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
作者:卜正民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27日
忝為美術館與博物館的愛好者的我,看完本書以後相當汗顏,汗顏的是,我對於美術作品的鑑賞功力幾乎是「智障」的程度,可是卻還大言不慚地侈談我到美術館之欣賞心得,讀了這本「維梅爾的帽子」後,才驚訝地覺醒,原來一幅圖畫可以告訴人們如此浩瀚的故事背景,而圖畫本身也透露著種種政經人文的密碼,看完這本書以後,我終於了解,原來一幅畫除了藝術以外,更是活生生的歷史,本書作者卜正民藉由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維梅爾的幾幅名畫,從畫中的密碼去探討當時十七世紀的歷史,卜正民用一種截然不同的歷史角度去陳述十七世紀,尤其是當時的歐洲的中國熱潮和大航海時代後期的東西交流。
維梅爾是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最為世人所知的畫作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以善用光線聞名,也是印象派的靈感始祖。他的年代稍晚林布蘭,但兩者的畫作光影有點像,都很會運用黑影來襯托打上光線的主題。他終生寓居於台夫特,而台夫特這個港口正是荷屬東印度公司的會所所在地,這讓他的畫作細節中不經意透露出,台夫特這個港口與遙遠中國的深遠聯繫。
這本書一共鎖定了維梅爾的七幅畫,作者帶著讀者深入畫中,仔細觀察畫作細部從中找出其創作年代、創作地點的跡象,繪畫本身是一個必須破解的謎,畫作內容本身更是一道開啟人們視野的窗,以第一幅畫「台夫特一景」為例,惟梅爾在畫中的運河一角畫了一艘鯡魚船,然而鯡魚應該是產於北極海一帶的寒帶海洋,荷蘭的港口在十七世紀怎麼會有這種船隻呢?於是作家帶領著我們去解密,原來十七世紀的那一百年間,全球氣溫異常寒冷,後人稱當年為「小冰河期」,所以當時在北海甚至於波羅的海孕育著鯡魚生長的低溫,所以當年的荷蘭當然會有這種補魚船隻。
在十七世紀歐洲畫家中,維梅爾是屬於少數會在作品中留白的畫家之一,而留白的概念是源自於中國,於是作者由這些畫中細節,帶領著讀者去解讀與尋找台夫特這個港口與中國之間到底有何連結,當年又沒有傳真機也不會有e-mail,終生住在台夫特的維梅爾既沒去過中國,也不是直接師承中國或東方畫師,為何在其畫作中會有大量的中國畫的技巧,更有趣的是他其他的創作中有著大量的青瓷與其花紋,如果沒有看過這些瓷器與畫作的實物,不可能有辦法憑空想像出來,於是作者卜世民一步步地去探索其中之關鍵原因,很明顯的,絕對是台夫特在當時就出現許多中國貨物,再進一步地藉由這位荷蘭黃金時代最著名的畫家維梅爾的作品,勾勒出十七世紀從荷蘭的觀點,所建構出來的全球貿易的狀況。原來台夫特是大航海時代的要角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所在地。
經由繪畫畫風的欣賞,從中看到當年的生活模式,再由畫中的內容去探索歷史,雖然東印度公司的產生與營運模式在大學的西洋經濟史已經修過,然而這本《維梅爾的帽子》將過去的歷史文字用不同的角度讓歷史的背景故事更為動人,藉由作者對繪畫的導讀去體會一段段的歷史,遠比死啃著教科書要有趣百倍。
卜正民在維梅爾第二幅畫「維梅爾的帽子」一章中,從當時荷蘭時尚流行的海狸皮帽子推究到其原料產地北美洲,講述北美原住民以海狸皮與歐洲人交易,而歐洲人運回歐洲販賣後的獲利竟是用來拓展他們在北美洲的征服,並從貿易通道的尋覓中找到通往中國的道路。
