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必須具備健康身體、金錢、時間和一顆無窮盡探索的心,但這四項要素不過是必要條件,至於哪些又是旅行的「充份條件」呢?要讓旅行成為貨真價實的旅行,到底得具備哪些其它元素呢?
人!
一個人、倆個人、一家人、一群人。
自己一個人、家人、愛人、熟人、客人、陌生人。
有人必須在人群當中才感到一絲安穩,於是連帶的旅行也是非得熱鬧如媽祖出巡不可。
有人只要周遭的空氣與他們共享就渾身不自在,於是他們非得找出與世隔絕的地方並窩在裡頭好幾晨昏。
人的故事說也說不完!
回到旅行的本質,從甲地到乙地的移動過程,並佐以與平日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就是我對旅行的定義;當然人生也是一趟旅行,從搖籃到墳墓、從產房到棺木,不同的是人的意志、際運、努力和智慧。
當然遊記這樣寫鐵定被讀者打槍,現代的遊記其實只是風景點之間的移動,以及因移動而產生的食喝住行,但即便如此也有許多學問蘊含在旅程中。不可免俗地,撰寫分享的旅遊文章還是將焦點放在以「景點」為主角上頭來,總不能寫一篇「我心中狂奔之際」之類的遊記吧,但若改成「我的心在布袋港狂奔」就比較像遊記。
我一開始就不是單純財經作者
來回顧這幾年我寫遊記的一頁心酸史,讀者們慣常地把我定位為財經作家或投資高手之類,但事實上一開始寫部落格的前半年,我的遊記加上小說是比財經文章還要多呢!我第一本著可是小說呢!
我的處女作可是小說呢
我的第二本著作「投資筆記」,後面也收錄了四篇旅遊文章,而交易員的靈魂中更是在每一篇財經文章後面挾帶小小一篇旅遊雜想,第四本著作「收盤後的人生」更把其中的四分之一篇幅完全收錄我寫的遊記文章。但是到那時為止,一直未獲出版界或媒體界的青睞,我也只能等待。
這兩本裡頭有許多旅遊篇幅呢
寫書評的目的是為了寫旅遊文章
大約是我出道寫書的第三年,為了磨練自己寫遊記的功力,除了去學習攝影之外,還開始強迫自己大量閱讀文學類書籍並寫下書評,以圖讓自己的文筆能夠更上一層樓,畢竟遊記不比財經文章,財經文章要洗練,要有一刀兩刃的快很準的筆鋒,但旅遊文章必須兼顧畫面的描述,人地景物之間的不同層次之間的關係,也得具備豐富的想像力來描述一趟旅程,所以我必須飽覽群書,於是就開啟了寫書評這個書寫領域。
但是只在部落格中寫遊記終究不是個辦法,於是我找上了壹周刊,當時我是壹周刊的當紅財經專欄作家,我一度不太想再寫財經專欄,於是我向他們請辭,當然壹周刊的編輯部也是極力慰留,於是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我提出一個請求,只要壹周刊的旅遊專欄讓我半年登一次,我就繼續答應寫財經專欄,而且我可以配合寫明牌,加上財經文章稿費也可以給讓一些折扣給壹周刊,事與願違,壹周刊一邊拒絕我寫旅遊專欄的請求,一邊極力慰留我繼續寫財經專欄,沒多久,我就辭去壹周刊的專欄主筆工作。
四處投稿總是碰璧
我記得有一段期間,我把自己的遊記投稿到各大報紙、旅遊雜誌,加起來大約有五十次吧,除了自由時報刊載了一次「小小方格大小」的來稿之外,投稿有如石沉大海,但請各位別忘了,那時後的我已經是暢銷書排行榜的常客了,交易員的靈魂、內線國度、空手的勇氣..本本都是財經書排行榜前三名的常客呢!但空有知名度依然是打不進旅遊文檀。
於是我轉向出版社求援,我至少找了十家出版社請求幫我出旅遊書,甚至我還開出「兩本財經書配一本旅遊書」的條件,也開出了「旅遊書保證買回兩千本」的條件,各位應該曉得我的財經著作可是有一群很堅定死忠的讀者群,我的財經書的銷量至少都是兩三萬本起跳,換言之,出版我的財經書對書商是一門不錯的生意,可說是穩賺不賠,但即便這種條件,依然找不到出版社肯投資我的旅遊書。
心一橫乾脆自費出版遊記
