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眾所皆知,九零年代的美國創下有史以來經濟擴張時間最長的紀錄,成為推升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其主要的成長動力,來自龐大的內需市場,美國家庭大量舉債,進口物資來進行消費,每一年的消費總額,高達其國民生產毛額(GDP)的70%,扮演著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風光的背後下,也產生巨額的貿易赤字。東亞諸國依附著美國的奶水逐漸茁壯,依靠著對美國的出口貿易,帶動經濟的成長並且累積了大量的外匯。
千禧年後,因為市場非理性預期的過度供給,使得市場大幅調整,在蹣跚之際,FED祭出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消費市場,使得美國民眾得以及低的利率貸款購屋,間接刺激房市的成長,同時衍生出玲瑯滿目的套利商品,埋下次級房貸的未爆彈。政府又善用國際美元的流通優勢,以極低的利率條件,包裝並且發行各式各樣的金融證券,讓海外的游資流入融通經常帳赤字,保使經濟體得以溫和且持續的成長。
近幾年來美國經濟漸有起色,在緩步升息的情形下,迫使長期停泊在債市的資金,轉往海外其他市場尋求較佳的投資報酬,各國政府開始改變對美元的偏好,原物料與大眾物資崛起,投資人也將美元資產移出,轉進亞洲與其他新興市場。
美元兌歐元、英鎊、澳幣、加幣明顯貶值,但東亞貨幣則明顯拒升,台灣為顧及出口產業的競爭力,兌美元甚至都還是貶值。導致美國強迫主要貿易對手國中國大陸,以貨幣升值的方式來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於是美元對許多貨幣貶值以及其他國家的經濟成長,促使美國的出口持續上升,寄望貿易逆差能夠縮小。但此貿易政策在面對低工資國家如中國的競爭時,美國仍處於劣勢,對中國逆差由二三七.六億增至二五九.三億美元,對歐元區的逆差由四六.三億大幅擴大到九二.四億美元,對日本逆差增至七九.六億美元,對台灣逆差也增至一三.七億美元,雖然弱勢美元有助於縮小美國貿易逆差,卻也因美元資產的吸引力下降而使經常帳失衡的問題更加棘手。
或許次級房貸風暴果真重創美國經濟,陰謀論一點,也可能為了小布希於明年的連任之路作努力,反正FED新任主席柏南客,上台的第一件大事,選擇在原物料飆漲的時期,以快速降息的方式,維持民間消費的持續成長,美其名是挽救次級房貸所發生的流動性風險,但選前綁標的嫌疑依然濃厚,小布希在本月竟然也宣佈,凍漲次級房貸利率五年,容許繳不出房貸的屋主「再融資」!其號稱將有一百二十萬的家庭,可避免房屋招遭到法拍,充其量也只是把痛苦延後,紓困只是一時的,這歹戲拖棚的戲碼,看起來短期之內是不會結束的。
國際能源及原物料漲價風潮,至今尚無停止的跡象。開發中國家其需求依然強勁,各國政府紛紛卡位,搶佔礦源,替代性能源卻緩不濟急,我們以今年飆漲的玉米為例,其實今年美國玉米總產量增加了20%,其作用是提煉燃料用的乙醇,但是所提煉出來的乙醇,卻只能紓緩2%的汽車的燃料油需求,其CO2的排放量卻遠遠高過一般車用燃油!明年的國際原物料估計依然還是會在高檔盤堅,但就燃油需求來講,個人認為已無太高的漲升幅度。
美元在長期弱勢下,難保不會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首先以美元計價的原物料依然飆漲、民間消費下滑、經濟成長趨緩、房市泡沫持續最後失業率攀升。停滯性通膨的烏雲,悄悄的壟罩著美國。
以利率而言,FED持續降息因應次級房貸危機,中國大陸為抑制不斷升溫的經濟體,祭出宏觀調控持續升息與其他緊縮的措施。有趣的是提供台灣奶水的兩個「奶娘」,其利率政策全然「背道而馳」。
