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書的藝術

購買讀書的藝術

從郝明義的<越讀者>中知道這本書,台灣不太容易買到,托人從大陸的圖書網站購得,一口氣讀完,享受!

這本書是由大陸的博覽群書雜誌選編的,全書收錄52位古今中外人物談讀書的文章,就好像作文老師出一題「談讀書」,讓全班同學一起來寫,大家寫一樣的題目,只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點,還有不同的背景裡寫成,讀起來特別有意思。

這班同學裡有嚴謹治學的胡適(中國近代學者,1891-1962),他寫到:「讀書有兩個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又說:「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聽起來不容易,但卻為愛好閱讀的人提供了一個嚮往的境界,希望我也能堆出自己的小金字塔。

有快意讀書的老舍(中國小說作家,1899-1966),他寫到:「不懂的放下,使我糊塗的放下,沒趣味的放下,不客氣。我不能叫書管著我。」真酷的一個人!對於小說或文學類的書籍,我覺得這是最棒的讀法了。

有學問出眾的梁啟超(中國近代學者,1873-1929),他說:「人為理性的動物,”學問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種,只怕你出了學校便和學問告辭,把所有經管學問的器官一齊打落冷宮,把學問的胃口弄壞了,便山珍海味擺在面前也不願意動筷了。」他把讀書做學問比喻為曬冬天裡的太陽,舒服透了,讀他的文章也真教人舒服透了,我要多找一些他的文章來讀個過癮。

有嚴格犀利的叔本華(德國哲學家,1788-1860),他說:「對於善於讀書的人,決不濫讀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即使是時下正享盛名,大受歡迎的書,…要知道,為愚民而寫作的人反而常會大受歡迎…。」因此「不讀壞書,是讀好書的第一個條件:因為人生短促,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對於像我這樣,讀書慢,又消化慢的人,選書的確重要,但卻也是一項學問。

還有把閱讀當成業餘愛好的邱吉爾(英國首相,戰略家、雄辯家、畫家、作家,並為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874-1965),他建議:「精心挑選一門語言,全力以赴學好它,不能用這種語言愉快閱讀就決不罷休。用外語讀些書能鬆弛大腦肌肉,因為外語能以另外一種方式使大腦活躍起來。」果真是天才人物,讀外語居然能鬆弛大腦!一直到目前為止,我讀外語文章時腦筋都特別勞累,看來,是火侯不夠。不過能以外語痛快閱讀也是我所嚮往已久的,在這兒被邱吉爾鼓勵,要繼續往這個目標努力。
全書中,我最喜歡的除了梁啟超的「學問之趣味」外,就是朱光潛(中國美學家,1897-1986)的「談讀書」,當然,這是對於現在的我而言的喜好,或許幾年後會變也不一定。

身為美學專家的朱光潛認為:「讀書當分種類,一種為獲得現世界公民所必須的常識,一種是為做專門學問。…常識不但是現世界公民所必須,就是專門學者也不能缺少它。…宇宙本為有機體,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關,牽其一即動其餘,所以研究事理的種種學問在表面上雖可分別,在實際上卻不能切開。…不能通就不能專,不能博就不能約。先博學而後守約,這是治任何學問所必守的程序。」這不正和胡適所說的金字塔理論不謀而合嗎!

對於讀書的方法,他也有實用的提點:「讀書必須有一個中心去維持興趣,或是科目,或是問題。…重要的書仍須全看,其餘的這裡看一章,那裡看一節,得到所要蒐集的資料就可以丟手。」「讀書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統組織。…大凡零星片段的知識,不但易忘,而且無用。」終於找到自己讀書的盲點了---沒有系統,應該以所關心的議題為中心去閱讀,而不是以一本一本的書為中心來閱讀,也不是每本書都要精讀,需懂得採拮相關的內容,加以彙整到自己的中心系統,如此來建金字塔才有效率。

這本書有太多太多的精彩內容,濃縮度高,一次看完當然難以完全領略,不如放在案頭,每回拿起來翻一翻,都會有所收穫與心得,在讀書這條孤單的路途上,也不再感到寂寞了。

購買讀書的藝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