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看到報紙新聞,不是被金馬獎結果吸引,而是對於Maddux宣布要退休產生了一絲可惜感覺,這個可以稱為大聯盟1990年代最強投手,與1950年代後最多勝投手(多了克萊門斯1勝),是最有本錢持續創造職業投手的極限記錄,能投到幾歲(現在最老的大聯盟投手46歲)? 以Maddux這幾年出現老態後成績仍具一級投手水準,要多投幾年,或挑戰生涯380勝或甚至400勝都不是不可能的。但他選擇了退休,我想是那種自我期許過高的結果,才會在老態出現後,失去了顛峰時期的身手後,喪失了戀戰心態。這也不能說他怠惰,畢竟也投了20多年了,只是可惜再也看不到那種「單純控球致勝」的球技了,再也不容易出現先發5~7局,卻常常用不到70~80球的比賽了。

        當前的比賽強調的是強力棒球,強打者才會這麼受重視,投手也多數追求速球,這是種如同飆車的快感嗎?還是我們缺乏耐心,沒辦法欣賞那種平凡中的不平凡。 觀察Maddux的投球,如同其言:"I try to keep it as simple as possible. " 或者 "I try to do two things: locate my fastball and change speeds. " 般的單純、樸實。在沒有球速下,如何依靠控球致勝,真的是一件難事,他做到了,但這種穩定性並不被重視。我想未來選手要超越Maddux的355勝幾乎不可能了,之前在洋基退休的穆西納不過200多勝,每年要穩定投近200局的投手也越來越少了,況且追求強投下,多半會壓抑投手存活年限,投的多、投的猛、又想投的久,不是很像投資(機)上的,想要無風險獲利一樣難嗎?

        如果只是想追求短暫的表現,在幾年內竄出,相信追求強力棒球一定是多數球員的選擇。即便在「魔球」一書揭露棒球也可以是有方法的經營,如同奧克蘭運動家隊,追求的就不是那種強力棒球的特質,而是如何在有限資源下追求戰績最大化,其教練比恩做到了,這也是一種成功,卻不是多數人相信的方式。是我們都太過崇拜「金錢」了嗎,認為金錢萬能才會出現「洋基、水手」等花大錢的隊伍,卻獲得一些平庸甚至糟糕的戰績,這就是我們的普遍「常識」?

        這樣追求精簡投球的選手即將在舞台上落幕,使我想到麥帥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如果有一天巴菲特退休了(或過世了),相信我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真正的價值投資代表也要消失,也要凋零了。 在老兵陸續遠離後,剩下的我們能具備承先啟後的能力嗎? 在這個「速食」時代,慢活、簡單都是少數,如同投資(機)般,多數人都想快速致富,有誰願意慢慢累積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只好讓我們這些擁有老兵心態的人逐漸凋零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