這幾年來所謂的金磚四國與其他開發中國家,以豐沛的天然資源及勞動力,紛紛崛起取代過去由歐美等先進工業國,所扮演的經濟火車頭角色,一方面大量出口,同時也大量進口,成為市場當紅的炸子雞。以日本及台灣為例近年的經濟成長,主要拜中國大陸與東亞出口所賜,經貿依賴度逐漸高於美國,前陣子來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孟代爾,甚至指出未來將出現「人民幣貨幣圈」,亞洲各國依賴中國市場,將視大陸利率與匯率動向調整。
而中國大陸與其新興市場也不全然沒有隱憂,這幾年來的房市漲幅一點都不亞於歐美等先進國家,且授信浮爛的程度更是令人砸舌。這些年來新興市場的崛起與原物料依存度極高,若當最大的消費市場美國經濟趨緩後,如此複合式的成長還能維持多久?其實一切一切都充滿了詭譎的變數。
近年中國大陸為2008的奧運,奧運從籌備到舉辦的周期一般為8年,前7年籌備,過去幾年砸下大錢大興土木,但奧運結束後,公共建設經費勢必大幅縮水。這些年來大規模投資讓各項經濟指標全線火紅。連續第8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房價也節節攀升。而根據奧運經濟的一般規律,更大規模的投資高潮會出現在奧運會舉辦前的兩年內,所以近年來不動產的飆漲不事沒有理由。但欣喜之餘,也引發了面臨風險的憂慮。畢竟,15天風光過後,奧運主辦城市甚至承擔了30年債務的情況,真實發生過。而縱觀現代奧運史,幾乎沒有哪個主辦城市完全擺脫了所謂後「後奧運效應」。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虧損達10億美元以上,蒙特利爾公民承擔了一個新的稅種「奧運特別稅」,而且一交就是30年,直到2006年11月才還完1976年欠下的債務。
1998年的長野冬奧會,長野經歷了一場被稱為「後奧運綜合症」的經濟減速。1999年,長野的制造業下滑了30%,創下了211家企業破產的紀錄,其衰退程度甚至超過了二戰後日本大衰退時的全國平均水平。
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有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雅典奧運會的總開支可能是160億美元,幾乎是提高後的預算的3倍。巨額開支直接導致希臘政府在2004年的預算赤字高達6.1%,比歐盟規定的最高標准超出兩倍還多,每個雅典居民至少要為這15天的狂歡承擔10年以上的債務。
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1992年的巴塞羅那、1996年的亞特蘭大、2000年的悉尼所,都有投資大幅下滑,房地產業明顯衰退的現象。「後奧運效應」並不可怕,可怕的恰恰是什麼都往奧運上「套」的不理性預期。「後奧運效應」源於奧運投資需求膨脹所帶動的遠期需求急劇萎縮。而根據北京市發改委預測,2004年至2010年的7年內,北京市投資總額將超過15000億元,總投資預計超過350億美元。
牛氣沖天的股市也是一個潛在的危險。雖然奧運會主辦國通過舉辦奧運會賺到錢的少之又少,但該國的產權投資市場卻總是在奧運會前後呈上升趨勢。在過去11屆奧運會中,主辦國的股票指數在奧運年之前的12個月裡平均增長25%,歷史經驗,奧運主辦國在賽前兩年內都會出現經濟過熱現象。中國股市的日益泡沫化越來越明顯,本益比完全令人無法估計,許多上市公司的獲利來自金融操作,若因奧運結束與宏觀調控發酵,地產與金融勢必受累,一旦投機者忙於抽逃資金,這一波鈔票堆砌出來得牛市,北京奧運會後的投資下降會比預期的更快。
台灣長期依存的兩個「奶娘」,在這幾年的風光下,已逐漸顯露出疲態,而主要的兩個市場一但發生較長時間的調整,焉有置身事外的道理?近期融資大幅減肥下,短期的反彈是必然的,但就明年展望而言應具警慎的態度因應,投資市場最忌諱的一句話:「這次真的不一樣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