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朝那些事兒(貳)

     明朝那些事兒(貳)


        第貳卷的時間從永樂大帝到土木堡之役,述說著明帝國的強盛到衰拜的轉折。

        永樂大典:
        本卷相當推崇永樂的第一個理由,作者當年明月大概是那種學文的公務員,所以會對這部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等幾千來來中文書輯的操抄錄與重編、此書收錄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種書籍七、八餘種,共計一萬一千多冊,兩萬兩千八百多卷,三億七千萬字。幾千人耗盡數年修撰、搜集、抄寫…..

        只是現在卻被掃瞄器與google給輕易取代了。但無論如何,永樂花大錢修這本大部頭百科全書,至少對繁體中文作了保藏的作用,時之今日只剩下台灣一小撮人努力地傳承這種文字,只是,文字一樣會被稀釋,和政治經濟一樣。

        鄭和下西洋:
        我認為這是本書唯一被扣分的地方,鄭和下西洋這段歷史,我們似乎都是只從中國甚至於是大中國沙文主義的立場去檢視,如果我換一個從南洋南亞與中東這些被鄭和「宣威」的國家與人民的立場來看,又會是如何呢?我不喜歡作者濃濃的大中國思想,所以這段的描述,我很難採信,譬如他提到南洋有三個國家的國王跟著鄭和來到中國,卻想在中國長住深根,直到死後都還交待要把遺體葬在中國云云之類的神話…沒錯,這是史書上面記載著,但是我們用人性的角度來思考這些事情的合理性,恐怕就會破綻百出相當不合乎情理,寫史書的人只要是死無對證事情,絕對是盡其所能的討主子歡心,除了那幾個不小心客死異鄉的國王(我懷疑到底是國王還是佔地為王的海賊呢?)的家人以外,誰會在乎呢?

        當然鄭和下西洋的故事代表現代某種強勢政治正確下的經典,誰敢去細究其真實之一面與阿Q的一面,誰就會倒大楣,不是嗎?台灣是不是當年被中國宣威的南洋諸國之一呢?不管了,鄭和之艦隊不也被掏空者拿去命名嗎?

        內閣制度:
        朱元璋廢丞相以後將政權攬在皇權裡面,但是到了永樂時代,明朝帝國的規模人口經濟…等鉅細靡遺的政務太龐大了,皇帝已經無力一人承擔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加上永樂大帝喜歡上戰場親征一番,只好把許多政務的裁量權與決策權放給內閣的七人小組,從此奠定了後來四百年的中國中央政府的基本體制。

        宦官與東廠:
        作者在本書書系中描寫的最絲絲入扣就是這個部份了,明朝從中期(明英宗)開始以降,宦官便一麻帶一麻帶地粉墨登場,在筆者下第一個出現的便是王振,筆者把他形容成「影響一個王朝的興衰榮辱」,然而以我的另類想法,宦官本來就是人人厭惡的行業,稱得上是人類夢魘的典型反面代表,所以會不會把政經軍事與國政的衰敗通通歸罪於宦官,這樣整個政府與國家機器就可以推卸許多責任,一如這世界有許多文明都有女巫的傳說,凡天災惡疾饑餓死亡…通通歸罪給女巫,而誰是女巫的定義就由強勢者來定義,就像宦官,我真的很懷疑中國的宦官是不是背了太多擾亂國政與皇室的黑鍋呢?
        
        反正歷史永遠是主流、勝者與強勢的一方在詮釋。

        雖然我喜歡這本書,但是面對歷史,我有兩個主要角度,一是看不懂的就一律懷疑,二是太容易懂的更是要一律懷疑。

        王振在歷史上要替明朝最大的恥辱-土木堡之變負責,明朝的皇帝被北方營民族瓦剌擄走,明英宗被抓走數年,而整個明帝國卻不把這種事情當一回事,反正流著姓朱的血統的人多的是要幹皇帝這位置,中國從來沒有「找不到接班人」的問題,多的是「接班人過多」的窘態,舊皇帝被抓,從來不缺新人來頂替,而這檔醜事就讓宦官去頂罪吧,最妙的是,九年之間沒人聞問被逮到蒙古沙漠的明英宗,連瓦剌都納悶著抓到中國皇帝這檔買賣竟然這樣不值錢,殺也不是放也不是,如燙手山芋般,所以中國文化之厚顏與無情從這裡可以看出,要怪,就通通怪到宦官上面就好了。


       于謙:
       作者用石破天驚的文字來鋪排于謙的出場,可見這傢伙在作者心中的份量還真是高啊!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英雄。」
      「所謂英雄其實是一群心懷畏懼的人,要成為英雄必須先學會畏懼。」
      「因為畏懼並不是消極的,事實上它是一個人真正強大的開始,也是英雄的起點,不懂得畏懼的人不知道什麼是困難,也無法戰勝困難。」

        寫的很好!和投資一樣,懂得害怕與懂的風險才是投資的能手,害怕風險才能讓一個投資人更強大,而不顧一切往前衝的傻瓜根本不是股市之英雄,他只是砲灰。

        如果我把于謙的出場詞改為:
        「在股市出現波動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大撈特撈,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大師。」你想到的絕對不是于謙吧!

        卷二的後面三分之一的篇幅重點都放在于謙的身上,與北方的戰鬥、朝政的惡鬥、皇位的爭奪、以及明朝第一場宮廷內的政變,也見證了明朝的盛世已經隕歿,後面的兩百年只是一個龐大無法動彈的老舊帝國了。

         評:四顆星。

       明朝那些事兒 壹 朱元璋卷

        明朝那些事兒(壹)朱元璋卷


     明朝那些事兒(貳)

     明朝那些事兒(貳)


    明朝那些事兒(參)

明朝那些事兒(參)

     

明朝那些事兒(肆)

明朝那些事兒(肆)


明朝那些事兒(五)

明朝那些事兒(五)


明朝那些事兒(陸)

明朝那些事兒(陸)


 明朝那些事兒七 (大結局)

明朝那些事兒(柒)大結局

各位網友即日起,只要在部落格總幹事或是網友來稿的書評當中透過『可以連結的書本封面』或是『購買XXXX字樣』,連結至博客來購書;將可以回饋購書金額的4%,給總幹事作為他圖書館運作的小額基金。也歡迎路過鄉民,透過總幹事書評語推薦購書,給總幹事一些支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