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財經新聞報導的解讀邏輯分享

         以下是我解讀財經新聞的一些心得和感想,不一定全是對的,如有錯誤請指正。

         一、 依重要性程度先後關注: 

        經濟大國新聞> 重大科技或國際政策的改變> 舉足輕重大廠的現況> 區域經濟的現況> 國內產業新聞> 個別公司新聞 

        以上是以台灣外銷型態為主再加上台灣企業善找機會而加以定義的。舉例來說,美國、歐盟、大陸是台灣的主要出口國,又是大經濟體,對台灣的經濟成長影響巨大。而日本雖是屬於台灣的主要進口國,但其經濟的發展一向和台灣有某方面的興衰替代性及策略上的布局,故亦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

         重大科技或國際政策的改變--
        例如NB的發展,造成PC中DT和NB的分流,而NB成了PC中市場成長最快的一個區塊;又例如歐盟的RoHS政策,造成電子產業的一些質變。舉足輕重大廠的現況--國際大廠的興衰,當然會對它的上下游及競爭廠商造成影響,尤其台灣中小企業一堆,相對的影響性當然更大;而國際大廠的動態如加速外包,或研發的趨勢,亦是個別公司成長的機會之所繫。

        區域經濟的堀起--
        亦是以台灣人到處尋找機會的方向去思考台灣是否有機會,而一個新經濟體剛開始成長時,其成長速度往往超過10%,如六零年代的台灣,八零年代的東南亞等。

        國內產業新聞—
        通常一個公司的發展現況無法完全脫離其所身處的產業。如銀行業從之前的打消呆帳到現今的雙卡風暴,少有銀行能完全自外於其中。電子、鋼鐵及運輸業的燕子來時,亦大部份是同進同出。不過近年來由於各別公司的布局不同及產業中的子產業應用上出現分流,故現今產業的新聞只能先以大方向視之。如系統業的工業電腦己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和商規電腦的連動性已日漸降低。

        個別公司的新聞—
         最主要是其每月業績,財報成果,最新消息等。由於一般投資人都是投資於個別公司,故在後面篇幅會將此重點介紹一番。 

        二、 在產業新聞方面: 

        當你看到新聞後,需要先思考此產業新聞對此產業是正面或負面,由於此部份是直接思考,通常跟隨新聞的邏輯和結論是沒有問題的。但進階的部份就是思考產業的上下游關係,通常上游受傷害,下游就會受惠,反之亦然,如全球半導體超額庫存未見改善,IC設計業就是正向看待;油價走揚,替代能源大陽能火紅,照相手機及MP3手機成趨勢,光學鏡片和電聲產品也沾光。

        三、 在個別公司的最新消息方面: 

        主要是每月的業績,從每月業績的變化,可以知道該公司是否搭在順風車上。但要搭配公司季報等一併觀查,沒有最近的季報也要看一下之前的,因為每月營收的成長,也要和毛利率的變化一併觀察才有意義,營收大成長,毛利稍微下降是可以接受的,存貨和管銷費用的變化能逐月降低是上乘,至少不能每一季都比上一季增加達三季以上。(總幹事按:如果營收與盈餘增加得更快,那還是可以接受)
        而從歷月的營收變化,可以觀察到該公司何時是淡季何時是旺季,以提早佈局。而每季的營餘最好是一季比一季高,當季比去年同期高,若有降低,需看一下降低的原因為何,是否是匯兑等因素及可否接受,營業本身的失去競爭力當然是不能接受的。業外比重若大幅增加,原因亦要一併考慮,轉投資認列是OK的,但假如是處份投資收益的部份,要中性視之,此部份最好忽略不計。而產品的順利研發或導入,需密切注意其日後成果的顯現。公司或報導發佈的消息,須和財報對照以了解公司的誠信程度,若是老闆為股價叫屈的言論,請看看就好(我是就直接忽略此公司了)。 

        四、 結論: 
        當財經新聞出現在你眼前時,請先冷靜視之。先看股價反映了沒,經仔細評估後,若已超出合理價格太多,除非你是快進快出的人,否則請先暫時觀望。若股價沒有反映太多,尚在合理範圍,可開始布局。若是已超出合理範圍太多,但你認為財經新聞的消息具有價值,請多忍耐一會兒,因為人是健忘的,它總會有拉回之時,屆時再開始動作,日後再用耐心慢慢享受精心布局的成果。 

          總幹事:依約贈送金色巨塔一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