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朝那些事兒(參)
第參卷的時間從土木堡之役被伏之明英宗歸朝回鍋當皇帝開始,一直到荒唐皇帝正德君翹辮子為止。從第三集內容就可以了解這個被視為朝政最黑暗的明朝,其衰敗的原因。
當年明月這本第三集的精彩度又恢復到第壹集的水準,因為第三集中完全沒有對外關係或國際事件,否則那股濃到令我作嘔的大中國主義又要讓我加快頁次的翻閱,大國主義的立場是沒有多大問題,但唯我獨尊、阿Q式的偏頗歷史解讀就讓我不敢恭維了,所以在閱讀本書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讀者們,請仔細審思當年明月這套叢書中的立場,因為一再被寵壞與放縱的大中國主義,不應該是被人們所歌頌的。
這本書大部分都是談到明朝的內政,也是我認為當年明月的強項,畢竟拋開了立場加上的生動劇情的歷史,是相當好看的,本書所提到的明代,有幾件事情與幾位人物比較有趣:
一、幾位皇帝的悲慘幼年:
如明憲宗朱見深,他的爸爸就是被俘虜的明英宗,當然,皇帝老爸這個靠山不見了,皇太子別說可望繼位,連生命都是危在旦夕,更別說被冷落在東宮無人聞問,童年就在這種環境長大。此外還有朱見深的兒子明孝宗,幼年更為坎坷,話說他老爸寵愛的萬貴妃十數載未能生得一兒半女,在妒嫉心與權位保衛的考量下,只要後宮傳出哪一個妃子有懷孕喜訊,萬貴妃就千方百計的強行將懷孕的胎兒打掉甚至於殺害懷孕的妃子,為了就是不讓丈夫有後,以免皇帝身故後被新皇帝報復,而明孝宗出生的時候,整個後宮卻將這消息完全封鎖,以免好不容易得來的皇子遭到萬貴妃的毒害,明孝宗就是在這樣見不得光的黑暗後宮長大,隨時要提防自己的生命遭遇不測。而明孝宗的兒子就是有名的正德皇帝,父親明孝宗鑑於自己兩代的悲慘童年,所以便對正德皇帝過度溺愛,使他成為一個不學無術的皇太子。
終於曉得明朝為什麼盡是出一些荒唐的皇帝,原來都是出自於悲慘的童年,而之所以有悲慘的童年,就是因為繼承權的明爭暗鬥所致。
二、本書前前後後的幾個重要角色:于謙、劉謹、正德皇帝、王守仁。當年明月似乎深深地透露著對這四個人物的喜愛與厭誤。
三、明朝朝政的惡鬥:
明朝的行政權基本上是掌握在內閣大學士上,尤其是首席大學士,其權力之大比起歷代的丞相還要大,也正因如此,過當的內閣權力造成政治的偏頗,也因為內閣這位置太重要了,所以才有前仆後繼的權位鬥爭,新人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鬥垮舊人,而內閣的更替往往變成仇恨式的清算,明代十之八九的內閣幾乎無法善終,輕則下放牢獄,重則抄家滅門,典型的中國改朝換代,也就是如此殘酷的血腥鬥爭,無須理由不講情面,反正新舊朝臣各憑本事,各方拉攏,所以明朝的朝政往往會被太監、特務、軍頭的把持,沒辦法,內閣為了自己的利益或生命,就只能多方拉攏才能保住自己權位而不被鬥垮。
台灣在清算舊朝的功力竟然與明代並駕其驅,誰說人心不古,「古」很大!
四、王陽明(王守仁):
這個人和曾國藩兩人,在中國上有很強的「政治正確」,他們兩人一開始都是地方官員,都是在中央有難的時刻,挺身而出保衛「皇權」的地方勢力,他們都有應變的能力,他們的中心思想就是「中央至上」,即便他們擁有顯赫的軍功和驚人的兵權,他們都不曾發生一點異心,這簡直就是中央集權封建社會下的「超級無敵大樣板人物」。
就好像孔明在台灣的地位一樣,蜀國明明在國力在軍力在財經都遠遜於曹魏,孔明就是要為了一個虛幻的「中興漢室」這個沒有人在乎的神話,不停的主動挑起北伐戰役,將四川從富裕的樂園變成一個戰爭機器,整個四川當年為了孔明的幾場戰爭,死掉了超過一半的年輕男人,農田無人耕作,女人沒有男人可以嫁,以致於四川的農地大量荒廢,也讓四川的人口急速下降,整個四川的資源通通被劉備關羽孔明這些流亡軍閥給賠葬掉。
當中學時我讀到出師表時,便不禁地替那些當年無辜的四川人感到悲哀,也替這世界上的所有無辜人類感到不平,明明就不是自己的戰爭,為何會被這些軍頭利益與一些高張的民族主義所波及呢?
