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blog所有書籍連結皆含有博客來網路書店的「AP策略聯盟」連結,凡網友透過本部落格連結到博客來網站購書,我將獲得購書金額4%的回饋金。
末世之城- In the country of the last things
作者:保羅奧斯特
這是一個有關「消逝」與「遺忘」的城市,裡面的事物不斷地消逝,人們不斷地失去其美好的生活,擁有的一切也一點一滴的流失,不枉是當代最會說故事的作家,連這種哀傷的末日光景都可以說得讓人不停地想要閱讀下去。這次他用女性當第一人稱,主角安娜為了找尋失蹤的哥哥,搭上一艘船,來到一個與外界阻隔的絕望世界,來到一座瀕臨人類末日的悲慘城市。
本書好看的地方有二,一是對人類末日的敘景,二是一個個在絕望中掙扎的故事。 特別是保羅奧斯特用文筆與想像力所建構的末世之城:
「有些人好瘦,瘦到有時候會被風颳跑。這城市的風強勁兇猛,總是從河上吹來,常可見到瘦骨嶙峋的人三兩成群,用繩索和鍊條將彼此的身體捆綁連結起來並排前進,以便對抗狂風,穩定步伐。」單單這段街景就足以讓讀者震撼。
「人一個個死了,嬰兒拒絕誕生。」
「沒有一棟房屋空著沒人住,房仲業卻照樣大做生意,每天在報上刊登啟事,廣告空頭公寓,好吸引客戶上門詐取仲介費用,偏偏就是有人甘願為這種空虛不實的承諾投下最後一分錢。」這段文字讓我想到了不斷在金融市場被壓榨的小散戶。
「當希望皆已消失,當你發覺自己甚至對希望的可能性都不再抱持著希望時,你往往會用白日夢、孩子氣的念頭和故事來填補空虛,讓自己還能撐下下。」對照現實而言,別說世界末日,即便是成長不再的環境,都有這種胡亂作夢的傾向。
作者在書中創造了一個「跑死族」:在街上竭力快速奔跑,兩條手臂猛烈擺動,擊打著空氣,使盡吃奶的力氣大聲吼叫,跑到筋疲力竭倒地不起,想盡快找死,重點在於狠狠地逼迫自己,讓自己的心臟吃不消,然而無人具備孤獨奔跑到死的勇氣,大夥一起跑的話,團隊中每一份子都受到其他隊員帶動,得到吼聲的鼓舞,從而陷入一種狂熱狀態,反諷之處就在此,你為了讓自己跑步跑到死,首先得接受訓練,成為優秀的跑者,不然就沒有力量把自己逼到盡頭。
跑死族不禁讓人想到那些在金融市場交易成癮的短線當沖客,一如跑死族,非得讓進出成本把自己本金榨乾否則不罷休。
本書還提到了另外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暗殺聯誼會」,一個人如果想死卻又畏懼自我了斷,可以支付相對便宜的費用給聯誼會,聯誼會便隨即為客戶指定一名殺手,但是客戶不會被告知相關的暗殺安排,有關的暗殺日期、死亡地點、暗殺手法和殺手身份都徹底保密。
人絕望到必須付錢給別人來替自己解脫,不過,這種行為似乎也存在現實社會中,那些所謂的顧問,所謂的專家,在某種程度的比喻上也稱得上是變型的「暗殺聯誼會」。
在這個末世之城前一分鐘猶然真確的事物,下一分鐘就變的虛假的。安娜在尋找兄長的過程,從拯救了老婦的命開始,安娜便陷入獲得與失落的循環,她失去了類似母愛的伊莎貝,又失去了格外珍貴的胎兒,失去了相依為命的愛情,不過,卻沒有看到她對未來失去希望,在這樣一個絕望的國度與破脆的人生和不斷失落的世界,安娜懂得保握僅存的事物,一如本書的書名「In the country of the last things」,當這世界走到盡頭的時候,還能剩下什麼東西?
