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單的鼻祖-崇禎皇帝
崇禎
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國號大順,不久之後李自成親率大軍像明朝首都北京一路殺了過來,正月還沒過完,李軍已經快要攻到保定,距離北京不到兩百里。
這時候有個大臣李建泰秘密籌畫一件事情:遷都南京。
此時,讓我簡單地把當時明朝的狀況說一遍:
一、南京原本是明朝開國時的首都,永樂皇帝叛變成功後才北遷北京,但基於很無聊又很形式的「法統」,兩百年來一直在南京維持一個「故都」的行政體系,一樣有六部五府等辦公室,一樣有各級行政官僚,換句話說,南京有個小政府,只要皇帝想要逃到南京,很快就可以在南京組織起還算有效率的行政班底。
二、崇禎年間雖然有外憂內患,但戰亂多半在長江北岸與山海關外,長江南案基本上還維持比較穩定的局面,經濟情況也比較健全,就近徵兵徵糧還算行得通。
三、崇禎政權的財政其實還可以和李自成與皇太極等勢力周旋數年,後來李自成功破皇宮,在皇宮內搜出屬於崇禎的私房錢(內庫)竟然高達白銀四千萬兩,其她還有黃金與珠寶,價值甚至高過白銀四千萬兩,這筆崇禎的私房錢的概念大約是四年國家總軍費,換句話說,只要崇禎願意南遷到南京,國家至少還可以打上四年的仗。
四、當時明朝還有三支精銳大部隊,駐紮在山海關的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和駐紮在長江中下游的左良玉的八十萬軍隊,在山東的劉澤清軍隊,論戰力與數量,如果崇禎願意南遷,這些軍力至少足夠和李自成周旋數年以上。
五、李自成就算打進北京,這時候主客易位,讓李自成變成雙面作戰的夾心餅,到時候李自成一邊得應付北邊的滿清,一邊得應付南邊的南明崇禎政權,就算李自成再不濟,至少會和滿清打個兩敗俱傷,崇禎或許有機會漁翁得利,獲得比較長時間的喘息機會。
六、從歷史來看,許多朝代受到外族入侵之後,就算皇帝逃跑,也有許多例子可以證明,不管元氣大傷與否,但至少可以延續政權。如安祿山叛亂之後的唐朝,金國南侵滅了北宋之後的南宋,打敗仗躲進四川的劉備,西周被犬戎消滅後周平王東遷洛陽的東周王朝,被五胡等北方外族打趴的晉朝,逃到東邊也建立了東晉。這些逃跑後的皇帝,她們的政權少則可以延續幾十年甚至還高達一兩百年呢!
為什麼崇禎不逃?
用現代投資的術語叫作「凹單」!
當時大臣李建泰秘密籌畫南遷的事情提早曝光,你猜群臣的反應如何?按照我們理性的猜測,一定會猜測群臣與朝廷爭相支持,說不定聽到南遷政策後趕著回家收行李「轉進」去了吧!
國之將亡,人都會變笨,笨到連求生的本能都拋棄,答案是群臣皆曰不可遷都,一定要死守北京,完全不管現實的殘酷,其實崇禎本人也有意願南遷,但在明朝,君臣之間的政治權力結構並非完全在皇帝身上,明朝的皇權大部分受到相權與官僚的約制,許多事情並非皇帝說了就算,譬如萬曆皇帝想立個太子就和朝廷周旋了十多年,嘉靖皇帝想要替已故生父正名,居然和群臣槓上好幾年。可見明朝的皇帝當起來還挺窩曩的。
為什麼當時群臣不願南遷?