維梅爾第三幅畫「一盤水果」,作者卜正民從畫去導讀,裝乘水果的中國瓷器的故事,從中國瓷器的貿易談起,到荷蘭海上勢力之掘起而取代了西葡二國,成為大航海時代在十七世紀的霸主的經過過程,再透過瓷器這條線索去導讀中國與瓷器有關的文明,如十七世紀明朝萬曆年間的富裕程度,甚至於談到相關中國的飲食文明;而那一個水果盤子上頭畫的是鬱金香,鬱金香並不是中國的花卉,為何當年景德鎮的師父會在瓷器上燒出這圖樣呢,很明顯的,從這個線索就可以知道,當年景德鎮的整個瓷器產業已經有了「全球化」的觀念,已經懂得替外銷的客人量身訂作獨特的產品了;更有趣的是,從這幅畫就可以探索到荷蘭人對鬱金香的喜好,所以才有到了一六二○年時,發生於荷蘭的一次泡沫經濟「鬱金香熱」事漸,人人都種鬱金香,最高級的品種以天價在市場上流動,連球根在冬眠時都可以拿來投機買賣,最後泡沫破滅,重創了當時的經濟。
這本書的基本骨幹就是十七世紀,17世紀前後時歐洲產生了巨大變化,包含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科學革命等。這些變化衝擊一般人民的世界觀與思想體系,使得一般人民產生巨大的信仰危機和心靈空洞。這使得表面上17世紀看起來是歐洲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之時代,但隱藏著相當的失落感。尤其是宗教的神聖性喪失的確是一個近代西方最重大的典範轉移。對一個西方人而言,一生從出生受洗到死亡葬禮都與宗教相繫,瞬間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假的,這種信心危機不是我們這種非西方人、非該時代人所能理解的,如哥白尼的地球的圓的、達爾文的物競天擇等,再再讓宗教的一元性一再地被瓦解,就在這巨大的失落感當下,遙遠又神秘的東方中國卻成為部份歐洲人希望之寄託,藉由航線的發現與科技之進步,敢冒險的部份歐洲人從中國帶回一批又一批精美的炫耀的商品,直接觸動了人類史上第一次全球性的流動,對身處於十七世紀歐洲人來說,不論是人的流動、物的貿易與從東方見習之一切典範,除了重新界定他們的世界觀以外,更開拓了歐洲人的視野,也找到自身除了宗教以外的另一個追尋的目標,而這種追尋卻正面積極地厚實了歐洲的國力。
《維梅爾的帽子》藉由畫作上的歷史密碼,探究更為核心的問題,就是歐洲人們結束十六世紀的宗教文化衝撞後,如何建立其文明的自信心?而這轉變的影響又有多深遠?講得更白一點,《維梅爾的帽子》讓人感受到的第一個衝擊便是,全球化當然不是一蹴可幾,十七世紀已經是個全球化的年代了!而當年處於世界文明領導地位的中國,少數有識之士(書中提到中國第一位科技百科全書的作家宋應星)只能遙望著被封鎖的海岸線大嘆「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當畫著鬱金香的中國瓷器盤子在荷蘭尋常家庭的餐桌上,帶來那位荷蘭主人的美好樂趣的當下,那股愉悅感不經意地觸動了整個歐洲的對外流通的野心與文明,然而,同一時期中國的一位古董收藏家(李日華)只能站在家鄉嘉興的碼頭往海的方向看去,在他的眼中,這個海岸線除了看到飽受海盜倭寇的侵擾以外,還看到什麼?海外的更廣大的世界是威脅的來源?還是美好的未來?在中國紫禁城的皇帝與百官眼裡,那片海又代表著什麼?對歐洲人來說,冒再大的危險和成本都要要去把中國貨弄到手。
曾幾何時,身處於台灣的我,面對當年的這個大時代的問題,我的祖先已經告訴我答案,他們對於大海的世界充滿著渴望,於是他們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然而,十七世紀站在物資文明最高點的明朝萬曆年代的中國,幾百年過去了,卻只能站穩物資文明的最底層—山寨文明。中國貨從歐洲人的最愛一路跌停到以低價取勝的山寨品,幾百年以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被有立場的中國史學家詆毀的明朝中後葉時期,從嘉靖到萬曆的這一百年,為什麼我們的史書與實際的狀況會有如此大的差距?明明就是中國資本主義最發達的萬曆年代,為何被後代的史學家形容成中國文明的最黑暗期?而中國資本主義與工匠技術已經開始退步的康熙到雍正年代,卻被中國的史書宣傳成大有為的英明盛世?
