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巴菲特,就必看這本書。

沒看這本書之前,會以為巴菲特是神仙,其實不然。

如果說巴菲特是以"投資股市"致富的話並不正確,應該把"股市"兩字拿掉,直接說他是以"投資"致富才對!對他來說股市並不存在,只是提供了一個買賣的平台與機會罷了!一般人喜歡將他與股市投資(或投機)連在一起,我覺得未免過於一廂情願。

巴菲特偏好帳上現金充足的公司,他會以先買進A公司,然後以A公司的現金流再買進B公司,然後再以B公司買進C公司等等的操作手法,把每一分錢都發揮到最大的效用。巴菲特成功的原因在於善意和正直,在於買進以後的持續持有。當然過程中並非完全一帆風順,有碰上經營不順的、有管理階層舞弊的、工會強硬抗爭的、甚至因為交叉持股過於複雜而遭證管會調查、還不時得到法院作證等等的煩惱不己的麻煩事。

如果沒有曼格,這位強悍又正直、有律師背景的合夥人共渡難關的話,恐怕今天的波克夏會是不同的風貌也說不定。有投資人想師法巴菲特的投資法則,希望在股票市場上獲取一些利益,我覺得是有一定的困難度。巴菲特絕對不是如一般投資人坐在電腦終端機前移動滑鼠下單購買股票一般的單純。

巴菲特的勇氣是叫我最佩服的,眼光是其次。如果沒了勇氣膽量那什麼也沒了!

再加上曼格,兩人相得益彰。他們會甚至會購買官司纏身或陷入困境的公司,只因他們確信有能力幫助這些公司脫離險境。試想一般人會有這樣的能耐嗎?

巴菲特身邊絕對是有許多強大勢力的合作夥伴的,如背景堅強的合夥人及友人、陣容強大的律師團、幹練的經營階層、多層面的人脈資源、投資銀行、投資機構、經紀商和很多不請自來的投資機會。

在有幾次的投資事件裡,巴菲特還必須擔任過渡時期的克難董事長,以幫助受困的公司在短時間內取得外界信任而脫離困境。也有的是最後雙雙辭去董事職位的,只因為無法抵抗工會頑強的抗爭。有更多的時候是投資摃龜的的情形,巴菲特就必須發揮自我調侃的幽默感來化解尷尬的時刻,或直接承認自己的聰明才智可能還有所欠缺。

總而言之,巴菲特過著(或者說曼格也是)他們自己所想要過的生活方式、投資的方式、及想要合作的對象等等。完全是依照自己所相信的信念在進行,過自己的生活。這是他們最想要做到的。

巴菲特曾經表示,縱使有買進的公司獲利情形強差人意,也不一定會想要急於脫手,是因為與經營階層彼此培養的情誼所致。更遑論表現良好的公司,巴菲特最高興的事莫過於與這些優秀的經營階層永久的保持互相合作的合夥關係了。巴菲特曾把手底下表現優異的經理人,比喻成是丈人挑選女婿的最佳人選,可見巴菲特對於傑出人才喜愛的程度。

現今關於波克夏最令人矚目的莫非就是接班人的問題了。巴菲特與曼格終究不能長生不老,那麼未來誰來管理波克夏呢?他們兩位屢屢被提問到這個問題,如投資人會問︰萬一您被卡車撞了怎麼辦?萬一您過世了怎辦呢?誰來延續波克夏一貫的經營原則呢?

答案莫非就是隨著接班人選作為的異同,這一代的風華畢竟要隨著時間而逐漸消逝的。投資人可能也要面臨必要的抉擇風險,當你的投資標的已經改變時,你是否還要再繼續投資呢?這是一個投資者自己必須負責的抉擇;不仿就好好運用巴菲特法則來自我詳細地審視一番吧!

在台灣有可能出現巴菲特模式嗎?台灣式的波克夏公司嗎?

或許我們往後看50年沒有,往前看50年可能也不會有。原因是什麼大概大家想想也知道,第一是沒人有這樣賺錢的才幹;第二是縱使是有也沒人會知道。就像在台灣中樂透一定要保密一樣,我們不相信有光明磊落奇蹟似的英雄式勝利。

50年以後,台灣還會是個不適合寡婦與孤兒投資的市場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