這個背景要拉到兩百年前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當時北方遊牧民族瓦刺和明朝打了一仗,結果明朝五十萬精銳正規部隊全軍覆沒,連御駕親征的明英宗也被瓦刺活捉,瓦刺趁勝追擊率領幾十萬軍隊攻打北京,消息傳回北京,群龍無首的明朝當然會想到要南遷,此時,兵部侍郎于謙力排眾議,除了推舉明英宗的弟弟繼位外,說服大家死守北京,過程我就不多說了,于謙率了臨時拼湊的雜牌軍擊退了瓦刺。
于謙
於是這位于謙便成為民族英雄,有明一代,所有官僚或軍人莫不把于謙當成「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而一開始主張南遷的大臣徐有貞,卻被歷史打成懦夫、賣國、奸臣.....。在明朝後來幾百年的官員排行榜中永遠殿後,幾百年來遭人訕笑、辱罵、不齒,在當時徐有貞三個字簡直是民族敗類的代名詞。
回到崇禎十七年的皇宮議事廳上,如果你是受到幾百年洗腦下成長的臣子,你敢主張南遷嗎?就好像1950~1990年的台灣,你敢講「不要反共」嗎?于謙與徐有貞的歷史形象過於清晰,「民族英雄」和「窩囊懦夫」之間的意識型態對比是如此的巨大,當然沒有人願意贊成崇禎南遷,否則萬一不小心擊退李自成的話,自己就變城徐有貞第二遺臭萬年。
或許你要說,皇帝一句話南遷誰會不聽呢?要知道,南遷需要大量人力調度,需要交通上的調度,需要軍隊的移防,需要糧食的補給....如果沒有龐大行政官僚體系,崇禎一個人幹得來嗎?又不是現代一些第三世界的獨夫,買張機票跑到第三國就了事。
結局大家都知道,不到幾個月,北京被攻破,崇禎在煤山上吊自殺,自殺前講了一句「群臣誤我」,這句話不是沒道理,更不是崇禎推卸責任。明明可以南遷,要嗎苟延殘喘十幾年(蔣介石國民黨政權不就在台灣殘存了六十多年嘛!),要嗎圖謀再起,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崇禎皇帝當年自盡的煤山
把同樣的意識型態轉到咱們有興趣的投資。崇禎死都不逃的行為,用投資術語形容就是「凹單」。
以台灣房市為例,2008年遭逢金融海嘯時,房地產市場一度陷入崩跌不景氣,但沒多久就因為全球央行放出大量資金(如美國的QE),而起死回生重返多頭行列,許多當年不願認賠殺出的投資人,後來逃過一劫甚至賺得飽飽,就好像當年的于謙,選則正面迎戰。有了那次凹單成功的經驗後,投資人得到一個結論:「不管什麼變化,房價凹一下忍一下就會重返多頭」。反而勸投資人認賠殺出的人卻一個個淪為徐有貞的下場。
凹過第一次不代表能夠挺過第二次,于謙當年面對的敵人比崇禎所面對的敵人弱上百倍,而且也沒有兩面作戰,于謙當年的明朝,不論在財政軍力和國力遠遠優於崇禎時代,于謙凹單成功,不代表崇禎就一樣可以如法泡製。
我再舉宏達電的股價為例,2006年她曾經創下1220元的高價,後來碰到金融海嘯,在2008年時一度跌到300元以下,然而宏達電的股價從2010年後又起死回生,從300元起漲,大漲一年多,到了2011年最高來到1300元。也就是說,當年在2006~2007年被宏達電套牢的投資人,只要凹下去抱下去,四年多以後不只解套還大賺錢呢!
也就是宏達電擁有起死回生的歷史,所以後來在高檔被套牢的人,寧可作于謙奮戰到底,沒想到後來于謙當不成卻變為崇禎,宏達電股價到了2015年甚至一度來到40元左右,從1300元跌到40元,下場宛如煤山自盡。
下次如果投資人不小心套牢在任何金融商品時,請仔細評估金融商品的本質與未來性,千萬不要憑藉複製過往的成功經驗而一味地凹單下去,要當于謙還是崇禎,僅僅在一念之間而已,自盡的崇禎在煤山徒呼「群臣誤我」,眛於現實的套牢投資人難道要面對存摺大喊「理專誤我」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