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

「本書以大人物為主角,舉凡重要的主題: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隱、朝野、家國、君臣、夷夏、中外、強弱、人我、群己、公私、情理、常變、去留、因果、經世濟民等,都在論述之列。強烈的表達思想,內容豐富自是罕見!」這串文句總結了北京法源寺的創作理念,也代表作者畢其功於一書的企圖。
一般人對於李敖的印象不外乎他在政治上、作風上特立獨行的一面,但都忽略了其深厚的史學造詣。當一個人的某項特質被突顯後,大家就都會選擇性忘記:其實,人是多樣性的動物!我想這方面總大和李敖一樣,差別只是大家記住李敖那誇大性的言論,而總大之前給人的印象還停留在財金作家的身份罷了……..
言歸正傳,故事由北京法源寺為引子,先後帶出一個個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康有為、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等,最後本書的主角譚嗣同才躍然登場。一開始借由康有為與法源寺住持-余法師的對話,作者論述何為善惡、因果、經世濟民……….等 ,透過不停的問答、引經據典,將自己對於每個議題的想法表達的清清楚楚,而類似的手法貫穿本書,差別只在於作者所利用的歷史人物不同。
譚嗣同的出場,代表一個悲劇英雄的產生。譚嗣同生於傳統官宦家庭,但不安於老舊腐敗的現狀,在動盪不安的大時代想改變整個社會,但發現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反而須透過一死來喚起革命的意識。在堅定死志後,作者利用相當多的文字來描寫譚嗣同的心境和內心的掙扎,即便是視死如歸的大人物,在面對死亡來臨,真的能夠絲毫不為所動嗎?這是個很令人深思的問題!
譚嗣同死後,故事的劇情再度拉回到康有為身上,作者借由康有為的「生」來映襯出譚嗣同「死」的悲壯。雖然二個人都是維新變法的主要人物,但活下來的人卻必須獨自承受時代潮流的衝擊,最終淹沒在大時代之中。作者替康有為下了一個評語:他是十九世紀中國最後一個先知,卻是二十世紀的活古董。在中國尚未有立憲思想時,康有為四處宣揚著他的理念,期盼中國能在既有的體制下改革,邁向富強的道路,但他失敗了。當民主國家成立時,他仍抱持著君主立憲的理念,無法看清時代的演進,最後他還是失敗了。
惟一成功的人,應該算是梁啟超吧!在清朝末年他是維新的擁護者,到了民國成立,他變成了民主共和的急先鋒,而事實證明,只有一變再變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其實達爾文的進化論早告訴我們,只有適者,才能生存!
我認為作者自喻為康、譚、梁的綜合體,他認為自己是領先這個時代的先知(像康有為),並擁有對抗強權的勇氣(像譚嗣同堅死不屈,所以被國民黨關進牢裡),最後他還能順應時代的潮流不被淘汰(像梁啟超),對於作者的生平事績我無意去評價,因為這牽涉到個人主觀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作者在本書中表現出其博學強記的一面,讓人配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