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圈裡有很多所謂的"一片歌手",有不少歌藝普普,卻有有些只是時運不濟。
自從幾天前投稿之後,就一直有聲音告誡自己,不要成為"一篇作者",所以趁著今天愚人節又剛好放假,寫些東西來自愚娛人,下午再到高雄的汶豆油大亂鬥聚會看看美型醬油和水餃。
記得幾年前電子組裝業還有不少工廠在台灣生產,有次在跟客戶談案子時就被問到,人工成本大概佔製造成本的比例是多少?「大概不到兩趴吧。」我直覺式地回答。那成本最大的部分是那一塊,佔多重?「原物料成本,大概是九成以上的製造成本,七到八成的營業成本。」我再答。如果人工只佔這麼小的比例,那為什麼大家都要到大陸去設廠,人力再怎麼便宜,省下來的錢也不夠塞牙縫啊!
當時的我還嫌嫩,初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還真有點愣住了,實際上是怎麼答的也忘了,可能支支吾吾地講了些自己也聽不太懂的邏輯。以現在的眼光看,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角色確立、資本主義內涵的經濟成為主流、內需市場的急速成長…等等,都足以解釋為什麼,但在當時是否那些主事者們就知道會變成現在這樣,恐怕未必。經過幾年被電到金光閃閃的日子,用現在的經驗和思考邏輯再來想想是否有一些在媒體上看不到也沒什麼人探討的可能原因。
先瞭解一下電子組裝的主要製程。
自從幾天前投稿之後,就一直有聲音告誡自己,不要成為"一篇作者",所以趁著今天愚人節又剛好放假,寫些東西來自愚娛人,下午再到高雄的汶豆油大亂鬥聚會看看美型醬油和水餃。
記得幾年前電子組裝業還有不少工廠在台灣生產,有次在跟客戶談案子時就被問到,人工成本大概佔製造成本的比例是多少?「大概不到兩趴吧。」我直覺式地回答。那成本最大的部分是那一塊,佔多重?「原物料成本,大概是九成以上的製造成本,七到八成的營業成本。」我再答。如果人工只佔這麼小的比例,那為什麼大家都要到大陸去設廠,人力再怎麼便宜,省下來的錢也不夠塞牙縫啊!
當時的我還嫌嫩,初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還真有點愣住了,實際上是怎麼答的也忘了,可能支支吾吾地講了些自己也聽不太懂的邏輯。以現在的眼光看,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角色確立、資本主義內涵的經濟成為主流、內需市場的急速成長…等等,都足以解釋為什麼,但在當時是否那些主事者們就知道會變成現在這樣,恐怕未必。經過幾年被電到金光閃閃的日子,用現在的經驗和思考邏輯再來想想是否有一些在媒體上看不到也沒什麼人探討的可能原因。
先瞭解一下電子組裝的主要製程。
- 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將電子元件(IC、電容、電組…)依照大小及特性透過高速機或泛用機打到PCB上並用焊錫黏住,可能打單面或雙面。
- 組裝 (Assembly):把打好的PCB、其他元件(螢幕、天線…)及機構材料(上下蓋、外殼…)等組合起來,成為產品主體。
- 包裝 (Packing):依照產品國別,用包材(紙箱、塑膠…)把組好的產品和配件(說明書、變壓器、電池…)包好,變成最終成品。
製程看起來沒什麼高科技啊?沒錯!純就製造本身而言,只要能夠買得起SMT機台,差不多就可以開工廠做電子產品組裝了,所以這並不是足以賺錢的能力。搶單代工衝量藉以壓低原料成本、控制庫存金額、提升接單出貨彈性、加強運籌(Logistics)能力…,這些才是製造的核心競爭力所在。至於什麼樣的產品功能會有人買,怎樣的外型消費者會喜歡,歸屬的是RD、業務、行銷等部門,都不是工廠可以控制或應該考慮的問題。
工廠的可用產能要夠大才有足夠的胃納量吃下大單,才有機會提升出貨量,在台灣蓋新廠擴充產線,大家都會想到是土地價格,如果有政府的政策幫忙,在各地園區找一塊相對便宜的地蓋廠不算太難,但若加上要耗費的建材和人工成本,一般認為在大陸建廠會比在台灣省下約三成至五成。建置成本以外,未來的擴充性也是考量重點,大陸可以在廠房旁留下空地,等待以後有需要時再增建,在台灣相對來講就很不容易。
