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介]

意志的勝利(德語本名 Triumph des Willens / 英語譯名 Triumph of the Will)為德國女導演萊尼•裏芬斯塔爾(Berta Helene Amalie Leni Riefenstahl)在希特勒的支援下,拍攝1934年於紐倫堡的納粹全國黨大會之紀錄片。
希特勒為其提供了極高的工作條件,包括無限制的經費,飛機,22輛配備司機的汽車和警官,一百多人的攝製組,36架以上的攝影機及無數的聚光燈,全部隨時聽命於Riefenstahl調遣。紐倫堡甚至爲拍攝還專門修建了特殊的橋梁、塔和斜坡路,使Riefenstahl的攝影機能夠放在所有美學上有需要出現的位置。最終Riefenstahl完成了納粹的目的——成功創造了極具煽動性納粹宣傳材料。

導演:萊尼‧裏芬斯塔爾 (Berta Helene Amalie Leni Riefenstahl) (1902年 8月22日-2003年 9月8日),德國演員、導演兼電影製作人,以其電影美學與對電影技巧的深刻掌握著稱。1934年,32歲的Riefenstahl被希特勒選中,指揮拍攝於紐倫堡的納粹全國黨大會。該部影片也就是Riefenstahl最著名的作品《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她也因此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受影業排斥。戰後漸轉為攝影師,並從事拍攝海洋生物紀錄片。於98歲高齡完成《水下印象》,裏芬斯塔爾拍攝的另一部極具知名度的電影是記錄柏林第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奧林匹亞》(Olympia)。這部電影在攝影技法及美學方面的成就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該片上映時的海報

[短評]

影片開頭: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二十年之後」
「德國解除武裝的十六年之後」
「希特勒掌權的十九個月之後」
接著希特勒搭專機從天空降落到紐倫堡…

從一開始就顯示這部影片雖然名為紀錄片,但事實上是納粹乃至希特勒本人的宣傳影片。這部黑白畫面的宣傳片是1934年所拍攝,已經是七十多年前。影片中的各種手法與技巧在今日並不陌生。可能看太多現代"重口味"的電影,我在看這部被嚴禁數十年的宣傳片時非但沒有血脈噴張大受鼓舞的感覺,反而還昏昏欲睡。
當然,這部宣傳片發威的時代已經是六七十年前。我們體諒在當時連電影都是先進科技所創造的新娛樂便能體會觀眾受影片的影響程度。
想像看到會"動"的畫面就很興奮的一群人觀賞了從天而降的領袖,旗海飄揚,萬眾一心,莊嚴的儀式,激昂的演講,壯盛的隊伍。任誰都會在潛意識中對這些壯麗的場面心生嚮往吧!
事實上這部宣傳影片所用的技法在日後廣被攝影界所採用,而且不分民主與極權。尤其是極權國家,對領導人拍起馬屁來更是不知羞恥為何物,外人看來噁心到極點。就連納粹黨的意識型態死對頭-共產國家也努力發揚光大。
其實媒體從好久以前就是控制,催眠人心的工具了,只是有人發現得更早,使用得更積極。而隨著時代的演進,變得更精緻更無孔不入,好像流刺網捕魚一樣,不分公的母的大小通吃。


影片中的紐倫堡閱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