「苦澀的自覺」這五個字是我閱讀後的感想,本書相當相當的灰暗,如果你沒有像我有著能清楚區隔黑暗思考與黑暗心靈的能力,讀完本書可能會陷入沮喪,話雖如此,作者真的用文字描繪出末世中那種不斷隕落無法救贖的灰色大地呢。所幸,故事的結局用一種開放似的寫法讓讀者在這個破脆的世界當中,想像著黑暗裂痕中的微小光明出口。
讀完本書後,我認為保羅奧斯特所要講的the last things,我想應該是「 Love 」吧!
評:五顆星。
P.S. 本來打算要閱讀保羅奧斯特的紐約三部曲,只是看了前面四五十頁實在是看不下去,臨時在今天中午換了這本書,....當然我也知道,寫這種文章根本就不會有人想要看,一部部作品的閱讀品嘗與學習過程中,真正獲益的自己,否則即便是財經文章,在今天網路搜尋如此方便的時空,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一堆財經理論與實務的東西與素材,唯有在財經文章與書籍當中不斷地注入想像力與靈魂,甚至於練就出財經內容的敘景能力,讓閱讀財經文章都可以產生想像的畫面....這才是未來財經文章與創作領域的主流,否則若只靠越來越困難的媒體曝光,或寫一些隨便上網都找得到的老生常談,別說未來,連2010年都無法跨越呢
即日起至各大書房與網路書店皆可購買黃國華新書《我願意為你解盤?!》!
<我願意為你解盤
接下來正在閱讀有
該他們付帳了吧 遠流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 左岸文化
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聯經文化
超級蘋果經濟學 時報
3300萬人的聊天室 遠流
我心中尚未崩潰的部份 麥田
希望之國 大田
發現小京都
豐臣公主 皇冠
日本創意萌經濟 商周
紙牌的秘密 智庫出版
失落的一角 玉山社
一個投機者告白之金錢遊戲
黑格記事簿 獨步
交易員的靈魂 聚財
末世之城- In the country of the last things
作者:保羅奧斯特
這是一個有關「消逝」與「遺忘」的城市,裡面的事物不斷地消逝,人們不斷地失去其美好的生活,擁有的一切也一點一滴的流失,不枉是當代最會說故事的作家,連這種哀傷的末日光景都可以說得讓人不停地想要閱讀下去。這次他用女性當第一人稱,主角安娜為了找尋失蹤的哥哥,搭上一艘船,來到一個與外界阻隔的絕望世界,來到一座瀕臨人類末日的悲慘城市。
本書好看的地方有二,一是對人類末日的敘景,二是一個個在絕望中掙扎的故事。 特別是保羅奧斯特用文筆與想像力所建構的末世之城:
「有些人好瘦,瘦到有時候會被風颳跑。這城市的風強勁兇猛,總是從河上吹來,常可見到瘦骨嶙峋的人三兩成群,用繩索和鍊條將彼此的身體捆綁連結起來並排前進,以便對抗狂風,穩定步伐。」單單這段街景就足以讓讀者震撼。
「人一個個死了,嬰兒拒絕誕生。」
「沒有一棟房屋空著沒人住,房仲業卻照樣大做生意,每天在報上刊登啟事,廣告空頭公寓,好吸引客戶上門詐取仲介費用,偏偏就是有人甘願為這種空虛不實的承諾投下最後一分錢。」這段文字讓我想到了不斷在金融市場被壓榨的小散戶。
「當希望皆已消失,當你發覺自己甚至對希望的可能性都不再抱持著希望時,你往往會用白日夢、孩子氣的念頭和故事來填補空虛,讓自己還能撐下下。」對照現實而言,別說世界末日,即便是成長不再的環境,都有這種胡亂作夢的傾向。
