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朝那些事兒七 (大結局)   已經出版了

明朝那些事兒(肆

明朝那些事兒(肆)
    

        明朝那些事兒第四部,講得是明朝最特殊的一位皇帝—嘉靖皇帝在位的四十四年,這傢伙比起他的前後幾任皇帝,他的能力與聰明才智強了許多,但是,舉反一個朝代進入末期,出現能力越強的皇帝,反而會把王國帶入加速毀滅的地步。

       從第四部中可以看到明朝從中葉開始,皇權被相權與宦官輪流把持,竟然皇帝也要和下面的權臣與宦官搞權力鬥爭,別以為皇帝與群臣鬥爭一定會贏,其實從當年明月的娓娓道來,皇帝通常是輸的一方,只是自己看不出來罷了。

       如果用股價的走勢來形容嘉靖年間的明帝國,差不多就是到了跌破所有均線的長空黑暗期,雖然還不到連續跳空大跌與下市的命運,但是明朝這條K線也終於步入萬劫不復的空方走勢,而更遭的是,此時還有兩大掏空經營者讓明代加速敗亡:嘉靖皇帝與史上第一大奸臣嚴嵩。

        嘉靖是個聰明人,所以在他在位的四十四年中,太監失去了亂政的舞台,但是嘉靖犯了兩個嚴重錯誤,一是放任群臣之間的鬥爭以取得皇權的制高點,這是無可厚非的帝王術,但是嘉靖不去節制鬥爭的規模,以至於演成朝政惡鬥,甚至於癱瘓掉當時還算有可為的國防,以當時的國防實力而言,若非朝政的君臣、臣臣之間的彼此抵制,或許北方的防線與東南方的海岸線,不致於演變到空虛的地步,間接讓明代的大敵-北方的女真坐大,更遭的是,讓近代中國的最強大敵人—日本有了侵犯的誘因,所以就我個人的主觀幼稚論點,日本侵略中國的誘因源自於明朝嘉靖皇帝年代的朝政,匪夷所思到讓日本海盜可以長期對抗當時世界上最強之一的明朝陸軍,換成我是日本,這種鄰居不去搶一下,還真的對不起自己國人。

        嘉靖第二個錯誤是,他以為控制了權臣就可以掌控整個帝國,當他被更是機關算盡的嚴嵩抓到其人性的弱點以後,反倒是嘉靖被嚴嵩控制了近三十年而不自知,但是,從本書的史料看來,嘉靖對朝臣會產生如此敵意在於明代的制度設計不良所至,以及這批從科舉制度考選上來的醬缸腦袋的食古不化,讓聰明的嘉靖產生極大的排斥感與厭誤感,我相信讀了這本書的讀者或許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感慨;這不禁讓人想到這幾年的台灣,不只連公務人員考選,連一些專業領域都越來越強調考試,甚至於連掃廁所都要有證照,考試已經撲天蓋地的成為台灣下一代人從小到大的唯一工作,大量考試下的人才僵化與一元化,可以去看看明朝中後期的歷史,或許會讓人對現在以「考試」立國的台灣捏一把冷汗。

        這本書的四個主角分別是嘉靖皇帝、嚴嵩與胡宗憲、戚繼光;三位絕對稱得上明朝歷史上最耀眼的人物,也是歷史上最生動活潑的一頁,之前的劉謹、王陽明、更早的鄭和、永樂皇帝,或是之後的魏忠賢、張居正、袁崇煥等,不論是正是邪,都只是很單純的歷史角色,嘉靖皇帝、嚴嵩與胡宗憲、戚繼光這類歷史人物,不論在其性格或背景故事,都具有相當的多樣性,讀歷史的時候,若多碰到幾個這種人物,鐵定不會枯燥的。

        本書提到戚繼光的第一場對日勝仗,依靠的是義烏當地的窮苦民兵,這些民兵為了保衛家鄉與尋求生路所展現出來的戰鬥意志,足足影響幾百年的中國歷史,後來一些混不下去或無計可施的光桿軍頭通通啟用民兵這玩意,當然這是我的觀點;而這位前線第一指揮官-浙江巡撫胡宗憲才是讓我真正佩服的人,他不像明朝其它一些正直官吏一樣的不負責任—遇到奸臣就只知道拂袖而去,圖得一個虛名而對國家毫無建樹,然而胡宗憲卻有辦法在混濁的朝政下,求得一些平衡,並在折衝之間取得一些中央的支持,讓對日本海盜的戰役的軍政得以順利的執行,穩住了東南方的局勢,而不像北方的邊防—河套,被捲入朝政的鬥爭,而讓帝國北方領土的邊防空虛了幾十年,讓潛在的天敵有了滋養的孕育環境,或許當年沒有胡宗憲這種「石磨仔心」去折衝各方,東南防線或許早就被日本攻破了,而讓日本提早兩百年在東北亞以外的地方建立起根據地,若是如此,歷史將會全部重寫了,台灣可能就是沖繩第二了。

        歷史好看的地方除了「歷史會一再重演」外,那些「不能重演的歷史」更好看呢!

         評:五顆星。

 明朝那些事兒 壹 朱元璋卷

        明朝那些事兒(壹)朱元璋卷


     明朝那些事兒(貳)

     明朝那些事兒(貳)


    明朝那些事兒(參)

明朝那些事兒(參)

     

明朝那些事兒(肆)

明朝那些事兒(肆)


明朝那些事兒(五)

明朝那些事兒(五)


明朝那些事兒(陸)

明朝那些事兒(陸)


 明朝那些事兒七 (大結局)

明朝那些事兒(柒)大結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