廠房基地大不僅止於產量的考慮,同樣的生產設備擺在較小的空間內,物流動線就是個必須考慮的問題。當廠內貨物流動因為空間因素而相對曲折,生產線也必須用更多階的工單及更多次的交易(transaction)來控制原物料及半成品的進出數量。大廠區的好處就是可以完全用流線型的方式生產,產線一端投料,另一端產出半成品或成品,而不必在某些點還得先入庫或暫存,再從另一個點再繼續。講到這裡就想到,每次與客戶談完台灣廠的流程再談大陸廠,都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台灣廠區所要考慮的種種細節,大陸那邊都是一句話帶過:「那邊都是一線到底,不用考慮這麼多。」動線的複雜度也相對降低生管人員的負荷,製程間的銜接就不必每天傷透腦筋也難以妥善安排。
訂單的不確定性也間接造成一些問題,如果月出貨量是十萬台,通常不像大家會想到的每週出貨兩萬多台,而可能是月中以前只有五千台,剩下的都得在最後一兩週內出完。也常會遇到客戶在這個月底才詢單,問下個月底前有沒有機會除原有訂單外再額外出貨十萬台?這種時候可能連原物料都還沒有,工廠必須開始動員所有的物管和採購人員求爺爺告奶奶地拼命想辦法把料要到手,有些料原本的前置時間甚至是三個月以上呢!這有可能追得到嗎?當然有,這部分以後有機會再詳談。在回覆客戶說可以之後,料就馬上會到廠然後開始生產嗎?當然不,好歹也要等上兩週,那怎麼辦?前兩週能做的先做,能停線放假的先放假,最後兩週等貨到了拼命加班也要把出貨量趕上。摒除加班費不論,在幾年前經濟還算不錯的情況下,台灣的生產線勞工願意這樣配合嗎?恐怕不多吧!但在大陸這卻是司空見慣的事,若不是法律規定,若不是客戶怕血汗工廠的名聲不好而要求代工廠每週至少要放一天假,要陸藉員工放假不加班還得去說服他們。
汶豆油大亂鬥的時間差不多了,雖然還有些點可以提,不過就先到這裡吧!
工廠的可用產能要夠大才有足夠的胃納量吃下大單,才有機會提升出貨量,在台灣蓋新廠擴充產線,大家都會想到是土地價格,如果有政府的政策幫忙,在各地園區找一塊相對便宜的地蓋廠不算太難,但若加上要耗費的建材和人工成本,一般認為在大陸建廠會比在台灣省下約三成至五成。建置成本以外,未來的擴充性也是考量重點,大陸可以在廠房旁留下空地,等待以後有需要時再增建,在台灣相對來講就很不容易。
廠房基地大不僅止於產量的考慮,同樣的生產設備擺在較小的空間內,物流動線就是個必須考慮的問題。當廠內貨物流動因為空間因素而相對曲折,生產線也必須用更多階的工單及更多次的交易(transaction)來控制原物料及半成品的進出數量。大廠區的好處就是可以完全用流線型的方式生產,產線一端投料,另一端產出半成品或成品,而不必在某些點還得先入庫或暫存,再從另一個點再繼續。講到這裡就想到,每次與客戶談完台灣廠的流程再談大陸廠,都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台灣廠區所要考慮的種種細節,大陸那邊都是一句話帶過:「那邊都是一線到底,不用考慮這麼多。」動線的複雜度也相對降低生管人員的負荷,製程間的銜接就不必每天傷透腦筋也難以妥善安排。
訂單的不確定性也間接造成一些問題,如果月出貨量是十萬台,通常不像大家會想到的每週出貨兩萬多台,而可能是月中以前只有五千台,剩下的都得在最後一兩週內出完。也常會遇到客戶在這個月底才詢單,問下個月底前有沒有機會除原有訂單外再額外出貨十萬台?這種時候可能連原物料都還沒有,工廠必須開始動員所有的物管和採購人員求爺爺告奶奶地拼命想辦法把料要到手,有些料原本的前置時間甚至是三個月以上呢!這有可能追得到嗎?當然有,這部分以後有機會再詳談。在回覆客戶說可以之後,料就馬上會到廠然後開始生產嗎?當然不,好歹也要等上兩週,那怎麼辦?前兩週能做的先做,能停線放假的先放假,最後兩週等貨到了拼命加班也要把出貨量趕上。摒除加班費不論,在幾年前經濟還算不錯的情況下,台灣的生產線勞工願意這樣配合嗎?恐怕不多吧!但在大陸這卻是司空見慣的事,若不是法律規定,若不是客戶怕血汗工廠的名聲不好而要求代工廠每週至少要放一天假,要陸藉員工放假不加班還得去說服他們。
汶豆油大亂鬥的時間差不多了,雖然還有些點可以提,不過就先到這裡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