後來,我的心一橫,乾脆開了一家出版社「木桐文化」,別人不出我自費來出,花了半年的時間,為了幾張日光、川越與自由之丘的照片,我還特定再跑一趟日本只為了遊記上的三十張照片,不過,神奇的是,「人生遊記」首刷三千本不透過任何通路與書店,只在自己的網路上面販售就銷售一空,之後又加刷了一千五百本,至今也全數銷售完畢,正式絕版。
這當然得感謝讀者的幫忙,當年有許多讀者支持我轉型,有些朋友一買就是五十套,而買個十套以上者更是大有人在,也就是那次人生遊記的銷售成功,讓我確信創作是值得自己終生耕耘的路,如果大家沒健忘,我曾經關閉部落格三次並打算不再創作,但自「人生遊記」受讀者的青睞以後,我就再也不談關閉部落格與退出創作界的蠢話了,因為我知道有一群不講功利的讀者追著我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
當自費的「人生遊記」在小眾的網路市場熱賣後,大家一定以為從此走上一條坦途了,錯了,我記的那是2009年6月出版,為了賣人生遊記,我還到路邊去擺攤賣書,像竹北的路邊、台中的逢甲大學門口、三重的冰店、內湖的某咖啡廳,雖然把人生遊記努力地推銷出去,但仍然沒有出版社願意支持,在當中還曾經一度出現一家小出版社打算出版「人生遊記」,但是等到美編文編都完稿即將要送樣本給印刷裝訂廠之前一晚,那家出版社卻臨時打了退堂鼓,寧可賠掉美編與文編的費用也不願意冒風險印我的旅遊書。
人生至此,可說是窮途沒路,如果是一般人,恐怕早就斷念,安安份份地寫比較有市場的財經投資書了吧!
不只是旅行原本也只能自費印刷
可是,我就是不信邪,當時,我毅然地決定「第二度自費出版遊記」,也就是後來的『不只是旅行』,為了寫這本「不只是旅行」,從2009到2010年我跑了五趟日本(當然其中四趟純粹就是旅行啦),那時我只有一個信念,如果我自費出版且沒有透過任何書店通路而能賣出一萬本遊記的話,就應該可以獲得出版界的刮目相看吧,於是從2009年秋天我又投入了遊記之採訪與撰寫,這當中還有一段不快樂的小插曲,可能是旅行與寫書太過疲勞,於是在2010年4月我病倒,被送去開刀房割掉一些奇奇怪怪的腸子,當我出院時,我真的對我的新遊記產生一股未知的茫然感。
2010年6月我完成了「不只是旅行」的手稿,也聯絡了合作的印刷廠了,正在和印刷廠老闆(很巧的是,印刷廠老闆也叫黃國華,人生遊記和耕讀狂想曲就是給他的廠印的)討論紙張與開數,我拿著計算正在和另一個黃國華討價還價的當下,商周出版社的總編輯跑來我的書房,她告訴我商周願意幫我出版「不只是旅行」,而且願意用和「鈔票的重量」一樣的條件和我簽下出版合約。
我問她:「什麼因素讓妳們公司放膽敢印我的遊記?」
那位編輯笑著說:「神秘人士,佛曰不可說!」
後來終於在商周的幫忙之下,比起自己印刷,不論是精美度、質感還是整體編排都優美許多,加上讀者力挺和商周城邦集團的行銷資源,這本「不只是旅行」一共賣了二十三刷,銷量達兩萬本以上(絕對不灌水),要不是碰到日本311震災短期震掉了當時的日本旅遊風,這本書絕對不只23刷的銷量。
終於我成了2011年年度旅遊暢銷書冠軍作家
三年來從無人問津、自己站在烈日下擺攤賣自己的遊記,到今天出版了年度旅遊類暢銷冠軍書,回想起來,酸甜苦辣,個中滋味可說是很難用言語來形容,這個過程豐富了我的生命,寫遊記出書的歷程還比任何一趟旅程更夠味呢!
但險峻之路仍然在面前,我的旅遊書只是「打開銷量」而已,對於更龐大的媒體與旅遊業而言,我仍舊是一個毫無地位的小牌作家,至今我仍舊無法突破而去媒體宣傳我的旅遊書與旅行哲學。
能夠完美演出就不是不務正業
無論如何,已經沒有力量可以阻檔我寫旅遊文章(當然也包括其它文章如財經和書評),我會繼續前進,寫旅遊文章可不是不務正業。
因為如果我能寫出一流的旅遊書,哪能說我不務正業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