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紙上城市Paper Towns

 

紙上城市

作者:約翰.葛林(John Green)

 

    我用如此的形容詞來描繪自己閱讀這本書後的心得:「18歲版本的麥田捕手」+「青少年版的On the Road」(註:作者Jack Jerouac,中譯旅途上)+「美國版的柯南」。

      主角是幾位即將從高中畢業的青少年,男主角昆汀從小就一直單戀勇於冒險的隔壁鄰居兼同學瑪歌,但兩人在學校裡的生活卻是天差地遠。某天晚上,瑪歌打開昆汀房間的窗戶重新踏入他的生命,並要求他協助一連串的報復行動,而昆汀也乖乖答應。

  在通宵的冒險結束後,翌日,昆汀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時卻發現瑪歌離奇地失蹤。她的家人與警察都認為她不過是又開了一個小玩笑,昆汀卻覺察出其中的異樣。根據瑪歌昨夜的反常舉動與她刻意留下的蛛絲馬跡,昆汀與他的朋友開始了尋找瑪歌的旅程。

 

      故事分為三大段:

      第一段是瑪歌邀昆汀在半夜一起去幹十幾件蠢事,這段故事比較像典型的美國YA故事,畢業前的瘋狂狂歡、年輕歲月的小小荒唐,但顯然,女主角瑪歌並沒有從體制允許的青少年小確幸瘋狂中獲得心靈釋放。

       當然,這絕對和瑪歌在八歲時所看到的公園屍體有著莫大的關係,八歲目睹的死亡、父母的不當管教、同儕的不當期待,讓瑪歌在成長中的那條線完全斷練鍊,於是在畢業前夕離開家庭社區同儕,拋掉別人眼中的自己重新尋找自我。

 

    瑪歌在故事中提到:『我們體內都有漏洞,就像啟航時滴水不漏的船隻。在迷失、失敗、彼此傷害後船隻開始出現漏洞,最後的結局就變得無可迴避。但在破洞串到毀滅之前還有依段值得珍惜的時間,只有在這段時間我們才能看清彼此,因為我們可以從自己的破洞往外看,也能藉由他人的破洞看到他人的內心。一直要到我們由彼此的洞看到對方才算真正面對他人,在那之前我們只是在看彼此虛幻的影像。』

 

    年輕人的成長到底是個「填補破洞」的過程,還是在看透「虛幻世界」的覺悟?都有吧!

  

      第二段是昆汀和幾個學校死黨的故事,以及他們嘗試著從瑪歌留下的蛛絲馬跡試圖找尋瑪歌下落,這幾個死黨和瑪歌是作者安排的對照組,是典型的美國青少年,他們會在大人允許的範圍中肆意享受青春的荒唐,也逐步地走進主流社會所設定的人生路程-上大學、找工作、養兒育女,他們不見得是清楚地瞭解自我,而只是他們人生成長的那條線,比較緊密地與家庭社會同儕相繫在一起。

      找尋瑪歌的過程比較無趣,比較像少年柯南的推理偵探遊戲,再加上美國文化的隔閡感,我實在讀不出這一段敘敘中所要表達的任何哲理,作者引用美國詩人惠特曼的詩當成尋找瑪歌的線索,以即藉此探索瑪歌的內心世界,欠缺美國文學底子的我讀起來相當無感。

 

      第三段的故事是大家知道瑪歌的確實下落後,幾個死黨開了幾十個小時的車子從佛羅里達到紐約,這段有點文學經典On the Road(Jack Jerouac)的樣貌,但只著重在幾個青少年之間的冒險遊戲,開車途中的種種對話也只流於YA趣味,和本書一直想要塑造的「失落-成長-追尋」的人生哲理風味不太對盤。

          也許,本書是由年輕人思考模式為出發點寫就而成的小說,對中年讀者的我已經有顯而易見的代溝,才讀不出作者層層包裹的人生品味吧!

       最後,作者安排的「紙上城市Paper Towns」這個概念,基於文化與生活經驗的隔閡,實在很難從中理解箇中意義。

 

     評:三顆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