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朝那些事兒 壹 朱元璋卷

        明朝那些事兒(壹)朱元璋卷

         歷史可以很精彩,歷史可以寫得很好看!作者當年明月用白話寫明史,什麼都不用理會,反正比較容易開始進入他的說書當中,本書不是史書也不是小說,更非散文,哪倒底是什麼文體呢?這一點也不重要,我認為好看易讀就是好書。

        這系列的書,拋掉了著作與視野的高度,很奇怪地!許多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是因為她有一定的視野高度,而「明朝這些事兒」之所以造成轟動的地方,卻是作者拋棄的立論的高度,他用生動的筆讓朱元璋、永樂大帝、鄭和、張居正、戚繼光、努爾哈赤….這些叱吒風雲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如兒時野台戲般的粉墨登場,一切的一切,好像隔璧大叔的遭遇,有如鄰家客廳發生的尋常事,當年明月把明朝的故事講得那麼的容易讓人入戲,看著看著,彷彿朱元璋就來到你的背後大喊:「遇到朕還不跪下,拖下去!斬!」的身歷其境的歷史現場。

        卷一「朱元璋」從明朝開國者朱元璋的童年開始講起,到起義抗元、與陳友諒等其他軍頭的逐鹿中原,到一統天下後「鳥盡弓藏」地為了子孫而誅殺權臣與開國功臣,一直到朱元璋死後,北京的燕王起兵從姪子手中搶奪皇位的明朝初年的大事。

        朱元璋在元末的起義浪潮中,聲勢是相對小的,起步更是比別人晚,不過,歷史一再地證明搶頭香的行為往往是失敗的。自古以來建立一個王朝很難,毀滅卻容易多了,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在元末的起義浪潮的第一年,看似強大的元帝國發生的幾十起暴動,數百萬人參加起義軍…..而這個時候,朱元璋仍然還在廟裡當個乞丐和尚,天天撞鐘乞食;朱元璋打破了現在那些短視父母的slogan口號:「不要輸在起跑點!」按照這種腦殘家長與黑心幼教班的邏輯,朱元璋不只輸在起跑點,而且還輸很大,其它起義者都已經快要打到蒙古皇帝的地盤了,朱元璋還窩在廟裡當和尚呢。

        當別人忙著爭地盤的當下,朱元璋的造反株式會社終於要籌備了,別人忙著搶糧搶珠寶搶領土搶頭香,朱元璋卻只忙著一件事情:找人材,當他還沒有闖出任何名號與奪得一點版圖之前,他卻把當時的人才庫搜索了一遍,於是他擁有了當下最頂尖的將領、最聰明的腦袋、最不怕死的前鋒,幾年之內,他以最快的速度從「元末造訪聯盟」的末段班一躍成為並列無勝差的冠軍,在對陳友諒一役後他取得大聯盟的唯一冠軍戒指,爾後的拉下元朝把蒙古人趕回蒙古,都不過是「辦手續」而已。

        凡是帝王就會怕部屬造反,尤其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在本書的中半段起,可以看到作者用大篇幅描寫朱元璋的厚黑手段,一個個拔除權臣,並一步步地擴張帝權,他沿用了元朝的宰相制度,起用胡惟庸並利用他將劉基(劉伯溫)這個開國第一功臣幹掉,之後先放縱胡惟庸濫權,讓胡惟庸在臣子間去幹一些狗咬狗的內鬥,朱元璋卻用盡心機等到群臣互咬到遍體鱗傷時,起了一個無須有的「胡惟庸案」將打擊面擴大,朱元璋順勢廢除丞相制度,將六部與天下大權完全攬到皇帝身上,此舉不單是保護朱元璋的皇權,也順變要解決兒孫身邊可能的麻煩人與事,獨裁者往往還要替皇位繼承人殺出一條血路,從書中朱元璋的廢相權就可一窺帝王權謀之術,然而卻造成了中央政府的無效率,這種無效率卻讓16-17世紀的中國失去與世界接軌的能力。

        本卷後面三分之一的篇幅用來講永樂皇帝的造反經過,十分的驚心動魄,永樂是典型的繼承戰役,如果一個開國者沒有把皇位教給最強大最有戰功的兒子,就會發生這種骨肉相殘的內戰,如唐太宗不也是從哥哥爸爸手中搶得帝位。

