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疾病中常見的疾病,病患通常在新生兒或是幼童時期,皮膚就有了症狀。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所做的統計,台灣每十名兒童就有一名患有異位性皮膚炎。而在六個月以下的孩童的盛行率,從民國84年的1%上升至民國93年的6.7%。全台灣目前大約有三百萬人飽受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童雖然眾多,但是有約三分之一的家長並不清楚自己的孩童是患者,而使用不正常的偏方或是成藥來自行處理,這往往使得病童的症狀惡化。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異位性皮膚炎有哪些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症狀,就是癢。另外,還有皮膚紅,並且有輕微的腫痛,患部可能有輕微的滲出物,結痂或是疤痕。在急性期,甚至會出現皮膚表皮血管增生化的情形(或是稱為海綿化,spongiosis)。
異位性皮膚炎許多是從嬰幼兒期開始,約二到三個月大的嬰幼兒就開始出現症狀。幼童的異位性皮膚炎,60%在一歲以前就發作,而90%在五歲以前發作。疾病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嬰兒時期最早出現的病徵,是在臉頰兩側出現紅色或粉色片狀的疹塊,這些疹塊可能摸起來會略為凸出。隨即在臉上的其他部位也可能會出現,頸部,手腕,甚至在腹部以及四肢的伸部也會出現。由於搔癢的症狀嬰兒無法控制,很容易產生躁動不安的情形,甚至以臉部來摩擦床單或衣服,因此可能導致臉部皮膚的傷口而造成感染。
到了兩歲以後,這些疹子分布的部位以及型態有了小小的變化,由於長期發炎,搔癢,皮膚會出現脫屑,苔蘚化,以及色素沉澱而使得皮膚變成紫黑色的情形,皮膚也因為保濕能力較差而顯得乾燥。而發生的部位,也由嬰幼兒常見的四肢伸側逐漸變成在四肢的屈側--膕窩(膝蓋窩),以及肘窩。另外,頸部,手腕以及踝部也是常見部位,四肢的伸側也偶爾可以見到。另外,有時會因為小病童搔抓而導致皮膚感染的複雜型態。此類病人反覆感染後皮膚的共同特徵,為感染部位會產生有如一薄層的硬殼般的皮膚,在膕窩以及肘窩特別容易見到。
僅有少數的病患會持續到成年,患者的部位也較為局限。膕窩,肘窩,關節,臉部,頸部仍然是常見的部位。
再來,我們來了解一下,異位性皮膚炎可能的成因:
異位性皮膚炎無疑地是一種過敏性的疾病,80%的病童,血清中的IgE(免疫球蛋白E,是一種被認為和過敏性體質有關的球蛋白,有些醫師把它稱作「過敏指數」)比起正常人高出5到10倍以上。然而,IgE的高低並不暗示著異位性皮膚炎疾病的嚴重與否。因此,目前也無法證實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和以IgE所引起(IgE-mediated)的疾病。
那麼,病患體內這麼高的IgE究竟是怎麼來的?目前比較合理的解釋之一,是認為可能和抑制型T細胞(suppressor T cell)的缺失有關,這類的抑制型T細胞原本應該壓制IgE的生成,然而因為功能的缺失導致病患體內的IgE增高。
這類病人在做皮膚的延遲型過敏反應時,對於特定抗原可能會出現無反應的情形,單核球以及中性球對於特定抗原可能也會有趨化性缺損的情形。
另外一種合理的可能解釋,是認為和第二型輔助型T細胞(Th2 cell)的不正常增加有關,這類病人體內可能有不正常高比例的白細胞介質(interleukin)4, 5,13,並且會同時抑制了第一型輔助型T細胞(Th1 cell)。過高的Th2 cell以及細胞介質和發炎有關。這類病人,體內的T細胞可能經過特定食物過敏原的活化,移向皮膚而誘發疾病。