我的答案是,在中國歷史上,中央政府管制的越少,其文明就越發達,中央政府對外的武力野心越低,其民間富庶的程度就越高,以明朝萬曆年代為例,萬曆是位懶得打理朝政的皇帝,甚至於連官員出缺都懶得遞補,所以在當時,全中國的官吏空缺高達六七成,少了那種只會背八股文考試的大量官吏,社會當然就會恢復生機,當然,以歷代到現代的中國,沒有一個當權者願意承認那種客觀事實,所以,萬曆被貶為昏君,雍正被褒為明主,把歷史扭曲成「皇權與武力」的歷史定義,難怪中國在十八世紀會被歐洲逆轉,整個中國成為滋養歐洲近代文明的肥料。
維梅爾第四幅畫「地理學家」,藉由地圖海圖與地球儀的製作,和畫中地球儀所標示的東方地圖,一步一步地講述著首批歐洲人與中國在十六世紀的接觸經過。本章以擱淺在澳門近海的吉亞號為主線,讓讀者驚異於當時人口流通的境況,船上不單單有歐洲人,還有非洲人、日本人、馬尼拉人,倖存者被一路輾轉遞解到明朝高層官員處,作者卜正民藉此檢視當時明代官僚對於外國人及外國文化與中國碰撞的態度。
第五幅畫「抽煙學校」畫著一位抽煙的中國人,維梅爾並沒有認識或見過中國人,而中國的繪畫的保守風格也不太可能畫出抽煙這種「享樂派」的休閒活動,所以,可以想像,在荷蘭當時必定有大量的煙草商人來往於兩國之間,而維梅爾可能藉由與這些商賈水手的交談而瞭解到中國的抽煙文明;作者從中國的抽煙文化與煙草貿易,引經據典地擴大到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網路的形成,讓讀者清楚地認識在資本主義如何在封建社會中尖銳地深根的過程,這不是大時代的偶然,中國在短短不到百年成為全球吸煙最大國應該是歷史的必然吧!十七世紀,中國人是一群苦悶但相對富裕的民族,煙草乃至於後來的鴉片自然就成為社會的情緒寄託與發洩出口了。
到了乾隆年間,中國吸煙的文化更是近乎極致,抽煙對當時中國的文人雅士而言,已經是深深根植在帝制中國的人文規範中,用來標示社會地位的高下,抽煙成為上流社會人士的消遣,作者卜正民還引用了許多當年中國許多有關歌頌抽煙行為與文明的作品;從一幅有關抽煙的畫作,可以旁徵博引至眾多相關的領域,不得不佩服作者知識之淵博,更是懾服於作者對待歷史的歷史高度。
有別於傳統中國史書中,大多以「人」為編撰主體,過去我們讀到的大多是研究人的權力傾軋、戰爭版圖變化與政治人物的言行,慢慢地,從這本書的閱讀,應該要一反昔日那種以人為本體的史觀,轉成從以「物」為本體的史觀,不單單只看哪個皇帝或大臣的鬥爭與上台下台,也不必只看哪個王朝擴張了哪個版圖,或許我是學經濟的,我喜歡這種還原歷史情境的說法,歷史應該要從當時人們的生活點滴去著手,如瓷器、茶葉、服裝…甚至貨幣的交流、水文地理氣候的異常、農業的興衰等議題,因為那才是真正的生活,歷史應該是「生活與文明」的記載吧!
其它章節我就不再多做贅述,留待讀者自行去挖掘一齣齣隱藏在藝術當中的歷史推理劇,從畫帶出來的文字,綿延不絕的文字想像空間甚至大過了所引用的畫本身,閱讀的同時,栩栩如生的畫面都在腦中浮現,令人回味無窮,很少有一本攸關歷史的書可以具有豐富層次感的畫面吧!
我相當喜歡這本書呈現的許多觀點,尤其是作者所提到的:「歷史上的種種貿易物其實都與千里之外的國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作者用繪畫中的一筆一劃、一景一物與人文生活中推理出客觀角度的史實,本書也讓我對明代後葉的歷史產生了不同於昔日教科書所給我的刻板印象,看完本書後,我很期待下一本有關明朝後葉巨著「金瓶梅」的閱讀。
評:五顆星。
引申閱讀
沒有神的所在:私房閱讀《金瓶梅》
萬曆十五年
六月下旬要看的書
1.明朝那些事兒6
2.資本主義的代價(尚未出版)
3.明朝那些事兒大結局
4.糧食戰爭
5.日本搭個便車
6.傷心咖啡廳之歌
7.綿羊偵探團
8.燦爛千陽
9.惡魔前來吹笛
10.巴提斯塔的榮工
11.昨日世界
七月上旬要看的書
1.沒有神的所在
2.手機
3.蘇西的世界
4.回憶撲克牌
5.空中庭園
6.球型季節
7.怪物們的晚宴
.....