        本書之所以好看當然不只是陳述或演繹歷史(或野史),當年明月的文字魅力顛覆了傳統史書的文言文,他那極度白話文的說書口吻讓歷史生動了許多:
       「湯和成為朱元璋的第一個戰友。他在今後的日子裡將陪同朱元璋一起走完這條艱苦的道路。然而湯和也絕對想像不到,自己居然是唯一一個陪他走完這條路的人。」很少史書會用這種角度形容湯和,且一段話就把伏筆一重重地埋下去,讓讀者欲罷不能。

        作者如此地揣測朱元璋對權相胡惟庸的想法:「當我們仔細分析歷史就會發現,胡惟庸絕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標,朱元璋要毀滅的是胡惟庸背後的那個龐然大物。」、「他(朱元璋)靜靜的注視著胡惟庸,等著機會的到來。」原來帝王與臣下之間的鬥爭也得要小心翼翼地算計著。

        書中如是地形容明朝一代名將藍玉:「昏著是圍棋用語,它的意思是指高明的棋手出現不該有的錯誤,把這個詞用在藍玉身上是很合適的。」作者不會用些「天生英武」、「剛愎自用」等陳舊詞藻來定義筆下的歷史人物,而是用極具想像力的活潑形容詞來臨摹著那些人物。
再結錄一段作者對藍玉的形容:「這就是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吧,藍玉的命運並不完全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在很大的程度上,他的生死只取決於朱元璋的容忍和耐心,而朱元璋並不是個有耐心的人」

        朱元璋晚年誅滅功臣的目的,是要幫皇孫(太子已逝)排除接班的障礙,以免打下的江山被權臣,用趙匡胤(幹掉後周建立宋朝)或李淵(幹掉隋朝老闆建立唐朝帝國)的竊位手段給奪走鐵打的江山,然而,朱元璋贏了江山的穩固,卻也因此讓皇孫身邊無勘用之將領與幕僚,去面對兵強馬壯的叔叔燕王,而這位陪著朱元璋打天下從戰場中歷練著鋼鐵意志的燕王,默默地等在北方的北京,就在等明朝第一老大的死亡,因為他早就準備好了要當明朝第二位老大。

         書中有段話:「當皇孫在舒適的皇宮中學習孔孟之道、聖人之言的時候,朱棣(燕王)正在悽風冷月的大漠裡徘徊,在滿布屍首的戰場上前行。沒有人教他將來要如何當一個好皇帝,如何去統治他的臣民,對此時的燕王而言,在戰場上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標。」

       「殘酷的戰場讓朱棣更加深刻地認識這個世界的本質,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下去,帶著這樣的意志和信念,朱棣統率著他的部隊踏上遠征之路。」這段話不禁讓人想到魔戒的遠征軍,當年明月的文字有著一股魔幻的魅力。朱棣的北方軍隊又再度證明了中國歷史的必然:「北方的軍隊永遠可以打敗南方!」

        然而整套明朝那些事兒也不時有些明代財經的探討,讓我深深地再浮出中國歷史上的另一個必然:「南方的金錢永遠可以收服北方!」

        明朝永樂帝的造反成功,我認為是明朝三百年歷史之所以穩固的主因,朱元璋將皇室中可用之人才通通殺光,這明顯和他能夠建立明朝帝國的主因---人才濟濟有所違背,若整個大明帝國任由平庸的皇孫掌舵,在君昏臣弱的不穩固統治下,明朝可能成為短命政權,然而燕王從不同系統所吸納的人才,與帝國二次造反戰鬥所養成的人才,加上把京城遷到較為刻苦的北平,種種都是大明的第二根大樑柱,朱元璋與不肖子朱棣不約而同地打造兩根帝國的百年地基。

        就像本書的末語:「你雖然沒有把皇位交給我,但是我還是爭取到了,憑藉我自己的努力。我會用我的行動證明我才是這個帝國的最適合的繼承人。我不會讓你失望,這個龐大的帝國將在我的手中變得更加強臘!」以永樂帝為第一人稱,述說著明朝第二個老大的使命,成王敗寇的鐵律就一直傳承下去了。



      評:五顆星!

       明朝那些事兒 壹 朱元璋卷

        明朝那些事兒(壹)朱元璋卷


     明朝那些事兒(貳)

     明朝那些事兒(貳)


    明朝那些事兒(參)

明朝那些事兒(參)

     

明朝那些事兒(肆)

明朝那些事兒(肆)


明朝那些事兒(五)

明朝那些事兒(五)


明朝那些事兒(陸)

明朝那些事兒(陸)


 明朝那些事兒七 (大結局)

明朝那些事兒(柒)大結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