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進入埋首小說的寫作到了今天,已經整整第五十天(從08年3月14日簽約,3月15日開始動第一筆寫第一字,到今天08年5月3日),一共寫了十六萬九多字了,首部曲內線國度十五萬八千多字,二部曲迷霧金控也寫了二萬字;將整個人埋在書堆的爬格日子,真得不是人過的。這陣子的唯二娛樂僅剩下按摩與神遊。沒辦法,平均每天打上三千字的日子,手指、手臂、脖子與頸肩不疲勞是騙人的,只好每週一次去內湖的愛盲報到去。至於神遊,夏天的二到三次旅遊已經成為浮沉於爬格之無窮盡苦海中的唯一漂木,不斷地鼓勵自己再苦撐另外五十天,五十幾天後交稿了,就可以去神遊中的薄荷島、神戶、山陰出雲大社、白骨溫泉…..等等快樂的地方了。
一如上班族之於假期,渡假對我而言,似乎愈來愈重要。
按摩的師父幫我腳底按摩,除了腳丫子的大姆指下緣以外,幾乎都沒有疼痛可言,只不過大姆指下環與中間關節處卻讓我疼得哇哇大叫(別以為中年男人就不會叫!),半盲的師父告訴我:
「黃先生!你飲食正常、生活規律、睡眠品質良好、沒有往來奔波、不喝酒不抽煙、心情維持地相當平靜,只是你用腦用得過度。」從腳底按摩就可窺得一個人的大概的狀況,他說很少碰到這樣的狀況,許多用腦過度的工程師與老闆們難免有其他的問題,只是沒看過像我這麼極端的客人。
原本我打算在六月底一次寫出全部故事約二十多萬字後才一起交稿,不過,二十多萬字的小說可能會高達五百多頁,太厚也太難被讀者攜帶,所以將整個故事拆成兩本,並計劃將整個故事延續到2009年,一共寫五本,當然,如果前兩本不暢銷的話,後面三本恐怕就得從長計議了,畢竟出版社可不是慈善事業,更何況,一年多以來,也只有聚財資訊這家出版社願意幫我出版,而聚財幫我出的兩本書的過程,都是從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之下創下讓人跌破眼鏡的佳績,因為,
沒有作家願意去嘗試巨大改變,更沒有出版社願意讓作家去做改變。
不改變、就不好玩!
松本清張是我相當喜愛的東洋社會派推理大師,他的創作巔峰的那幾年,平均一個月交出九百頁的標準稿紙,標準稿紙有四百格,每寫一頁小說大約是兩百九十到三百字,換算下來,他一個月可以創作達27萬多字,天啊,我三個半月創作前兩本小說也不過25萬字;此外,村上春樹的產量,平均一年1.5本書,史帝芬金創作的小說,一本比一本精采一本比一本厚重,他平均一年創作一百萬字,寫哈利波特的羅琳,從1999年開始寫第一集到2007年夏天寫完第七本,不到七年的時間,她寫了七本厚重的小說,將近三百萬字的創作。
松本清張說道:「我年輕時沒有受過文學的訓練,所以和同年代的作家相比,我晚了二十年,想寫的東西很多,可是能不能多活個二十年卻是未知數,所以只好趁能寫時多寫一些了。」
松本清張在四十一歲之時,寫了第一本小說「西鄉札」被入選雜誌的徵文第三名,才開始他的作家生涯。
他說:「對作家而言,最重要的資質是什麼?」
松本清張自問自答:「寫得好、或者是情節鋪陳如何等,都沒有什麼了不起,最重要的是,不管寫得出來寫不出來,寫得滿意不滿意,都能有在書桌前坐上幾個小時的耐力。」
松本清張曾經告訴他的編輯,每次他拖稿可都不是在玩,而是在進行一場艱困的奮鬥,他連想要停下來轉換心情的時間都沒有,他不管在何地、在做什麼,無時不刻不想著創作,他曾說過,寫不出來的煩惱就只有在書房裡解決了。
