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變化是判斷製造業的重要指標之一,適度的存貨增加可以視為廠商對未來的景氣有樂觀的看法,但是,存貨的變化必需得配合企業銷貨的速度,兩者用相近的速度增加是最均衡的階段,當然,如果銷貨增加的速度能夠大於存貨增加的速度,更是種「供不應求」的完美商業生產循環。
美國的庫存
台灣的外銷產業,不論是台灣接單還是中國接單,近四成產品的最終消費地在於美國,所以美國企業的存貨與銷貨數據的消長,代表著未來她們向供應商下單的榮枯,所以,相關的數據稱得上是個具有敏感度的領先指標,尤其是美國商務部所公佈的存貨/銷貨比率(簡稱存銷比)。它是由零售業、製造業喊貿易業的每個月存貨金額除以每個月的銷貨金額所得出來的一個比率。
存銷比若下降,表示美國整體企業發生一、存貨下跌或銷貨上升,或者二、是存貨增加的速度低於銷貨增加的速度,不論是哪一種狀況,都意味著企業正面臨景氣上揚的「正向商業循環」,存貨下降迫使廠商必需加速補足庫存,而為了補足庫存,企業必須增加原料購買,必須增加員工的聘用和延長工時,於是相關的企業與員工都將受惠,進一步會再度推升景氣上揚。
相反的,若存銷比率處於攀高的狀況,此時整體企業的庫存增加速度比銷貨增加速度還快,則企業必須設法去降低庫存或降緩庫存增加的速度,於是會減少原料與零組件的
圖一~1:
從1997年起,可以發現存銷比的數字若處於長期下滑的階段,如1998年9月-2000年4月、2001年8月-2007年11月這兩段漫長的時光,則美國的道瓊指數便會呈現長期多頭大漲小回的走勢;然而若存銷比的數字呈現長期間上揚,如2000-2001年與2008年,則美國道瓊指數會呈現比較蹣跚甚至空頭的走勢,當然,如果把美國存銷比和台灣指數作比較的話(圖二),也會出現相似的走勢,當美國存銷比呈現走滑的階段,台股的表現通常也不會太差。而美國存銷比率若呈現逐月攀升的走勢,同期間台股大概也不會有行情。
對企業而言,存貨的建立與調整都屬於漫長的過程,特別是當整體存貨開始減少時,整個企業循環便進入一個痛苦且漫長的逆循環,然而,當全體企業的存貨不斷地下降,也意味著未來「補庫存」的可能性就越大,庫存亦如總體景氣或企業營業循環,悲觀過頭與「否極泰來」通常是道極為模糊難辯的界線,景氣低迷信心不振的當下往往伴隨著景氣最低點的浮現,企業為了因應銷售不佳而降低庫存的動作總是會有「調整過頭」的窘狀,特別是經歷長期經濟衰退的當下,然而又該如何判斷美國全體企業因為悲觀過度所引發的過度存貨調整呢?
我根據美國FED聖路易分行每個月所公佈的全體企業庫存(Total Business Inventory)金額,去計算出其每個月庫存金額的年增率(與去年同月增減幅度),發現過去十年間(2000-2010年),只要每個月的全體企業總庫存的年增率轉為負成長,就似乎是整體企業調整庫存到「矯枉過正」的地步,根據圖四-1,美國全體企業庫存年增率到了2001年7月轉為負數,公佈日(2001年8月)當時的美國股市也來到了長期相對低點。
圖四-1:美國全體企業庫存年增率與道瓊指數關係圖(2000-2005年)
相同的是,根據圖四-2,美國全體企業庫存年增率到了2008年12月轉為負數,公佈日(2009年1月)當時的美國股市同樣是屬於長期相對低點區。
圖四-2:美國全體企業庫存年增率與道瓊指數關係圖(2006-2010年)
當企業開始降低庫存的成長率時,通常意味著看淡景氣,只是一旦調整的速度過快造成庫存年增率轉為負數時,反而是一種極度悲觀的表徵,依照反市場心理進場投資,幾乎都可以買到長線的起漲點呢!
美國是台灣的主要最終出口市場,所以美國整體企業的存貨狀況與台灣景氣可說是息息相關,而台灣另一個主要往來市場-中國,她是台灣出口的第二大市場,也是與台灣息息相關的製造生產大國,既然是生產製造,當然就得深入探討中國製造業的榮枯,除了和中國內需相關以外,中國製造業的消長同時也意味著歐美國家對中國廠商的下訂單狀況。
中國的製造
最能公允且客觀表達中國製造業存貨與訂單的數據是「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簡稱PMI),PMI是由11個單項指標,包括生產量、產品訂貨、出口訂貨、現有訂貨、產成品庫存、採購量、進口、購進價格、主要原材料庫存、僱員、供應商配送時間等11項指標的綜合指數,由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共同編製完成。
PMI指數以50分為中國製造業的榮枯分界,PMI若從高指數區往下跌,代表中國製造業景氣陷入停滯(如2008年4月起連續下跌九個月),若不慎跌破50,更是代表衰退的訊號,如2008年7月跌破50,兩個月後便發生全球性的金融風暴;相反的,PMI若從低指數位置向上攀升(如2008年12月起到2009年1月連續上揚十四個月),代表中國製造業景氣有復甦跡象,若能一舉突破50,那就代表景氣確認回春,如2009年3月的PMI跳躍到50以上,旋即由中國的製造業回春而帶動亞洲股市觸底彈升(這段期間台股漲幅達八成)。(見圖五)
中國PMI指數從2010年1月見到55.8的近期高點後,從1月到5月除了未來再創指數新高之外,似乎出現越來越低的趨勢,很巧的,台股指數在2010年上半年的高點位置恰好在一月份,台股上半年的走勢和中國PMI指數的走勢的正相關性越來越高。(見圖五)
這個指標是我最為倚重的,主因是:
1.中國的經濟核心在於製造。
2.從2007年以來,中國PMI指數與台股加權指數越來越有一致性,具有對台股相當高的判斷價值。這或許和台灣當局「大膽西進」政策有關吧!
3.眾所皆知,中國早期的金融數據相當不可靠,然而該項指標是從2005年才開始計算並公佈,由於沒有太多前期資料的擾亂,所以可信度比較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