作者:卜正民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27日
忝為美術館與博物館的愛好者的我,看完本書以後相當汗顏,汗顏的是,我對於美術作品的鑑賞功力幾乎是「智障」的程度,可是卻還大言不慚地侈談我到美術館之欣賞心得,讀了這本「維梅爾的帽子」後,才驚訝地覺醒,原來一幅圖畫可以告訴人們如此浩瀚的故事背景,而圖畫本身也透露著種種政經人文的密碼,看完這本書以後,我終於了解,原來一幅畫除了藝術以外,更是活生生的歷史,本書作者卜正民藉由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維梅爾的幾幅名畫,從畫中的密碼去探討當時十七世紀的歷史,卜正民用一種截然不同的歷史角度去陳述十七世紀,尤其是當時的歐洲的中國熱潮和大航海時代後期的東西交流。
維梅爾是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最為世人所知的畫作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以善用光線聞名,也是印象派的靈感始祖。他的年代稍晚林布蘭,但兩者的畫作光影有點像,都很會運用黑影來襯托打上光線的主題。他終生寓居於台夫特,而台夫特這個港口正是荷屬東印度公司的會所所在地,這讓他的畫作細節中不經意透露出,台夫特這個港口與遙遠中國的深遠聯繫。
這本書一共鎖定了維梅爾的七幅畫,作者帶著讀者深入畫中,仔細觀察畫作細部從中找出其創作年代、創作地點的跡象,繪畫本身是一個必須破解的謎,畫作內容本身更是一道開啟人們視野的窗,以第一幅畫「台夫特一景」為例,惟梅爾在畫中的運河一角畫了一艘鯡魚船,然而鯡魚應該是產於北極海一帶的寒帶海洋,荷蘭的港口在十七世紀怎麼會有這種船隻呢?於是作家帶領著我們去解密,原來十七世紀的那一百年間,全球氣溫異常寒冷,後人稱當年為「小冰河期」,所以當時在北海甚至於波羅的海孕育著鯡魚生長的低溫,所以當年的荷蘭當然會有這種補魚船隻。
在十七世紀歐洲畫家中,維梅爾是屬於少數會在作品中留白的畫家之一,而留白的概念是源自於中國,於是作者由這些畫中細節,帶領著讀者去解讀與尋找台夫特這個港口與中國之間到底有何連結,當年又沒有傳真機也不會有e-mail,終生住在台夫特的維梅爾既沒去過中國,也不是直接師承中國或東方畫師,為何在其畫作中會有大量的中國畫的技巧,更有趣的是他其他的創作中有著大量的青瓷與其花紋,如果沒有看過這些瓷器與畫作的實物,不可能有辦法憑空想像出來,於是作者卜世民一步步地去探索其中之關鍵原因,很明顯的,絕對是台夫特在當時就出現許多中國貨物,再進一步地藉由這位荷蘭黃金時代最著名的畫家維梅爾的作品,勾勒出十七世紀從荷蘭的觀點,所建構出來的全球貿易的狀況。原來台夫特是大航海時代的要角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所在地。
經由繪畫畫風的欣賞,從中看到當年的生活模式,再由畫中的內容去探索歷史,雖然東印度公司的產生與營運模式在大學的西洋經濟史已經修過,然而這本《維梅爾的帽子》將過去的歷史文字用不同的角度讓歷史的背景故事更為動人,藉由作者對繪畫的導讀去體會一段段的歷史,遠比死啃著教科書要有趣百倍。
卜正民在維梅爾第二幅畫「維梅爾的帽子」一章中,從當時荷蘭時尚流行的海狸皮帽子推究到其原料產地北美洲,講述北美原住民以海狸皮與歐洲人交易,而歐洲人運回歐洲販賣後的獲利竟是用來拓展他們在北美洲的征服,並從貿易通道的尋覓中找到通往中國的道路。
