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財報分析觀念之再生


    財務報表其實就是公司的成績單與體檢報告書,差別的是學生考試的成績單是老師製作的,身體的體檢報告書是醫生製作,然而公司的經營成績卻是由公司自行製作,雖然在制度上有所謂的會計師查核,但報表上的絕大多數的數字自始至終都是由公司自行計算。

    這些差距產生了一個盲點,基於人性自私的理由,公司多少會粉飾其營運數字,先不論帳務數據的真偽或合理,單單對於財務數字的詮釋,多少會避重就輕或大玩文字數字遊戲。所以當一家公司公佈其最新財務數字時,投資人如果不懂得財務數字在投資上的運用本質,很容易就會被公司的粉飾性敘述給蒙蔽,況且發布新聞的記者更是樂於幫這些上市櫃公司「客戶」作隱惡揚善的報導,以至於讓投資人掉進上市公司所誤導的「虛假基本面」裡頭,這種行為又讓許多因此受過傷吃果虧的投資人,更加不願意相信財務報表的分析,難怪有許多不明究理的投資人武斷地以為財報無用論。

    多數投資人對財報的學習的角度與高度其實是錯的、盲目的更是白費功夫的!財報會被認為沒有實用價值或「後知後覺」,其實都是投資人不去深入了解,更糟的是連學習都搞錯方向。

    當投資人想到財務報表或財務分析的學習時,或許會想起戴著深度眼鏡在黑版畫出密密麻麻的科目與公報的老學究,或許會想到辦公室內被成堆帳單傳票所掩埋且每天喊著無法平衡的會計小姐,當然總會有人想到那些寫各種電腦試算程式埋首於一堆又一堆的財務工程選股模擬報表內的茫然工程師,如果會聯想到財稅機關那些一手拿著公文一手捧著計算機不討人喜歡的查稅官員也不為過。

   在進入財報投資分析的世界前,請投資人先充分思索財報的三個「度」:高度、態度和角度:

    一、財報的高度:
   當景氣處於衰退時,總體經濟的高度遠高於財報,如果投資人判斷總體經濟即將步入「嚴重衰退」,在這種狀況下,上市公司的財報數字再怎麼優良,都不具投資魅力,畢竟覆巢之下無完卵,總體經濟如果步入長期衰退,財務結構良好的公司頂多也只能撐住持平的局面。

    在投資的抉擇上,總體經濟決定投資部位的大小(或投資與否),財務分析決定投資標的,或許聰明的人會聯想到,這種說法豈不坐實了「財報無用論」了嗎?如果總體經濟的高度高於財務分析,投資人只要弄懂總體經濟的位置,再根據總經位置進場買賣指數型商品,豈不簡單又輕鬆?

    這種說法過於武斷,先不論總體經濟判斷的難度,經濟衰退有大小之分,小型或短期的經濟衰退經常發生,如99年第二季和100年第三季兩度歐債危機、95年第二季fed調高利率、94年第三季卡翠娜颶風....等等,這種小型的總經衰退頂多只是造成股價短期幾個月的下挫,況且好的公司遭逢小型總經衰退時,其股價也不見得會下跌呢?如100年第二季以後台股遭到歐債風暴襲擊,指數從9100跌到6600,下跌了27%,然而這段期間卻有許多公司的股價不跌反漲呢?

   為什麼?因為只有大型與長期的總體經濟衰退才會全面影響股價,如網路泡沫、金融海嘯等期間才會造成股市「全面且長期」的下跌。

    然而從本世紀以來,台灣多數上市上櫃公司的營業和全球景氣的接軌越來越密切,除了規模不大的小型股本公司或純內需產業外,多數具分量的台灣上市櫃公司,其營運很難自外於總體經濟國際景氣的榮枯。
然而一旦景氣回春經濟復甦,也不是所有的上市櫃公司都有辦法抓住復甦契機,所以當總體經濟的狀況回穩之後,財務分析在投資選股的重要性便明顯凌駕在經濟分析之上。

   二、財報的態度:
   台灣上市上櫃股票家數有如繁星,稱得上是族繁不及備載。只要財務數字呈現些許衰退跡象,甚至只要投資人從財務報表嗅出一丁點兒不尋常或者不易解讀的數據,心態上與作法上請務必用嚴厲的「有罪推定」原則,直接出脫或減持該公司股票為宜。

    多數上市公司都有其所謂的御用記者,媒體上所報導的個別公司的新聞幾乎一面倒地歌恭頌德,所以用「有罪推定」的心態去檢視一家公司,的確是個人投資人能夠長存於投資市場不被有心人士坑殺的最佳自我保護武器。

  三、財報的角度: 
   會計與財務分析一共有三種學習與運用的切入角度,切入的角度如同飛機landing,角度弄錯輕則事倍功半重則造成虧損連連,到底財務分析的角度有哪三種?

