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避險
作者:幸田真音
譯者:王蘊潔
作者曾經在銀行與證券公司擔任過外匯交易員和債券交易員,她雖然是日本人,但是其工作經歷卻和我幾乎一模一樣,而本書又是她發表於1995年的處女作,加上王蘊潔的翻譯,對我而言,這本書完全沒有不讀的理由。
由於本書是幸田真音的處女作,加上她的交易員背景,在沒有創作經驗與文學底子之下,本書毫無意外地,就許多層面而言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但是就下面幾個層面來說,或許對某些讀者而言,本書稱得上值得一讀。
一、 對於金融業交易員的神秘面紗有興趣的讀者:
本書的重心與其說是在避險交易,不如說是放在交易員的吶喊和心聲,女主角智子是個呼風喚雨的中年漂亮女交易員,很明顯是作者自己的投射,反應了作者內心所希望的自我形象,現實金融世借作不到的夢想藉由寫小說來達成。
而另一個避險基金的菜鳥交易員岡田應該就是作者本身的昔日遭遇與故事了吧!
二、 本身就是或曾經當過交易員的讀者鐵定會喜歡本書
本書雖然背景放在避險基金的交易戰爭上,但是作者透過男女主角對日本當時封閉的金融市場大加撻伐,並用成功的超級女性交易員來對比現實金融市場的男尊女卑的陋習(當然現在這現象早就不復存在)。
本書描寫相當多關於交易員的在緊繃的金錢戰爭中的內心煎熬,以及描寫出那股只有交易員才能體會出的龐大壓力,譬如她用「飽嘗了無數次懊悔的淚水,體會痛苦的回憶後才產生的從容。」、「那些平時很會照顧後進的交易員,一旦交易開始,脾氣暴躁的簡直判若兩人」。
岡田的遭遇對我而言可說是「心有慼慼焉」,作者藉由岡田在傳統地區小銀行所面對的不平等待遇來諷刺日本許多金融業的井底蛙的作法與視野,本書寫到「交易員在外資銀行的待遇地位,和在本土銀行有著天壤之別,他們完全不需要位確認交易內容、製作報表這種無緊要的瑣事煩心,交易員可以將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交易上。」、「本土銀行的交易員簡直只能用寒酸兩字來形容,和交易員精神處於極度緊張、嚴重耗損所付出的代價相比,這樣的獎勵簡直是虧大了….」
從以前到現在,不管是日本還是台灣,金融業仍舊充斥著吃大鍋飯的心態,本書的神奇人物智子便是突破陳窠勇敢走出自己的事業天地的代表,當然在現實中,特別是亞洲金融圈,智子這種傳奇人物其實也只能出現小說中。
當然由於本書是作者的處女作品,許多布局和形容都相當地生澀和不順暢,專業部份的著墨過於草率,對於想要藉由小說學習金融知識的讀者,幫助不大;除了過於簡化金融市場的變化與險惡之外,到最後卻融入了愛國的題材,實在有些突兀。
所以本書若以我的主觀情感投射來看,我會認為相當值得一看,但是若抽離主觀感情而用一個純粹書評者的角度,坦白說,本書的閱讀價值真的不高。除非你想要瞭解一下我以前所從事的交易員的面紗。
評:四顆星
p.s由於最近將創作重心放在財務分析和日光旅遊上頭,所以書評相對寫得比較慢,無論如何, 財務分析與日光遊記兩本書,在年底與明年初,我是一定要出版的,不管有沒有出版商願不願意幫我出版
還有, 頭香祭已經結束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