所以,王陽明、鄭和甚、袁崇煥、孔明、曾國藩、崇禎皇帝甚至於袁世凱,都被後來的為政治服務的史官,或被近代的宣傳機器為了「政治正確」,給過度的美化或醜化,甚至於神話或妖魔化了。
連現在的新聞都可以被人為加工了,更何況千百年前,人必須去懷疑歷史,才能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清明。
評:五顆星。
明朝那些事兒 壹 朱元璋卷
明朝那些事兒(貳)
明朝那些事兒(參)
明朝那些事兒(肆)
明朝那些事兒(五)
明朝那些事兒(陸)
明朝那些事兒七 (大結局)
第參卷的時間從土木堡之役被伏之明英宗歸朝回鍋當皇帝開始,一直到荒唐皇帝正德君翹辮子為止。從第三集內容就可以了解這個被視為朝政最黑暗的明朝,其衰敗的原因。
當年明月這本第三集的精彩度又恢復到第壹集的水準,因為第三集中完全沒有對外關係或國際事件,否則那股濃到令我作嘔的大中國主義又要讓我加快頁次的翻閱,大國主義的立場是沒有多大問題,但唯我獨尊、阿Q式的偏頗歷史解讀就讓我不敢恭維了,所以在閱讀本書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讀者們,請仔細審思當年明月這套叢書中的立場,因為一再被寵壞與放縱的大中國主義,不應該是被人們所歌頌的。
這本書大部分都是談到明朝的內政,也是我認為當年明月的強項,畢竟拋開了立場加上的生動劇情的歷史,是相當好看的,本書所提到的明代,有幾件事情與幾位人物比較有趣:
一、幾位皇帝的悲慘幼年:
如明憲宗朱見深,他的爸爸就是被俘虜的明英宗,當然,皇帝老爸這個靠山不見了,皇太子別說可望繼位,連生命都是危在旦夕,更別說被冷落在東宮無人聞問,童年就在這種環境長大。此外還有朱見深的兒子明孝宗,幼年更為坎坷,話說他老爸寵愛的萬貴妃十數載未能生得一兒半女,在妒嫉心與權位保衛的考量下,只要後宮傳出哪一個妃子有懷孕喜訊,萬貴妃就千方百計的強行將懷孕的胎兒打掉甚至於殺害懷孕的妃子,為了就是不讓丈夫有後,以免皇帝身故後被新皇帝報復,而明孝宗出生的時候,整個後宮卻將這消息完全封鎖,以免好不容易得來的皇子遭到萬貴妃的毒害,明孝宗就是在這樣見不得光的黑暗後宮長大,隨時要提防自己的生命遭遇不測。而明孝宗的兒子就是有名的正德皇帝,父親明孝宗鑑於自己兩代的悲慘童年,所以便對正德皇帝過度溺愛,使他成為一個不學無術的皇太子。
終於曉得明朝為什麼盡是出一些荒唐的皇帝,原來都是出自於悲慘的童年,而之所以有悲慘的童年,就是因為繼承權的明爭暗鬥所致。
二、本書前前後後的幾個重要角色:于謙、劉謹、正德皇帝、王守仁。當年明月似乎深深地透露著對這四個人物的喜愛與厭誤。
三、明朝朝政的惡鬥:
明朝的行政權基本上是掌握在內閣大學士上,尤其是首席大學士,其權力之大比起歷代的丞相還要大,也正因如此,過當的內閣權力造成政治的偏頗,也因為內閣這位置太重要了,所以才有前仆後繼的權位鬥爭,新人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鬥垮舊人,而內閣的更替往往變成仇恨式的清算,明代十之八九的內閣幾乎無法善終,輕則下放牢獄,重則抄家滅門,典型的中國改朝換代,也就是如此殘酷的血腥鬥爭,無須理由不講情面,反正新舊朝臣各憑本事,各方拉攏,所以明朝的朝政往往會被太監、特務、軍頭的把持,沒辦法,內閣為了自己的利益或生命,就只能多方拉攏才能保住自己權位而不被鬥垮。
台灣在清算舊朝的功力竟然與明代並駕其驅,誰說人心不古,「古」很大!
四、王陽明(王守仁):
這個人和曾國藩兩人,在中國上有很強的「政治正確」,他們兩人一開始都是地方官員,都是在中央有難的時刻,挺身而出保衛「皇權」的地方勢力,他們都有應變的能力,他們的中心思想就是「中央至上」,即便他們擁有顯赫的軍功和驚人的兵權,他們都不曾發生一點異心,這簡直就是中央集權封建社會下的「超級無敵大樣板人物」。
就好像孔明在台灣的地位一樣,蜀國明明在國力在軍力在財經都遠遜於曹魏,孔明就是要為了一個虛幻的「中興漢室」這個沒有人在乎的神話,不停的主動挑起北伐戰役,將四川從富裕的樂園變成一個戰爭機器,整個四川當年為了孔明的幾場戰爭,死掉了超過一半的年輕男人,農田無人耕作,女人沒有男人可以嫁,以致於四川的農地大量荒廢,也讓四川的人口急速下降,整個四川的資源通通被劉備關羽孔明這些流亡軍閥給賠葬掉。
當中學時我讀到出師表時,便不禁地替那些當年無辜的四川人感到悲哀,也替這世界上的所有無辜人類感到不平,明明就不是自己的戰爭,為何會被這些軍頭利益與一些高張的民族主義所波及呢?
所以,王陽明、鄭和甚、袁崇煥、孔明、曾國藩、崇禎皇帝甚至於袁世凱,都被後來的為政治服務的史官,或被近代的宣傳機器為了「政治正確」,給過度的美化或醜化,甚至於神話或妖魔化了。
連現在的新聞都可以被人為加工了,更何況千百年前,人必須去懷疑歷史,才能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清明。
評:五顆星。
明朝那些事兒 壹 朱元璋卷
明朝那些事兒(貳)
明朝那些事兒(參)
明朝那些事兒(肆)
明朝那些事兒(五)
明朝那些事兒(陸)
明朝那些事兒七 (大結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