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請問這裏是美國嗎?


請問這裏是美國嗎?
 
作者:比爾‧布萊森 


       如果想要看本輕鬆、尖酸的英式幽默文章,找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的書就沒錯,事實上他的小品類與旅遊類的作品我幾乎全數看過,除了本書之外,他的小品旅遊類作品包括了《別跟山過不去》、《歐洲在發酵》、《澳洲烤焦了》、《哈!小不列顛》、《一腳踩進小美國》等等。 

        比爾布萊森的旅遊小品文章(他不承認他是旅遊作家)有兩大特色,一是具一針見血的精準反諷式的風趣,讓人讀起來除了捧腹大笑外還會對他所描寫的人事地物留下深刻印象,他的文章的第二個特點是,他不會去寫那些大多數遊記所描寫的第三世界的冒險患難紀行,他的旅行全數都在先進國家的大城市或其周邊的所謂觀光景點,他的作品讓我感到有如一位知識淵博、談吐風趣而且與你我都一樣有情緒起伏的文字導遊,而不是那種冒險走天涯到零下四十度的海水游泳只為了所謂的體驗、更非是那些到海拔六千公司空氣稀薄的地方騎單車療治失戀傷痕的小毛頭、當然比爾也不是那種故意到充滿了戰亂或瘟疫的地方去從事一場毫無意義的逃難之旅;比爾的旅遊小品提供了讀者很另類的旅遊觀察,他的文章讓我短暫逃避不愉快的現實。

        這本「請問這裡是美國嗎?」嚴格來說不算是旅遊文章,而是比爾的散文隨筆,收錄的是有關他回到美國後生活的點滴趣聞與感想,比爾本身在美國出生長大,不過卻移居到英國,比爾居住英國二十多年之後帶著英國妻子和四名子女重返美國的新罕布夏州的漢諾威市定居。一開始,他不僅對這個自己出生的地方萌生一股『移民者』的恐懼和不安,更對美國的日常生活感到既新鮮又有趣,若我用「少小離家老大回的kuso老外版」來形容這本書應該會比較清楚。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他把美國當成一個陌生的國家,而用旅行的心情去重新體會。

        讓我隨手捻來節錄這本書的一些英式幽默:
       「我曾經在一本書開玩笑說,一個人一生中有三件力不能逮的事:不可能擊敗電話公司;不可能使餐廳服務生看到你招手,除非他已經準備好要看你…..」
        其實還蠻一針見血地反諷了不只是英美世界,而是放諸四海皆可適用呢!誰搞得懂電信公司那些「綁約價格」、「月租型」、「預付型」、「大雙網」、「漫遊減價時段」…,相同的,如果曾經到過上海的餐廳用個餐的人,都知道單是用招手與嘶吼是無法召喚僅僅站在兩公尺外的服務生前來服務的。

        比方他反諷那種自以為以客為尊、重視食材元素的餐廳,他提到用餐的餐廳那些嘮叨不絕的服務口條:
      「今晚,我們有海鮮薄餅和海鮮醬伴海藻,配菜是我們自己菜園種植什錦疏菜,以上是用倒扣的普魯士頭盔在火上燒烤十七分零四秒整,再覆蓋蒸熟的金合歡葉,今晚還提供里約的洛可薄肉片,由您專屬的佛朗哥舞者在您的餐桌旁為您服務,先把肉處理好,再和番石榴果皮(什麼鬼東西啊笑死人)與曬過太陽的灰泥一起放進炭爐燒烤二十七分鐘。如果您要吃素,我們今晚有從我們自己森林幽谷摘來的什錦疏菜。」「他就這樣滔滔不絕地說了半個鐘頭….」

        比爾真的是尖酸刻薄到家了,其實台灣也有許多這樣的餐廳,除了有複雜到需要先回家寫個點餐程式的點菜系統外,還有口條與廢話數量不輸給電視那些名嘴的服務生在你的餐桌邊滔滔不絕地背著「阿基師撰寫的食材聖經」。我每次只要碰到這些我都會叫服務生閉上嘴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告訴廚師我要吃的東西。 比爾還有更爆笑的橋段:
     「先生,我們可以供應您十六盎司的奶油醬汁,並淋上我們自己的屠夫從我們的蒙大拿牧場宰殺的荷士頓種肉牛,這種肉牛是以玉米飼養的,再放在浦葵枝條和乾牛糞上慢火烤,溫度維持在….」
      「你是在說牛排嗎?」
      「我們不用這種說法,先生,不過,是的。」
        比爾對於那些走火入魔玩文字遊戲的餐廳可說是諷刺到極點,在台灣特別是台北這個地方,想要簡單的吃頓飯似乎也是越來越困難,吃飯的專業度越來越高,到餐廳點個菜必需先讀一堆有關食材的書並上網google一下那些只有阿基師才懂的專有名詞,如果台北的餐廳如此走火入魔下去,我很擔心一整座的城市的人口有一天會瀕臨餓死的邊緣。

        本書收錄了七十二篇比爾重回美國生活的一些所見所聞,每篇文章只有三到五頁,讀起來相當輕鬆,而且每一篇個自獨立,還蠻適合在捷運車廂或搭火車高鐵通勤時翻閱殺時間,不過記得不要發出爆笑聲,免得同車的乘客的人覺得你是神經病。

        評:五顆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