看到了大師的過程,想想自己,已經出版了四本書,交稿了五本,第六本正在創作當中,兩年多來在部落格發表了一千二百多篇文章,愈來愈能體會松本大師所說的創作過程。
史帝芬金談寫作這本書也提到,他以前的一連串被退稿的過程,其實這些都是磨練一個作家的歷程,而台灣的作家大多都是「一泡而紅」與「媒體與行銷的加持」,當然我講這些,請不要以為我又在酸溜溜地妒嫉別人;我只是很慶幸的,從一開始到現在就一直有相當多的不順燧考驗著我。
我的前兩本書沒有人要出版,只好硬著頭皮自己掏腰包自費出版,以致於兩本書慘賠了近四十萬元;我也曾經面對簽書會只來七人的慘狀,到了第三本的交易員的靈魂與第四本的收盤後的人生,才總算跑出一家聚財資訊這家瘋子(先知?)願意替我出版,也順利地賣個還可以的成績,交易員的靈魂快要賣出三萬本,收盤後的人生這本書在沒有經過書店通路,只靠預售以及一些朋友的店(豆花店、咖啡廳、西藥房與舊書攤、發財車)的幫忙下,也賣出了一萬本。
不過,還是很可惜的是,我的書除了好朋友郭恭克願意寫序以外,真的遍尋文壇、財金界、媒體圈…..都沒有人願意幫我寫序,新的小說,我開了十多個名單給出版社,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願意捉刀的。既然沒有成局就不用再說了
考驗的還不單單只有這些,新的小說的試讀本預定五月二十多號印好一萬多本,詢問的結果是,沒有一家書店有興趣擺設,因為他們沒聽過「黃國華」,這本書也不是大出版社出版,更沒有名人推薦。請各位務必在五月底的時候,去各大書店索取試讀本,讓書店不要看扁我
看樣子,我所面對的考驗與難關不止還沒結束,恐怕未來還有層層的磨練等著我,看了松本清張、史帝芬金與J.K羅琳的遭遇,以及兩年多來自己的作家生涯的深刻體會後,今天,我不會再抱怨這些事情。
因為,對一位進步作家的無情考驗,是偉大讀者的象徵,惟有不斷地被主流書店通路、主流出版社與主流價值所排擠在外,我才有機會成為未來主流。
從小說到財經到遊記到散文到短篇故事又回到長篇小說,五本書的風格都不相同,
不拋棄舊的養份就找不到新大陸,只不過迎接新大錄之前,是歡喜的尋求到新的大地,還是在抵達新土之前被大風浪吞噬在怒海中呢.....既然我留著台灣先民冒險渡海的血液,那就賭一把吧
一如上班族之於假期,渡假對我而言,似乎愈來愈重要。
按摩的師父幫我腳底按摩,除了腳丫子的大姆指下緣以外,幾乎都沒有疼痛可言,只不過大姆指下環與中間關節處卻讓我疼得哇哇大叫(別以為中年男人就不會叫!),半盲的師父告訴我:
「黃先生!你飲食正常、生活規律、睡眠品質良好、沒有往來奔波、不喝酒不抽煙、心情維持地相當平靜,只是你用腦用得過度。」從腳底按摩就可窺得一個人的大概的狀況,他說很少碰到這樣的狀況,許多用腦過度的工程師與老闆們難免有其他的問題,只是沒看過像我這麼極端的客人。
原本我打算在六月底一次寫出全部故事約二十多萬字後才一起交稿,不過,二十多萬字的小說可能會高達五百多頁,太厚也太難被讀者攜帶,所以將整個故事拆成兩本,並計劃將整個故事延續到2009年,一共寫五本,當然,如果前兩本不暢銷的話,後面三本恐怕就得從長計議了,畢竟出版社可不是慈善事業,更何況,一年多以來,也只有聚財資訊這家出版社願意幫我出版,而聚財幫我出的兩本書的過程,都是從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之下創下讓人跌破眼鏡的佳績,因為,
沒有作家願意去嘗試巨大改變,更沒有出版社願意讓作家去做改變。
不改變、就不好玩!