維梅爾第三幅畫「一盤水果」,作者卜正民從畫去導讀,裝乘水果的中國瓷器的故事,從中國瓷器的貿易談起,到荷蘭海上勢力之掘起而取代了西葡二國,成為大航海時代在十七世紀的霸主的經過過程,再透過瓷器這條線索去導讀中國與瓷器有關的文明,如十七世紀明朝萬曆年間的富裕程度,甚至於談到相關中國的飲食文明;而那一個水果盤子上頭畫的是鬱金香,鬱金香並不是中國的花卉,為何當年景德鎮的師父會在瓷器上燒出這圖樣呢,很明顯的,從這個線索就可以知道,當年景德鎮的整個瓷器產業已經有了「全球化」的觀念,已經懂得替外銷的客人量身訂作獨特的產品了;更有趣的是,從這幅畫就可以探索到荷蘭人對鬱金香的喜好,所以才有到了一六二○年時,發生於荷蘭的一次泡沫經濟「鬱金香熱」事漸,人人都種鬱金香,最高級的品種以天價在市場上流動,連球根在冬眠時都可以拿來投機買賣,最後泡沫破滅,重創了當時的經濟。
這本書的基本骨幹就是十七世紀,17世紀前後時歐洲產生了巨大變化,包含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科學革命等。這些變化衝擊一般人民的世界觀與思想體系,使得一般人民產生巨大的信仰危機和心靈空洞。這使得表面上17世紀看起來是歐洲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之時代,但隱藏著相當的失落感。尤其是宗教的神聖性喪失的確是一個近代西方最重大的典範轉移。對一個西方人而言,一生從出生受洗到死亡葬禮都與宗教相繫,瞬間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假的,這種信心危機不是我們這種非西方人、非該時代人所能理解的,如哥白尼的地球的圓的、達爾文的物競天擇等,再再讓宗教的一元性一再地被瓦解,就在這巨大的失落感當下,遙遠又神秘的東方中國卻成為部份歐洲人希望之寄託,藉由航線的發現與科技之進步,敢冒險的部份歐洲人從中國帶回一批又一批精美的炫耀的商品,直接觸動了人類史上第一次全球性的流動,對身處於十七世紀歐洲人來說,不論是人的流動、物的貿易與從東方見習之一切典範,除了重新界定他們的世界觀以外,更開拓了歐洲人的視野,也找到自身除了宗教以外的另一個追尋的目標,而這種追尋卻正面積極地厚實了歐洲的國力。
《維梅爾的帽子》藉由畫作上的歷史密碼,探究更為核心的問題,就是歐洲人們結束十六世紀的宗教文化衝撞後,如何建立其文明的自信心?而這轉變的影響又有多深遠?講得更白一點,《維梅爾的帽子》讓人感受到的第一個衝擊便是,全球化當然不是一蹴可幾,十七世紀已經是個全球化的年代了!而當年處於世界文明領導地位的中國,少數有識之士(書中提到中國第一位科技百科全書的作家宋應星)只能遙望著被封鎖的海岸線大嘆「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當畫著鬱金香的中國瓷器盤子在荷蘭尋常家庭的餐桌上,帶來那位荷蘭主人的美好樂趣的當下,那股愉悅感不經意地觸動了整個歐洲的對外流通的野心與文明,然而,同一時期中國的一位古董收藏家(李日華)只能站在家鄉嘉興的碼頭往海的方向看去,在他的眼中,這個海岸線除了看到飽受海盜倭寇的侵擾以外,還看到什麼?海外的更廣大的世界是威脅的來源?還是美好的未來?在中國紫禁城的皇帝與百官眼裡,那片海又代表著什麼?對歐洲人來說,冒再大的危險和成本都要要去把中國貨弄到手。
曾幾何時,身處於台灣的我,面對當年的這個大時代的問題,我的祖先已經告訴我答案,他們對於大海的世界充滿著渴望,於是他們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然而,十七世紀站在物資文明最高點的明朝萬曆年代的中國,幾百年過去了,卻只能站穩物資文明的最底層—山寨文明。中國貨從歐洲人的最愛一路跌停到以低價取勝的山寨品,幾百年以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被有立場的中國史學家詆毀的明朝中後葉時期,從嘉靖到萬曆的這一百年,為什麼我們的史書與實際的狀況會有如此大的差距?明明就是中國資本主義最發達的萬曆年代,為何被後代的史學家形容成中國文明的最黑暗期?而中國資本主義與工匠技術已經開始退步的康熙到雍正年代,卻被中國的史書宣傳成大有為的英明盛世?
