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野-比秋葉原更迷人的阿宅聖地
中野才是御宅族心中的購物樂園,秋葉原已經漸漸失去宅宅的原汁原味,當然如果您不是宅化程度很深的人,也許不會同意我的觀察,三十多年來中野與秋葉原之間的此消彼落,倒是個不折不扣的日本社會乃至於觀光業的縮影。
支撐中野商業的支柱-百老匯大樓,於1966年開業,它緊連中野Sun Plaza商店街,直通中野車站北口,除了b1是美食街與超市外,一到四樓都是所謂的「宅經濟」商店,店家數目超過百間,舉凡漫畫、公仔、同人、電玩、3C、CD、DVD、軍事迷商品、芭比娃娃商品….等等新品與二手交換,甚至還有微電影創作者與地下樂團把自己無法公開出版的商品放在這裡寄賣。
秋葉原本來只是單純電器街,從1980年開始舉辦「秋葉原電氣祭」,1990年代開始大量販售電腦用品後,逐漸取代中野百老匯的地位,躍居日本東京御宅次文化的商業中心,整個秋葉原的最熱潮落在AKB48大紅大紫的2010年前後,此時的中野可說是跌到了谷底,老舊的店面、昏暗的大樓、瀰漫著詭異氣氛讓尋常消費客人望之卻步,整個商圈瀰漫在改建或重劃的掙扎當中。然而根據我近年來至少到秋葉原與中野各十次以上的經驗,大約在311地震之後,中野的人潮漸漸回籠,雖然還無法重拾1970~1980年代的風光,但中野百老匯在宅宅的的心中逐漸取代秋葉原。
也許讀者會根據自身經驗反駁我的看法,秋葉原的店舖數依舊處於成長,人潮也是越來越多,哪有什麼「死亡交叉」的跡象?
其實秋葉原近年來漸漸被大型次文化連鎖店所雄踞,如animate等,窗明几淨、商品齊全、甚至也推出中英韓泰西等國語言的服務,擺設的商品根據精準的行銷算計,秋葉原所販售的商品大多是最新款、最熱門款或者是銷售毛利最高的款式,這些對於宅化程度很深(以下稱為深宅)的阿宅們不具有特殊吸引力,畢竟這些熱門新款的次文化商品只要滑著手機就可以購足,何須跑到秋葉原去人擠人呢?就好比愛玩車改車的人對豐田汽車不會感興趣的道理一樣。
近年來秋葉原的消費主力大多是淺宅與外國觀光客,雖然這兩大族群的消費量足以支撐秋葉原的商業,但畢竟這種全球化行銷與深鑿的企劃力,與次文化本身有著根本上的矛盾。
不論迷上的那類次文化,深宅們喜歡的是挖寶,喜歡能夠窩在店內的角落慢慢把玩,喜歡和老闆討論「傳說中的特殊款商品」,喜歡和同好交換各種收藏資訊,而已經國際化與大商圈化的秋葉原早已喪失了這些原汁原味。
中野百老匯的商店比較集中,不像秋葉原散落在幾條超大馬路上,深宅們喜歡的是尋寶而非逛街,秋葉原也許比較對「偽宅們」的胃口,但太大的秋葉原讓人逛到腿痠可是深宅們的共同埋怨。
此外,深宅們也許對收藏的花費毫不手軟,但對於其他附屬的消費行為(如吃飯與日常購物)可就斤斤計較,秋葉原附近並無法提供物美價廉的餐點,反觀中野百老匯周遭到處充斥著百元商店、110圓迴轉壽司、450圓拉麵….等與次文化契合的消費環境。
中野的復興證明了「全球化=平庸化」,消費硬體環境的進步並非唯一的發展道路,任何消費文化都有返璞歸真的反作用力,好比當年馬英九市長把台北圓環改建成窗明几淨卻造成商圈大蕭條,千萬別用一般的觀點去衡量阿宅次文化。
不論你喜歡的哪一塊次文化,如果只想找最新最熱門的,請到秋葉原,如果想找絕版的漫畫、玩具、卡片、電玩、CD、公仔…..或更特殊罕見的怪物,中野才是身為深宅的您挖寶購物的「最終救贖」。
交通:在新宿搭JR中央線5分鐘在中野站下車,從中野站北口穿越太陽商店街,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百老匯大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