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吃漢

 

2013年我曾經出版一套兩冊的《東京b級美食》(目前已經絕版),當初發想的原因是發覺台灣並沒有相關的旅遊參考書籍,在當時,少數與日本美食有關的書,不是偏重米奇林或高級料亭等級的昂貴餐廳,否則就是偏重「食材」與「廚藝」的介紹,於是想要藉由自己多年在東京「覓食」的經驗,幫讀者有系統地介紹「平價」的餐點。

 

向出版社提出企劃案的當時,我原本打算用「東京吃漢日記-b級美食之旅」當作書名,卻被出版社上上下下否決,認為「吃漢」兩字會引起女性讀者的不悅,會讓女性讀者看到書名而「望之卻步」,即便經過我很努力很努力的爭取,東京吃漢日記的書名依舊無法讓出版社接受,為了「能夠順利出版」的因素,我只好讓步。

 

這是我投身成為創作者以來,唯一一次「書名無法自主」的窘境。說到書名,我個人認為自己所出版的書當中,書名讓我最滿意的是《有日光的地方》、《交易員的靈魂》和《邊境台商》三本,的確,書名取的好似乎也和銷量與讀者喜愛度有高度相關性。

 

網路世代百花爭鳴,行銷的亮點除了書本本身的內容扎實與否外,「吸睛度」與「帶有些許衝突的違和感」的重要性說不定會凌駕於書本內容上頭,與其正經八百地呈現還不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意(或稱之惡搞)。

 

當年因為「正經八百」的理由否決「東京吃漢」的編輯與行銷人員,也陸陸續續離開那家出版社,五年多過後,他們現在在業界的行銷與編輯手法也慢慢地追上網路世代,各個都已經同化成「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新手法擁護者。

 

 

《東京b級美食》早已絕版,兩冊銷量超過兩萬八千本的暢銷書居然出版後短短三年就「被絕版」,實在可惜,雖然裡頭所介紹的餐廳與美食散落在自己部落格中,讀者有心搜尋還是可以找得著,但鑒於新讀者卻無緣一睹當年的暢銷書,我只好開了一個新的專欄「黃國華東京吃漢日記」,除了把那兩本書裡頭所介紹的美食一一重現之外,還打算在未來一年中陸續增添新的內容。

 

2018年起,我每年至少會在東京駐留七八十天以上,打算用一種「長住」的態度去觀察這座都市,當然,不管觀察的角度或停留的目的是什麼?總得天天面對覓食的問題,所以我立下一個雄心壯志,一年之間我打算吃上一百家餐廳,用一種比較悲壯的語氣來說,就是幫讀者踩雷,一百家餐廳(或攤位)總有三四十家值得推薦才對。

 

對於覓食,我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慈悲心腸幫大家過濾東京成千上萬的食物。

 

我會偏重在「遠離大批觀光人潮」的地方,譬如車站附近的商店街,當地新興的商業購物中心,不會離市區太遠的純住宅區,或者是公園美術館神社內的美食...等等。

 

但不論如何,我就是要大聲吶喊:

 

我是東京吃漢!東京吃漢!東京吃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