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女兒(The Memory Keeper’s Daughter) 金.愛德華茲

        不存在的女兒

        購買不存在的女兒


        書中的主角大衛是位醫生,在一個大風雪的夜晚,大衛親自替老婆接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女。原本該是一個幸福家庭的故事,然而,故事的轉折便從此有了截然不同的發展。因為,先誕生的兒子是個健康寶寶,但是遲了幾分鐘才誕生的女兒菲比則是位唐氏症患者。大衛為了避免將來太太與兒子所可能蒙受的苦難,於是決定請護士卡洛琳將剛誕生的菲比送去教養院,更向妻子謊稱女兒已經夭折,然而護士卡洛琳卻選擇遠走他鄉獨立的把菲比扶養長大,再也沒有與大衛一家人連絡。


        於是這些謊言與秘密卻成為這個家揮之不去的原罪,大衛因為自己家族有唐氏症妹妹而深受其痛才做出把遺棄女兒的決定,然而背負著一輩子的自責,為了嚴守秘密卻也把心都關了起來;我認為任何人都無權替別人做出人生的重大決定,即便是父母親,大衛基於自我家族經驗而決定犯這個良心罪,但是,這就一定會最好的選擇嗎?我看到許多家庭的父母擅自地把未成年小孩送到外國去讀書,而剝奪了小孩對父母依賴的舐犢之愛,這些家長只把小孩當成是「學歷與名片抬頭」的製造機,或者把父母人生的某些缺陷,硬要小孩犧牲家庭的溫暖而去成就老爸老媽那種「留學生」或「綠卡」的虛容。

        諾拉走不出喪女的陰影,當然走不出,所謂母女連心,既然女兒秘密地活了下來,身為媽媽當然無法順利放下,放不下就走不出陰影,而這陰影和丈夫的謊言秘密卻一刀刀地毀損著這個原來幸福的家,這個家的破碎並不在於「Lost」,而是在於「封閉」與「謊言」,連兒子保羅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被這位「不存在的妹妹」的巨大陰影而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認為這本書對於尚位為人父母的讀者而言,或許會覺得情節單調,或過於灰暗悲傷,但是,身為父親的我,這本書卻不斷地直指內心的痛,書中單調的劇情或枯燥的生活對話卻營造出,套句梁靜茹的歌名來形容:「會呼吸的痛!」書中的大衛一直到死都不敢面對並掀開這些痛

        呼吸是最稀鬆平常的事,若連呼吸都會痛,那種痛早就超脫文字或歌詞可以量化,不同人生閱歷下的感受確實不一樣。

         最後,卻是善良的唐氏症女兒(或妹妹)菲比讓他們通通獲得心靈的赦免,生命中破裂的片斷逐漸拼湊完整。於是我再一次地從西洋文學中學到了兩個創作主軸:一是「失去與救贖」的過程,二是悲劇與喜劇的交錯定義,「在喜劇中,主角總是想盡辦法進去有形或無形的樂土;但在悲劇中,他卻努力想要或被迫地逃出來。」

         評:五顆星



p.s.閱讀是件很愉悅的事,我嘗試的將未來看的書與過去曾經看的書盡可能的寫下讀後的想法,書評稱不上,導讀更是托大,依然用老名:耕讀所獲吧,淌洋在書海本來就是財務自由後的理想生活之一,為何前幾年把讀書這件志業弄丟了呢,一千篇耕讀筆記,不過佔自己藏書中的十分之一不到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