戲團概念,真正女書所觸及的女權平權、瑤漢文化衝突都隻字不提,連已經出土的太平天國的錢幣中所出現的女書文字,都被中國官方的江永女書生態博物館的人員所否定,只說那些是捏造的史實,太平天國近年來被中國視為政治不正確,所有與太平天國連結的史料都被刻意抹剎與淡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