作者在書中創造了一個「跑死族」:在街上竭力快速奔跑,兩條手臂猛烈擺動,擊打著空氣,使盡吃奶的力氣大聲吼叫,跑到筋疲力竭倒地不起,想盡快找死,重點在於狠狠地逼迫自己,讓自己的心臟吃不消,然而無人具備孤獨奔跑到死的勇氣,大夥一起跑的話,團隊中每一份子都受到其他隊員帶動,得到吼聲的鼓舞,從而陷入一種狂熱狀態,反諷之處就在此,你為了讓自己跑步跑到死,首先得接受訓練,成為優秀的跑者,不然就沒有力量把自己逼到盡頭。
跑死族不禁讓人想到那些在金融市場交易成癮的短線當沖客,一如跑死族,非得讓進出成本把自己本金榨乾否則不罷休。
本書還提到了另外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暗殺聯誼會」,一個人如果想死卻又畏懼自我了斷,可以支付相對便宜的費用給聯誼會,聯誼會便隨即為客戶指定一名殺手,但是客戶不會被告知相關的暗殺安排,有關的暗殺日期、死亡地點、暗殺手法和殺手身份都徹底保密。
人絕望到必須付錢給別人來替自己解脫,不過,這種行為似乎也存在現實社會中,那些所謂的顧問,所謂的專家,在某種程度的比喻上也稱得上是變型的「暗殺聯誼會」。
在這個末世之城前一分鐘猶然真確的事物,下一分鐘就變的虛假的。安娜在尋找兄長的過程,從拯救了老婦的命開始,安娜便陷入獲得與失落的循環,她失去了類似母愛的伊莎貝,又失去了格外珍貴的胎兒,失去了相依為命的愛情,不過,卻沒有看到她對未來失去希望,在這樣一個絕望的國度與破脆的人生和不斷失落的世界,安娜懂得保握僅存的事物,一如本書的書名「In the country of the last things」,當這世界走到盡頭的時候,還能剩下什麼東西?
「苦澀的自覺」這五個字是我閱讀後的感想,本書相當相當的灰暗,如果你沒有像我有著能清楚區隔黑暗思考與黑暗心靈的能力,讀完本書可能會陷入沮喪,話雖如此,作者真的用文字描繪出末世中那種不斷隕落無法救贖的灰色大地呢。所幸,故事的結局用一種開放似的寫法讓讀者在這個破脆的世界當中,想像著黑暗裂痕中的微小光明出口。
讀完本書後,我認為保羅奧斯特所要講的the last things,我想應該是「 Love 」吧!
評:五顆星。
P.S. 本來打算要閱讀保羅奧斯特的紐約三部曲,只是看了前面四五十頁實在是看不下去,臨時在今天中午換了這本書,....當然我也知道,寫這種文章根本就不會有人想要看,一部部作品的閱讀品嘗與學習過程中,真正獲益的自己,否則即便是財經文章,在今天網路搜尋如此方便的時空,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一堆財經理論與實務的東西與素材,唯有在財經文章與書籍當中不斷地注入想像力與靈魂,甚至於練就出財經內容的敘景能力,讓閱讀財經文章都可以產生想像的畫面....這才是未來財經文章與創作領域的主流,否則若只靠越來越困難的媒體曝光,或寫一些隨便上網都找得到的老生常談,別說未來,連2010年都無法跨越呢
即日起至各大書房與網路書店皆可購買黃國華新書《我願意為你解盤?!》!
<我願意為你解盤
接下來正在閱讀有
該他們付帳了吧 遠流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 左岸文化
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聯經文化
超級蘋果經濟學 時報
3300萬人的聊天室 遠流
我心中尚未崩潰的部份 麥田
希望之國 大田
發現小京都
豐臣公主 皇冠
日本創意萌經濟 商周
紙牌的秘密 智庫出版
失落的一角 玉山社
一個投機者告白之金錢遊戲
黑格記事簿 獨步
交易員的靈魂 聚財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