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川-湍湍雪河
距離銀山溫泉最近的景點是最上川,最上川發源於日本東北山形縣和福島縣的交會處,穿越吾妻連峰,全長229公里,是日本排名第7長的河川,也是山形縣內最重要的河川。河面看似平穩無波,然而河底的流速卻是水面的2倍多,也因此名列日本三大急流之一(其他分別是熊本縣球磨川、靜岡縣富士川)。
日本東北的交通略微不便,離開銀山溫泉後,從大石山搭新幹線到「新庄站」,再轉JR陸羽西線到古口車站(1~2個小時才一班船),古口車站出站立刻能看到古口港,在古口港搭遊川船,平日有六班假日有12班,最上川船遊的終點是草薙港,上岸後有接駁巴士載遊客回到古口車站。
請特別注意,由於上船與下船的地方不一樣,古口站沒有寄放行李的地方,請務必將行李寄放在新幹線的「新庄站」的付費置物櫃。
看似複雜,其實從銀山溫泉出發到遊船完畢回到新庄車站,一趟下來並沒有很趕,搭船+搭車+等車的時間大約是五個鐘頭,早上八點從銀山溫泉退房開始,最上川的旅程大約在下午兩點多便可結束。
最上川的歷史,最早可從日本平安時代開始,當時從中游到下游這段距離,都是船行最頻繁的區域。元祿年代以後還能暢通到米澤盆地,每天就有上百艘川船川流不息。商人們將從最上川流域收穫而來的米、紅花等民生必需品往下流送到江戶與京都。當時大阪的主要貨品為紅花,而京都則主要是運送西陣及友禪製作所需的染料等。回程時商人再裝回京都知名的清水燒等陶器回山形各地販賣,充分流通了各地的物資。也因此最上川這個區域現在還留存了許多江戶、京都等地的辭彙、飲食習慣等文化也多數被保存了下來。
搖船聽船歌芭蕉路線泛舟
最上川除了有地理、商業的重要性,在文學上也涉足頗深。元祿2年(1689年)6月3日,俳句大師松尾芭蕉在門人的陪伴下,首次搭船從最上川順流而下,芭蕉有感沿途所見的美景,不但寫下『奧州小道遊記』,以遊記形式紀錄了最上川兩岸青山綿延、與錯落著瀑布飛濺的自然美景,更用一則俳句「匯聚梅雨流勢湍急最上川」來讚美川岸的無上風光,為這條河川添加了幾許文學詩意。
冬之風物詩「風流雪見船」
最上川四季皆美。每年12月1日至3月下旬,迎接遊客的風景是有如中國水墨畫般的雪景。從最上峽起點搭乘「雪見船」順流而下,悠閒的感覺十足詮釋了「風流」二字。船主貼心的準備了暖桌,或可以一邊享受熱騰騰的鄉野火鍋料理,快意莫過於此。更多詳情請上網查詢:最上峡芭蕉ライン観光株式会社
http://www.blf.co.jp/index.htm
自由行旅客偶爾就會因為心中的鬧鐘失靈而變調,我第一次去最上川就因為看錯了一班新幹線時刻,以至於錯過從新庄(山形新幹線終點)到古口(最上川泛舟起乘船處)的火車,除非願意再等一個半鐘頭,我只好忍痛搭小黃,那趟去古口的渡船口一共花了五千日圓的計程車車資, TAXI肉疼的車資讓我用回本的心態向司機狂學了幾十句日語,至今還記得烤塩魚這那句話,因為泛舟的中途會讓乘客到河岸的一座神社稍做休息,那神社旁就有兩三家烤塩魚的攤位,美景、家人與異國旅行三大味素所提味的記憶食物,大概都會很好吃吧。
最上川泛舟的售票小姐是此生令我最哭笑不得的售票員,常到日本的我最喜歡用「筆談」,因為我看得懂她們的大部份漢字,而且也會寫,比起開口講英文或破得要命的五十音日文,筆談真的比較好用,在多數的日本鄉下地方,英文除了Thank you、sorry、ok等字眼外是一律不通的,更何況是東北這種鄉下地方,於是我寫著:「2枚大人切符、2枚小孩切符」,將紙條與鈔票遞給她,只見那位小姐如臨大敵似的對我幾哩咕嚕哇地不停,我在聽不懂的情況只好用手比著全家四口與乘船的海報,比手畫腳加上筆談胡搞一番,沒想到卻引起那位小姐更加緊張,只聽她講了幾句:「jo do ma de」請我等一等,急忙地跑進去裡面的辦公室找了一位長者來,那位長者與售票小姐滴咕半晌後,開始對我比了些奇怪的手勢,而那位售票小姐翻箱倒櫃地翻出了一張規定:「殘障者乘船規定」之類的文件給我看,就在我用著很粗淺的日本漢字閱讀能力吃力的看著、當那位長者滿頭大汗著急的比著手勢的當下,我的小兒子打破了這焦急的片刻:
「爸爸!我要尿尿!」
剎那間那位長者與售票小姐露出了窘困的笑容:「TAIWAN?HONGKONG?」幸好他們沒有把我誤會成韓國人。
原來他們把我誤認成聽障者,而那位長者比畫著生疏的手語,我努力的看著看不懂的文件,大家都搞錯了。
2005年8月份的下午,日本東北的最上川川面氣溫竟然低到九度,我毫無警覺的只穿著短褲短袖,五天後回到台灣,竟然就感冒了,感冒發燒那幾天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婉拒某銀行投資長的職缺,去擁抱某個投資團隊去當無薪給義工,到了那個團隊後看到了人性最險惡的一面,也看到了金融市場的人性墮落。
那次最上川的船程是由上游搭到下游,好像一條下坡路,而當時我的人生也從一個高峰走到了下坡路,旅行和人生一樣,下坡路或回程路都會顯得著急或漫不經心,有些人走到人生的下坡時很容易摔倒,或就此自我放棄,或是留戀於過去的頂峰而要逆勢而為,那一段去最上川的時空恰好是我的人生第一條下坡路,如今我學會了如何去面對下坡的旅程,走下坡時或許更應該看看旁邊有沒有一些小小的叉路,而不是執著在同樣一條已經早已走過的路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