然而,真正的機制卻不清楚,目前也無法用單一種機制來解釋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不過,我們發現50-90%的異位性皮膚炎病童嬰幼兒在特定的食物刺激之下,皮膚的症狀會更加惡化,同時體內的IgE會增加。顯示食物過敏原的刺激是一項重要的因素,這些食物的過敏原,包括了牛奶,小麥,大豆,堅果類的食物,海鮮,魚類,以及雞蛋等等。因此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嬰兒,應該要儘量避免過早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例如對於小麥過敏的患者,可以考慮選用米或是玉米這些低度抗原交互作用的食物。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異位性皮膚炎有哪些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症狀,就是癢。另外,還有皮膚紅,並且有輕微的腫痛,患部可能有輕微的滲出物,結痂或是疤痕。在急性期,甚至會出現皮膚表皮血管增生化的情形(或是稱為海綿化,spongiosis)。
異位性皮膚炎許多是從嬰幼兒期開始,約二到三個月大的嬰幼兒就開始出現症狀。幼童的異位性皮膚炎,60%在一歲以前就發作,而90%在五歲以前發作。疾病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嬰兒時期最早出現的病徵,是在臉頰兩側出現紅色或粉色片狀的疹塊,這些疹塊可能摸起來會略為凸出。隨即在臉上的其他部位也可能會出現,頸部,手腕,甚至在腹部以及四肢的伸部也會出現。由於搔癢的症狀嬰兒無法控制,很容易產生躁動不安的情形,甚至以臉部來摩擦床單或衣服,因此可能導致臉部皮膚的傷口而造成感染。
到了兩歲以後,這些疹子分布的部位以及型態有了小小的變化,由於長期發炎,搔癢,皮膚會出現脫屑,苔蘚化,以及色素沉澱而使得皮膚變成紫黑色的情形,皮膚也因為保濕能力較差而顯得乾燥。而發生的部位,也由嬰幼兒常見的四肢伸側逐漸變成在四肢的屈側--膕窩(膝蓋窩),以及肘窩。另外,頸部,手腕以及踝部也是常見部位,四肢的伸側也偶爾可以見到。另外,有時會因為小病童搔抓而導致皮膚感染的複雜型態。此類病人反覆感染後皮膚的共同特徵,為感染部位會產生有如一薄層的硬殼般的皮膚,在膕窩以及肘窩特別容易見到。
僅有少數的病患會持續到成年,患者的部位也較為局限。膕窩,肘窩,關節,臉部,頸部仍然是常見的部位。
再來,我們來了解一下,異位性皮膚炎可能的成因:
異位性皮膚炎無疑地是一種過敏性的疾病,80%的病童,血清中的IgE(免疫球蛋白E,是一種被認為和過敏性體質有關的球蛋白,有些醫師把它稱作「過敏指數」)比起正常人高出5到10倍以上。然而,IgE的高低並不暗示著異位性皮膚炎疾病的嚴重與否。因此,目前也無法證實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和以IgE所引起(IgE-mediated)的疾病。
那麼,病患體內這麼高的IgE究竟是怎麼來的?目前比較合理的解釋之一,是認為可能和抑制型T細胞(suppressor T cell)的缺失有關,這類的抑制型T細胞原本應該壓制IgE的生成,然而因為功能的缺失導致病患體內的IgE增高。
這類病人在做皮膚的延遲型過敏反應時,對於特定抗原可能會出現無反應的情形,單核球以及中性球對於特定抗原可能也會有趨化性缺損的情形。
另外一種合理的可能解釋,是認為和第二型輔助型T細胞(Th2 cell)的不正常增加有關,這類病人體內可能有不正常高比例的白細胞介質(interleukin)4, 5,13,並且會同時抑制了第一型輔助型T細胞(Th1 cell)。過高的Th2 cell以及細胞介質和發炎有關。這類病人,體內的T細胞可能經過特定食物過敏原的活化,移向皮膚而誘發疾病。
然而,真正的機制卻不清楚,目前也無法用單一種機制來解釋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不過,我們發現50-90%的異位性皮膚炎病童嬰幼兒在特定的食物刺激之下,皮膚的症狀會更加惡化,同時體內的IgE會增加。顯示食物過敏原的刺激是一項重要的因素,這些食物的過敏原,包括了牛奶,小麥,大豆,堅果類的食物,海鮮,魚類,以及雞蛋等等。因此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嬰兒,應該要儘量避免過早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例如對於小麥過敏的患者,可以考慮選用米或是玉米這些低度抗原交互作用的食物。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