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在新書「低IQ時代」中提到低IQ的一員有一個條件是:在書店只會看寫有「簡單、馬上上手」之類的書。想想我好像也是低IQ一族呢,我光看書名就買了這本書「電子產業,懂這些就夠!」。不過讓我自言自語解釋一下:畢竟我是電子業外行,對於台股最主流的電子業,身為一個股票投資人,當然想多了解一下,以便將來選股有個大致的概念。

封面最上方的小標是「想在電子業出人頭地、想投電子業,你必須知道的最新態勢!」我承認很聳動的標題偶爾也能吸引我,能切中我的要害。然而在讀這本書的過程,我還是覺得有距離感,也許是作者想談的東西太多面向,想面面具到,卻有很多面不到。從趨勢到金融海嘯後的產能過剩問題談到電子業代工、再談到全球GDP、石油供需,只有長長敘述與短短的結語。作者是前金仁寶集團的行銷主管,有些東西也不是作者所專長的,比如說第十章電子人得懂的財務報表,他也只是蜻蜓點水的提及而已。第七章電子業行銷該懂些什麼?第十二章參加電子展要準備什麼?我也都略讀看過,畢竟我又不是電子業的行銷員工,讀這些也沒有用處。

之前在拙文「夕陽無限好」一文提出台灣代工業面臨困境的問題,但我是外行,怎會有什麼解決之道。台灣大型電子代工業集團:鴻海、廣達、金仁寶、英業達、緯創所需的營運資金都是以百億台幣計算,在國際大廠殺價的壓力中,毛利卻只能在5%以下戰戰兢兢求生,台灣數十年來的代工走向,電子上、中、下游與金融業、運輸業的結合,已是一個龐大的共生結構,難以改變,若是冒然往品牌方向發展,成功難料,馬上就抽單卻是必然。電子代工的高層老大不是只有自身而已,還要面對廣大的股東與員工生計,影響甚至可以擴及社會許多層面、超乎想像。代工更加極致化,似乎是當前最好的辦法之一,例如鴻海買品牌大廠的工廠,還在中国代產、代運、代銷,就是代工極致化的實際例子之一。

這幾年3C電子業品牌大廠在Wal-Mart與Carrefour這類跨國連鎖店的營收比例愈來愈高,而跨國連鎖店也企圖把3C電子產品的營收比例給拉高,在魚幫水、水幫魚中之下,台灣電子代工廠就扮演軍火供應商的角色。可是相對的,在3C大廠想維持一定的毛利、而連鎖通路商要賣低價之下,台灣電子代工廠的毛利率當然不會太漂亮。我覺得這本書唯一令我覺得有收穫的觀點就是,何不跳過3C大廠,直接掛上Wal-Mart或Carrefour…等的品牌,反而能多賺一點呢?

若以Wal-Mart來說,預估3C電子產品的營收在2010年可以佔到10%以上,而Wal-Mart每年四仟多億美元的營收,10%的營收可以養活兩家的台灣電子代工大廠。作者認為,電子代工+連鎖零售通路結合(還需產品研發專業公司,但我覺得台灣電子代工廠自己就會提升研發的能力),沒有中間商再賺一手,可以發揮量販經濟規模所帶來的利潤,把「微笑曲線」變成「莞爾曲線」。

以上這是我覺得這本書最令我有所裨益的一點。至於第一章的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所提的都是一些趨勢與概念,是否能真正落實、還未可知,至少WIMAX應該是沒什麼前途了。

而第二章「雲端運算」是目前最夯的話題,但對於台股投資而言,台商比較有機會介入的還是硬體製造的伺服器、手機方面,能發揮多少效應,我倒覺得需要慢慢觀察。

第四章「解讀699檔電子股」的產業上、中、下游部分,一般外行人如我,倒是可以看看,了解一下最基本分類的台灣電子業生態,而作者也是從這章開始導入他認為電子代工與零售巨人產銷結合的看法,如前述所言,我覺得這是本書的最重點。如果你是對產業外行如我的人,這本書算是一本還不錯的參考書,也不貴,可以讓你在選股時對該檔股票的產業位置有簡單的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