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被扭曲的臺灣史:1684~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
作者:駱芬美
駱芬美教授一共出了三本關於台灣史論述的作品,除了本書以外,另外兩本分別是:以日治時代為論背景的《被混淆的臺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以清朝來台設府之前的時代背景的《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 ~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早先出版的兩本,帶給我許多官方歷史論述中所忽略的一些史實,=而且比較偏重庶民或民生之類的範疇。
本書《被扭曲的臺灣史:1684~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所選的文章有些較大的改變,比較偏重國際關係、台灣貿易地位、列強對台的政策作法、日本治台政策、與台灣有關的政治議題和政客等等。延續了前兩本書的閱讀,這本書給我些許「急就章」的感覺,或許是前兩本書的叫好叫座吧,出版商有點想要「趁勝追擊」逼著駱教授趕鴨子上架繼續寫第三本。
先說本書中讓我感到驚豔而有所收穫的篇章:
一、臺灣錢,淹腳目
從18世紀起,台灣人的物質生活與富裕程度就遠遠高於所謂的中國內地地區,稱得上是東亞最奢華地區之一,這直接戳破了傳統國民黨課本的論述,駱教授在本書中簡單地講述了台灣自古以來便富甲八方的原因-貿易。
這章也提到台灣既然是高度商業化的地區,以台人對商業的高度敏感和經商手腕,為何18世紀~19世紀並沒有發展出亮眼的紡織產業?答案竟然是與「羅漢腳」有關。
然而從第二章到第五章,相當大的篇幅放在美國與日本在19世紀對台灣的覬覦與野心,論述也偏重在國際貿易、帝國主義的擴張,重心並非完全放在台灣略略為發散失焦,至於日本為什麼想奪取台灣?這個命題其實有點過於簡單,大部分都可以容易知道其原因吧-台灣的物產資源,所以這個題目的文章本來就比較難寫,也許當成歷史教科書還可以,作為一般讀者的讀物,不具有太誘人一讀的吸引力,畢竟多數讀者想要閱讀的歷史是….被掩飾、被忽略或沒有想到的結果吧!
第五章日本為何能拿下台灣
甲午戰爭打完之後,日本政界與軍界其實對於戰利品也有南轅北轍的主張,文中提到許多日本軍方人士主張要求滿清割讓遼東半島,而當時希望拿下台灣的日本人反而佔比較少數呢!日本軍方人士想要藉由割據遼東半島,將來可以進一步向亞洲大陸挺進,反觀以財經為背景的日本派系人物卻多數主張要求割據台灣。
最後清廷保住遼東半島的主因,相信大家很清楚是德俄法等列強干預,以及滿清政府恐懼日本的勢力佔領如此接近北京的遼東半島。從戰勝者的角度的確可以清楚看到台灣在貿易與經濟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倘若當年日本取得的割據地是遼東半島的話,亞洲乃是世界歷史恐怕得完全改寫,日本因為取得台灣而獲致貿易與物質的龐大經濟利益,於是有了後來萌生奪取東南亞資源的野心。如果當年割據的是遼東半島,日本也許會從「爭奪海洋霸權」換成「爭奪亞洲陸權」,中日第二次戰爭也許會提早十年開打,如果遼東半島當年落入日本手上,自然就沒有後來的張作霖張學良。蔣介石統一中國(長城以南的中國)的時程會提早,以蔣介石和日本的曖昧不明的關係,沒有張學良的阻撓下,國共內戰也許在1935年就會有決定性的勝負產生。
日本從滿清取得台灣的治權後,並非一帆風順地接管台灣,日本足足花了五個多月的時間才徹底打敗台灣自主的反抗力量-台灣民主國。
本書第6與第7章的重心在台灣民主國的成立滅亡的經過,以及台灣人民反抗日本軍隊的經過,論述內容並沒有超出一般史書的論述,中規中矩地提出眾人皆知的史觀。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日本軍隊從北部的澳底登陸,一路從基隆由北往南打下去,所受到的抵抗卻是越來越頑強,越往南部,抗日的武裝抵抗越強,作者沒有提出關於這個現象的解釋。
尤其可見,台灣越往南部,反對外來政權的力量與意識就越強。而以商業貿易為主要產業的北部台人,則比較沒有台灣意識。
倒是台灣民主國從中國安徽湖南福建招募的中國的幾千名傭兵,竟然看到日軍不到三天就鳥獸散。
讓我感到突兀的是最後一章「隨政府播遷來臺的「國父」」,我實在想不出來孫文與台灣有什麼關聯性可言,孫文只有兩度短暫來台灣,第一次是來找日本人贊助革命經費,第二次來台是二次革命失敗,為了落跑才經由台灣走海路跑到日本神戶避風頭。本章重心在於探討孫文身上的虛幻桂冠-國父頭銜,雖然中規中矩、不痛不癢,立場刻意中立,但我還是認為孫文與台灣的關聯性實在過於薄弱,就好比西班牙十九世紀革命反抗軍頭目卡洛斯與智利之間一樣。
更何況部份篇幅還敘述了革命黨推翻滿清與民初中國政局概論,我想破頭都無法理解和台灣之間到底有何關係。
本書雖然用了大量照片圖示,使用雪銅紙質,但依稀可以感覺到這本書的刻意編輯痕跡,如果作者可以多點耐心別急著出版第三本,也許會譜出更讓人愛不釋手的台灣史三部曲,本書的文章與題目的選擇,我個人認為比起前兩本的確有相當落差。
評:三顆星
這是本很正確的書,我把不喜歡的主觀情緒寫出來肯定會被許多人斥罵,就請有緣看到的人跟著我低調一點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