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購買「收盤後的人生」,大家初始的目的可能都是為了成為好友,為了看到總幹事專屬好友的文章,希望能從總幹事身上搾取更多的財經知識。一開始總幹事就一直強調這本書會非常的有質感,的確看到書後不管照片或著是編排,都有種散文書籍的感覺,令人有種相當舒服迫不及待要翻閱的衝動。
看完了這本書,內容還是有些投資心法和經融方面的小說,或許有些朋友仍然會有種學到新東西的喜悅,可是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心靈交會,卻是在遊記裡面。我對於日本沒那麼熟析,我或許也沒有到總幹事這種寧靜孤獨另一種旅行層次的昇華,我喜歡到歐美去享受那種熱鬧,那種走在路上會跟你聊天的熱情。雖然喜愛旅行的方式不同,卻也都喜歡獨自深入異國的文化中,去看當地人的食衣住行,去體會當地人是如何生活,每次這種文化的衝擊,都能讓我感到非常的放鬆且樂在其中。我也在國外看過,有人出國了確還無法放鬆,打回國內詢問投資狀況的場景。這對我來說非常的難以理解,都出國花了許多的時間和金錢,卻無法得到真正的放鬆,這或許也就是常常有人說出國非常累的原因吧,不但要拍照逛景點,購買名產順便買當地的靈丹妙藥,還要牽掛國內許許多多的事物。
總幹事在這些遊記中融入了他的投資哲學,利用旅遊的體會,自我省思,並告訴我們這些讀者他的想法,利用遊記的方式來勾勒出他的思考邏輯,讓讀者能夠有更深的體會。這本書的文章也較無俚頭,如(神啊!我是股神,我有概念股),但是這些無俚頭的文章中,卻在在傳達總幹事一直在教育我們不要輕易相信媒體邊包裝過的文章、是非之人必有是非之股、出貨集團組織之嚴密,都試圖讓我們這些讀者避免受到傷害。
我認為這本新書中,雖是投資書,但許多文章都非以投資為主題,反而是許多生活上的東西,如如何讓自己的住家更適宜居住,反而讓我有更深的體悟。我們進入投資市場,最初的原因是為了什麼?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是為了要過更好的生活吧,不要在為工作而工作,能做一些自己想從事的活動。台灣人都很拼命錢,也常常在工作上努力加班,這樣的生活遲早會把身體搞壞。而我們投資就是希望能提早脫離這樣的苦境,要不然也要能在下班之後能夠放輕鬆。所以如果在投資時,還要每天盯著盤面,心情隨著股價而高低起伏,這樣的心理壓力,並不會讓生活過的更好。猶記總幹事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選股就選基本面好的或是名牌有口碑的,而非去追逐流行,這樣的投資方法,或許能讓我們達成那投資最初的初衷,讓我們能夠享受生活,而非去做金錢的奴隸。要會投資也要會生活,我想這是總幹事想要表達的意念吧。
投資這個領域,我們從總幹事身上學到了許多,避免被出貨,學習投資的真正意涵,學習拋掉雜誌,看經典書籍建立投資智慧,我們也看到在陰暗的金融界,居然也有人可以出淤泥而不染,總幹事不只在投資上是我們的導師,更用身體力行告訴我們一些人生的道理。希望您能繼續堅持走下去。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