いも吉館
到過鐮倉旅遊的朋友都曉得,鐮倉有兩條極具特色的購物商店街-小町通和若宮大路,幾百家各式各樣具有地方風情的店鋪集中在這兩條街上,逛起來只能用眼花撩亂來形容,いも吉館是一家專賣「紫芋」甜點的連鎖店,雖然它在鐮倉地區一共有五家店鋪,但坦白說,它一點都不起眼,除了店門口的紫芋霜淇淋的招牌以外。
いも(發音Imo)是「薯」的意思,別以為在鐮倉街頭處處可見的「紫芋」是紫色的芋頭,日文漢字的芋(いも)其實是蕃薯,更詭異的是,這些紫芋的原產地並非鐮倉而是鹿兒島,品種名稱叫作オレンジ芋(橘子番薯)。
いも吉館的招牌甜點絕對是紫芋霜淇淋,我第一次造訪也是被她的霜淇淋吸引,只是如果和她的「三色スイートポテトタルト」(三色芋薯蛋塔,為了方便起見,姑且還是稱之紫芋餅)比起來,便相形失色。所謂的三色芋薯蛋塔,包括橘子番薯、紫薯和白薯三種。
紫芋餅這道甜點相當冷門,絕大多數逛過鐮倉的旅客應該不曾品嘗過甚至連聽都沒聽過,否則也頂多將它視為那種「甜死人不償命」的尋常甜食伴手禮,三年來我一共吃過三次,第一次其實是誤認成芋頭甜點誤打誤撞買下來的,吃了第一口後驚為天人,直嘆:「這麼會有這種口感的芋頭?」,雖然事後才曉得原來吃的番薯製品,但在第二次與第三次更仔細的品嘗後,卻意外的發現,雖然是番薯,但吃起來卻夾帶著芋頭的鬆軟。
如果和台灣的芋頭酥比較,「紫芋餅」口感比較綿密鬆軟,也因為沒有麵衣,一口咬下去不會掉餅屑,但最讓我吃驚的在於芋薯蛋塔的甜度,如果甜度從不甜到極甜的分數是零到十分,其甜度應該只有三分左右,完全顛覆我對日式甜點的印象。
沒沒無聞的紫芋餅終究還是會被老饕伯樂相中,但若是在職場上低調不起眼,哪可能很難出頭,除非是刻意的低調,我12年的金融職場生涯中,低調從來不是我的選項,除了那段在外商銀行的九個月職涯。
台灣的職場不論什麼行業,都有個共同特點-崇洋,只要喝過洋墨水或待過洋衙門,不論是升遷和是挖角,速度總會快上許多,這種現象在金融業尤其明顯,只要能夠到外商銀行(尤其是美系或歐系)過個水,回到本土金融業總是可以連跳三級招搖撞騙。然而進去外商銀行的門檻也很高,絕非當年只有一年多地方企銀鳥經驗的我可以踏進去,有一天機會來了,當時有一家信託公司,三個月後要和某最大外商銀行合併,依經驗論,被合併的公司的員工通常不會有太好的下場,於是該信託公司在短短半年間,走掉了四分之三以上的員工,尤其是外匯交易部門,據說僅剩下兩三隻貓,雖說即將被合併,業務總得要有人做吧,我看機不可失,去找那家公司的主管毛遂自薦,他們也不管我有沒有相關經驗便錄取了,或許在他們眼中我像個跳火山的人吧。
三個月後,外匯部門如期被併入某外商銀行,神奇的是,我竟然被留下來,原因並非我擁有什麼優秀的能力,而是被消滅的信託公司的外匯部門只剩下兩個人,總得要有人來幹些職務交接之類的業務。
我自己很清楚,這一切的目的只為了取得外商銀行工作的資歷,所以我在那家外商銀行的交易室內相當低調,讓自己變成一個沒有聲音的人,即便被新老闆使喚去買便當飲料跑交割記郵件,即便只能當外匯交易員旁邊的小助理,只為了能夠讓自己安全地窩在這個能夠讓自己鍍金的天下第一號外商銀行的頂尖團隊內。
十個多月後,當初和我一起從信託公司過渡到外商銀行的主管,被新銀行挖去當副總,鍍金成功的我追隨他跟著水漲船高,十個月的洋衙門跑腿經驗,就讓我這個出社會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從小行員一躍成為主管。
いも吉館的位置:在鐮倉的小町通和若宮大路上各有一家,紫芋霜淇淋的招牌相當好認。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高三12班
點上面連結進去選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