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常常會碰到失敗的結果或無可奈何的地步. 如何告知壞消息, 是個很大的課題~

在開始討論之前, 還是提醒大家, 所謂"失敗", 仍然要配合當初提到的"機率與風險"的想法. 即使是所謂"無論如何", 可能是代表95%或99%都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期待奇蹟? 是有, 不過也是機率的問題.

癌症治療上常常會碰到無步可走的結果. 有一種是大家都知道該放棄了, 檢查出來, 看到螢幕上滿滿的亮點. 心肝脾肺腎, 五臟六腑等著明天就撐不下去. 不用等醫生說, 你也知道他會像連續劇上一樣搖搖頭, 不發一語. 又或著是, 某些惡劣到怎麼處理都沒有辦法. (ex.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在不然就是病人本身已經如風中殘燭. 痛死人不償命的癌症治療就像一陣風, 讓小小的光明熄滅的更快.

隨著醫療的進步, 漸漸的, 醫療界把癌症的處理, 從治療疾病擴展到心靈的安撫. 安寧療護, 末期照顧, 全人醫療等, 漸漸的成為了癌症治療中最重要的角色. 治療的目的從單純的大小數字, 漸漸變成病人主觀的要求, 同時要滿足疾病控制與心理的支持. 如今我們打開Yahoo也好, 點進Google也好, 查詢breaking the bad news, tell the bad news, hospice, quality of life等等的關鍵字, 秀出來的資訊越來越多. 而現在, 全人醫療早已跨入所有醫療的領域, 而安寧療護也不止於癌症的病人. 其實這些東西也被討論了很多年了, 只是到現在為止, 萬事仍是起頭難. 很少有醫生敢學拳四郎那樣說: "你快要死了" (稍稍改一下, 照拳四郎一字不漏的說, 病人大概會馬上點你死穴). 美國有個著名的醫學會叫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旗下有個有名的期刊, 臨床腫瘤學雜誌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今年初有一篇專文在探討這樣的問題, 文章名稱叫"Just Say Die". 到現在還有這麼粗淺得題目, 大家可以知道,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 到現在還是搞不定.

回到現實的生活. 其實我們好好想想, 壞消息的告知, 永遠都是不容易的. 不只是開口的問題, 還有是否能達到我們所期待的對對象達成警告的效果, 或改正其行為等.

OK, 這麼難搞的東西, 在醫院是怎麼做的? 了解的這些, 是否會讓我們的壞消息更有效率的讓人信服?

在醫院裡的, 有個背景環境要給大家知道. 一個病患的照顧, 有一大堆的人員參與, 主治醫師, 住院醫師, 護理人員, 社工, 心理治療師等等.
在一個良好的照顧下, 我們是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參與這樣的過程.
第二, 每個參與的人員都需要對疾病有足夠的認知, 和照護技能上的訓練.
第三, 除了人力的配合外, 醫護人員與病患及家屬在醫療的地位是非常的不對等. (資訊, 能力等) 病患與家屬通常會因地位不對等的緣故而非常的接受醫護人員的指引.
常常是由醫生開口, 處理第一時間的衝擊 (另外, 由於責任大多由醫師承擔, 故這樣的資訊也由醫師告知). 接下來第二波第三波, 護理人員, 社工, 心理治療師, 志工, 甚至合作的宗教團體與病友會, 一個接一個的或同時上陣的來處理情緒的波動, 期望在一定的時間內安定病人及家屬的心理, 並確立後續病患及家屬選擇的處理及醫護人員給予的協助.

在我們的生活中呢? 你有勸過別人在股票市場停損嗎? 你有勸過別人跳出感情的爛污嗎? 有經驗的人大多會同意, 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明明是這麼明顯的答案, 為什麼這些人不願意回頭, 不願意面對呢? 其實我們看看另一個世界, 就可以了解. 即使是在癌症這樣大的威脅, 我們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 與堅實的技能及知識基礎, 才能達成我們的目標, 而且達成率也並非100%. 那麼獵豹, 總幹事等這些苦心呼籲投資人謹慎看待投資狀況的善心人士們, 年復一年的告誡, 也難以引起廣泛的認同. 也難怪即使家人諄諄善誘, 也難以換回被愛情迷昏頭的人們, 跳脫身不見底的陷阱.

我們以投資市場與網路上可獲取的名”烏鴉嘴”為例:
條件一, 足夠的人力: 不足. 滿坑滿谷的看多資訊, 幾乎已淹沒那些建議大家抱持警戒之心的聲音. 有些病人, 上從阿公阿嬤, 下到兄弟姊妹, 都告誡病人, 錯誤的資訊, 例如喝喝符水吃吃草就可以治病, 開刀會促使癌症轉移等等. 再加上主責的是個人微言輕的小醫師, 最後當然他就去安心養腫瘤去了.
條件二, 專業度: 足夠. 可惜在缺乏條件一的狀況下, 沒有多少人可以了解這些資訊.
條件三, 不對等的地位(信賴度): 沒有. 這個問題最大. 有多少人相信股市烏鴉嘴多過或是等同於病人相信醫師的?
在其他的狀況不加以考慮的時候, 這三個條件就已經無法達成. 也難怪, 良善的警訊, 比催眠師的咳嗽聲還輕微. 蛾群仍不停的衝進火光.

那麼, 有沒有甚麼方法可以克服這樣的困難呢?
人力問題: 重複, 重複, 再重複. 不能三人成虎, 一個人講三十次好歹也可以生出一隻會咬人的野狗.
專業知識與背景: …送本書吧. 讓他了解一下甚麼是專業.
信賴度: 情感(交情與自然流露的關心)的厚度可以提高信賴度.

告知壞消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讓別人信服又更加的困難.醫院行事的方法, 或許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 只是, 同等的狀況, 放到愛情或事業的選擇, 分析下來又看到更多的問題. 告知者如何成為有”愛情”專業背景提供良好的分析與推測? 如何讓告知者在情感上建立的信賴度超越被告知者的對象? 也難怪愛情的陷阱讓人迷惘, 摸到酒家女幾乎都災情慘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