我的答案是,在中國歷史上,中央政府管制的越少,其文明就越發達,中央政府對外的武力野心越低,其民間富庶的程度就越高,以明朝萬曆年代為例,萬曆是位懶得打理朝政的皇帝,甚至於連官員出缺都懶得遞補,所以在當時,全中國的官吏空缺高達六七成,少了那種只會背八股文考試的大量官吏,社會當然就會恢復生機,當然,以歷代到現代的中國,沒有一個當權者願意承認那種客觀事實,所以,萬曆被貶為昏君,雍正被褒為明主,把歷史扭曲成「皇權與武力」的歷史定義,難怪中國在十八世紀會被歐洲逆轉,整個中國成為滋養歐洲近代文明的肥料。
維梅爾第四幅畫「地理學家」,藉由地圖海圖與地球儀的製作,和畫中地球儀所標示的東方地圖,一步一步地講述著首批歐洲人與中國在十六世紀的接觸經過。本章以擱淺在澳門近海的吉亞號為主線,讓讀者驚異於當時人口流通的境況,船上不單單有歐洲人,還有非洲人、日本人、馬尼拉人,倖存者被一路輾轉遞解到明朝高層官員處,作者卜正民藉此檢視當時明代官僚對於外國人及外國文化與中國碰撞的態度。
第五幅畫「抽煙學校」畫著一位抽煙的中國人,維梅爾並沒有認識或見過中國人,而中國的繪畫的保守風格也不太可能畫出抽煙這種「享樂派」的休閒活動,所以,可以想像,在荷蘭當時必定有大量的煙草商人來往於兩國之間,而維梅爾可能藉由與這些商賈水手的交談而瞭解到中國的抽煙文明;作者從中國的抽煙文化與煙草貿易,引經據典地擴大到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網路的形成,讓讀者清楚地認識在資本主義如何在封建社會中尖銳地深根的過程,這不是大時代的偶然,中國在短短不到百年成為全球吸煙最大國應該是歷史的必然吧!十七世紀,中國人是一群苦悶但相對富裕的民族,煙草乃至於後來的鴉片自然就成為社會的情緒寄託與發洩出口了。
到了乾隆年間,中國吸煙的文化更是近乎極致,抽煙對當時中國的文人雅士而言,已經是深深根植在帝制中國的人文規範中,用來標示社會地位的高下,抽煙成為上流社會人士的消遣,作者卜正民還引用了許多當年中國許多有關歌頌抽煙行為與文明的作品;從一幅有關抽煙的畫作,可以旁徵博引至眾多相關的領域,不得不佩服作者知識之淵博,更是懾服於作者對待歷史的歷史高度。
有別於傳統中國史書中,大多以「人」為編撰主體,過去我們讀到的大多是研究人的權力傾軋、戰爭版圖變化與政治人物的言行,慢慢地,從這本書的閱讀,應該要一反昔日那種以人為本體的史觀,轉成從以「物」為本體的史觀,不單單只看哪個皇帝或大臣的鬥爭與上台下台,也不必只看哪個王朝擴張了哪個版圖,或許我是學經濟的,我喜歡這種還原歷史情境的說法,歷史應該要從當時人們的生活點滴去著手,如瓷器、茶葉、服裝…甚至貨幣的交流、水文地理氣候的異常、農業的興衰等議題,因為那才是真正的生活,歷史應該是「生活與文明」的記載吧!
其它章節我就不再多做贅述,留待讀者自行去挖掘一齣齣隱藏在藝術當中的歷史推理劇,從畫帶出來的文字,綿延不絕的文字想像空間甚至大過了所引用的畫本身,閱讀的同時,栩栩如生的畫面都在腦中浮現,令人回味無窮,很少有一本攸關歷史的書可以具有豐富層次感的畫面吧!
我相當喜歡這本書呈現的許多觀點,尤其是作者所提到的:「歷史上的種種貿易物其實都與千里之外的國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作者用繪畫中的一筆一劃、一景一物與人文生活中推理出客觀角度的史實,本書也讓我對明代後葉的歷史產生了不同於昔日教科書所給我的刻板印象,看完本書後,我很期待下一本有關明朝後葉巨著「金瓶梅」的閱讀。
評:五顆星。
引申閱讀
沒有神的所在:私房閱讀《金瓶梅》
萬曆十五年
六月下旬要看的書
1.明朝那些事兒6
2.資本主義的代價(尚未出版)
3.明朝那些事兒大結局
4.糧食戰爭
5.日本搭個便車
6.傷心咖啡廳之歌
7.綿羊偵探團
8.燦爛千陽
9.惡魔前來吹笛
10.巴提斯塔的榮工
11.昨日世界
七月上旬要看的書
1.沒有神的所在
2.手機
3.蘇西的世界
4.回憶撲克牌
5.空中庭園
6.球型季節
7.怪物們的晚宴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