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於要談論一個產業,小弟實在是沒這個能力,因此野人獻曝僅就太陽能產業的一些基本數字提供給各位,以利快速了解太陽能產業的基本認識,以及最近的幾個數字來分享自己的看法..亦期待各位能提供對於看待一個產業的不同見解。
太陽能產業可以說算是近幾年算蠻「夯」的新興產業,說是新興產業,主要是以前這個區塊的廠商家數並不多,但是「太陽能」技術事實上很早以前就有了,只是因為轉換效率的關係導致成本太高,一直不普及罷了。近年隨著地球暖化、減能減碳的關係,一些先進國家如歐洲或是日本,無不全力推廣所謂的再生能源,而其中太陽能算是比較能夠實現商業化的產品,因此也就衍生了這產業的蓬勃發展。實際上太陽能的技術有很多種,但是現階段較普遍且為人熟知的就是多晶矽以及薄膜技術了。
2006年各國能源自給率
資料來源:IEA、經濟部能源局、工研院IEK,2009年1月
理論上一個國家的能源自給率愈低, 發展再生能源的機會愈大。但是台灣的機會本身不大,雖然自給率低,但是由於電價太低,所以才導致現階段發展太陽能的意願很低。因此現階段太陽能的發展主要還是著眼於一國家政府的政策,對於環保節能的接受度,以目前來看,歐洲地區較能接受太陽能的發展。
全世界太陽光電安裝容量統計
由上圖可以得知,太陽能安裝容量突然大增僅是近幾年的事情而已,1992~2002年這十年間的安裝量,在2003及2004年兩年間就達到了,所以成長非常快速。
2009年預估的太陽能市場分佈
資料來源:McKinsey & Company、工研院IEK,2009年1月
由上圖可以看出太陽能的需求主要還是在歐洲以及日本等先進國家,特別是德國這國家,我自己感覺真的很環保,姑且不論太陽能發電的成本目前仍高於市價,該國仍大力推廣,這點就真的是要給它拍拍手。亞洲國家中日本我想也不遑多讓,去過日本的朋友都知道,日本很乾淨、很重視自身的生活環境,其提出的京都議定書就可以顯示出日本在節能減碳上也是不遺餘力。
事實上我有個奇怪的感覺,理論上德國或是日本應該都不太適合發展太陽能的,現階段太陽能發電成本還是太貴,而且其發電成本會隨著地區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日照多的地區,其發電時間較長,回收成本就會較快,像德國或是日本因為緯度關係有些地方的日照時間甚且不長,然而仍持續推動太陽能,實在是令人佩服。這讓我想起台達電的董事長說過的一句話--『對的事情就要去做,不可因為一時的挫折失敗就放棄』 至今仍讓我深深感動。
2008年全球前25大太陽電池製造商 (數量)
資料來源:PV TECHNOLOGY, PRODUCTION AND COST, 2009 FORECAST: THE ANATOMY OF A SHAKEOUT, GREENTECH MEDIA INC. AND THE PROMETHEUS INSTITUTE, 2009年1月
這裡指的是電池的數量,由此可以看出SHARP還是全世界No.1,注意到的是無錫尚德已經躍升第二了。從上述的數字可以看出幾件事情,生產電池供應端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因此也為何像台灣雖然太陽能不普及,但是台灣的太陽能產業仍蓬勃發展的原因。事實上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排名第四的First Solar,因為在眾多的矽晶圓廠商中,前十大廠商僅有First Solar是唯一的薄膜廠商。
但是最近的新聞看到的是First Solar有可能在2009年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廠商。這個情況頗耐人尋味,事實上在美國發展太陽能,矽晶圓並不見得會占盡優勢,因為美國有很多地方都是熱熱的無人居住沙漠,土地成本很便宜,因此採用較便宜的薄膜發電會是一個利基,加上還有其他的太陽能發電方式也加入戰局,因此雖然美國的歐巴馬有所謂的阿波羅計畫,但是現階段還看不到影子哩。
然而話又說回來了,最近聽到矽晶圓的價格從最高喊到450美元一公斤,如坐雲霄飛車般的聽到有跌破一百美元的流血價,整個多晶矽的供應鏈從賣方市場快速的轉變成買方市場,而太陽能模組亦從4塊美金…3塊美金…一路下滑有聽到跌破兩塊美金的成本價,這樣的情況會不會造成多晶矽擠壓掉薄膜太陽能的成本優勢,後續可以觀察。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對於消費者也不是不好,畢竟東西愈便宜,對消費這愈有利,在良性循環下,產業也就會愈來愈好。
20.5 GWp of Production in 2011 Creating a Total Industry Revenue Pool of U$121bn
資料來源:Michael Kuhn, ImagineSolar, Outlook for Photovoltaics: Market and Technology, 2008年11月
雖說上面這張圖是一個預估值,但是由於其預估的來源應該是看到現階段各廠商競相投入太陽能產業所估算出來的吧!!從上圖可以看出”一窩蜂”的道理了吧!!這讓我想起現在很流行的小折,自己也好想買一部喔!!由於太陽能一下子暴紅,導致很多廠商競相說要投入這產業,等到投入後才發現原來這個產業也早就是紅海產業了,因為簡單的供需原理,供給遠大於需求,所以以前惡性的缺料問題不再,金融風暴一來政府補助方案不明,馬上讓這個產業蒙上了陰影。事實上這張供給量的數字,遠大於需求的數字,因此對於身處太陽能產業的廠商莫不戒慎。
事實上長遠來看,發展太陽能應該算是正向的,至少對於節能減碳有幫助,但是對於身處其中的廠商而言,現階段如何生存下來反而是一大課題。最後附上幾張太陽能應用的照片提供參考:
德國1.3 MWp大型太陽光電發電廠
資料來源:Blitzstrom /Beck Energy, March 2007。
法國Saint Aunes的Leclerc Shopping Mall
資料來源:Photon International, December 200
美國Nevada 14 MWp 太陽光發電系統
資料來源:Photon International, December 2008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