松本清張是我相當喜愛的東洋社會派推理大師,他的創作巔峰的那幾年,平均一個月交出九百頁的標準稿紙,標準稿紙有四百格,每寫一頁小說大約是兩百九十到三百字,換算下來,他一個月可以創作達27萬多字,天啊,我三個半月創作前兩本小說也不過25萬字;此外,村上春樹的產量,平均一年1.5本書,史帝芬金創作的小說,一本比一本精采一本比一本厚重,他平均一年創作一百萬字,寫哈利波特的羅琳,從1999年開始寫第一集到2007年夏天寫完第七本,不到七年的時間,她寫了七本厚重的小說,將近三百萬字的創作。
松本清張說道:「我年輕時沒有受過文學的訓練,所以和同年代的作家相比,我晚了二十年,想寫的東西很多,可是能不能多活個二十年卻是未知數,所以只好趁能寫時多寫一些了。」
松本清張在四十一歲之時,寫了第一本小說「西鄉札」被入選雜誌的徵文第三名,才開始他的作家生涯。
他說:「對作家而言,最重要的資質是什麼?」
松本清張自問自答:「寫得好、或者是情節鋪陳如何等,都沒有什麼了不起,最重要的是,不管寫得出來寫不出來,寫得滿意不滿意,都能有在書桌前坐上幾個小時的耐力。」
松本清張曾經告訴他的編輯,每次他拖稿可都不是在玩,而是在進行一場艱困的奮鬥,他連想要停下來轉換心情的時間都沒有,他不管在何地、在做什麼,無時不刻不想著創作,他曾說過,寫不出來的煩惱就只有在書房裡解決了。
看到了大師的過程,想想自己,已經出版了四本書,交稿了五本,第六本正在創作當中,兩年多來在部落格發表了一千二百多篇文章,愈來愈能體會松本大師所說的創作過程。
史帝芬金談寫作這本書也提到,他以前的一連串被退稿的過程,其實這些都是磨練一個作家的歷程,而台灣的作家大多都是「一泡而紅」與「媒體與行銷的加持」,當然我講這些,請不要以為我又在酸溜溜地妒嫉別人;我只是很慶幸的,從一開始到現在就一直有相當多的不順燧考驗著我。
我的前兩本書沒有人要出版,只好硬著頭皮自己掏腰包自費出版,以致於兩本書慘賠了近四十萬元;我也曾經面對簽書會只來七人的慘狀,到了第三本的交易員的靈魂與第四本的收盤後的人生,才總算跑出一家聚財資訊這家瘋子(先知?)願意替我出版,也順利地賣個還可以的成績,交易員的靈魂快要賣出三萬本,收盤後的人生這本書在沒有經過書店通路,只靠預售以及一些朋友的店(豆花店、咖啡廳、西藥房與舊書攤、發財車)的幫忙下,也賣出了一萬本。
不過,還是很可惜的是,我的書除了好朋友郭恭克願意寫序以外,真的遍尋文壇、財金界、媒體圈…..都沒有人願意幫我寫序,新的小說,我開了十多個名單給出版社,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願意捉刀的。既然沒有成局就不用再說了
考驗的還不單單只有這些,新的小說的試讀本預定五月二十多號印好一萬多本,詢問的結果是,沒有一家書店有興趣擺設,因為他們沒聽過「黃國華」,這本書也不是大出版社出版,更沒有名人推薦。請各位務必在五月底的時候,去各大書店索取試讀本,讓書店不要看扁我
看樣子,我所面對的考驗與難關不止還沒結束,恐怕未來還有層層的磨練等著我,看了松本清張、史帝芬金與J.K羅琳的遭遇,以及兩年多來自己的作家生涯的深刻體會後,今天,我不會再抱怨這些事情。
因為,對一位進步作家的無情考驗,是偉大讀者的象徵,惟有不斷地被主流書店通路、主流出版社與主流價值所排擠在外,我才有機會成為未來主流。
從小說到財經到遊記到散文到短篇故事又回到長篇小說,五本書的風格都不相同,
不拋棄舊的養份就找不到新大陸,只不過迎接新大錄之前,是歡喜的尋求到新的大地,還是在抵達新土之前被大風浪吞噬在怒海中呢.....既然我留著台灣先民冒險渡海的血液,那就賭一把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