   1、 公司作帳
   多數會計學與財務分析的書,都是以教導如何作帳、切傳票、搞懂會計科目、製作財務報表,進階一點頂多教人如何用財務數字進行企業「管理」,其實,就投資人的選股需要上,一點都不必知道折舊費用歸屬於借方餘額,更無須去深究融資的加權資金成本,前者是出納與帳務人員的工作,後者是財務長的抉擇。

    2、 稽核查帳
    另一個財會領域是稽核查帳,如會計師、證交所稽核員、銀行徵授信人員或稅務人員等等,他們面對與運用財務數字的角度,一切以防弊為原則,會計師重視公司的財報有沒有遵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和誠信原則,證交所在乎上市櫃公司財務數字的真實性,銀行幹放款的在乎公司會不會倒閉或破產,稅務人員在意的根本就只是公司有沒有逃漏稅......至於一家公司值不值得投資,並不是他們的必要工作。以稽核查帳為角度的財務知識學習之重點放在會計公報的研習、財務數字與科目的一致性可靠性、財務數字的可信度等等。

也許這類的學習可以幫忙投資人躲開所謂的地雷股,但卻無法幫忙投資人積極選股投資。

 3、 投資選股-幫助投資人在選股上趨吉避凶、並利用財務基本面轉變時機買進與賣出。以投資為目的的財務分析有三個注意事項:

    無須追根究柢
    若財務報表上的數字啟人疑竇,投資人無須扮演稽核人員,投資人不是檢察官,沒有義務與必要去找出其中秘密,財務數字若讓人感到不舒服,把股票砍掉出場不就得了。

    無須與公司長相廝守
    選股不是婚姻,沒有信守買進承諾之義務,就算見異思遷也無須背負任何道德壓力,當然選股上還擁有招三捻四的自由,一旦財務數字發現變化,或營運趨勢發生改變時,投資人立刻可以棄船逃亡,犯不著陪著鐵達尼號去撞財務冰山。

    不必強求百分百準確與平衡:
    投資之財務分析著重在數字的變化和趨勢,投資人只要能夠判別公司營運的消長即可,犯不著為了許多例外的狀況而去過多詮釋,譬如投資人只須瞭解最新一季或最近一個月宏達電的營收、營業利益率或EPS到底是處於成長?衰退?轉折?就夠了,無須去精確計算什麼少數股權或斤斤計較某個比率到底是15.25%還是15.05%,因為投資行為不是考試,更不是上班謀份差事。


    思考方向與重點:
    本文揭櫫了本書的基本精神-財務分析在投資選股上是相當有用的,而本書接下來會按照財務報表別和個別科目、比率,並用大量台股例證來論述,或許這些觀點會觸怒許多投資人,但學習中的陣痛不正也是投資人重新檢視自己觀念的過程。








3/30耕讀日記:
近來身體微恙,所以創作的腳步稍微放緩,我個人在過去兩周,人和與人際關係出現了許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我還是把這些煎熬視為必要之修鍊,等到明年2013年應該就會大掘起了吧


P.S以下是未來的低調創作,一切低調

一、財報分析觀念之再生 

二、損益表與損益分析
 1、今天起,請「合併」你的腦袋
 2、營業收入 
3、營收年增率之運用
 4、營業利益與營業利益率
 5、營業利益率之運用 
6、營業外收支
 7、稅前與稅後淨利率
 8、EPS 

三、資產負債表 
1、現金與短投
 2、存貨 
3、應收帳款 
4、流動資產流動比率
 5、固定資產與折舊
 6、無形資產 
7、轉投資
 8、金融負債 
9、負債分析 
10、可轉換公司債的實務 

四、現金流量表 
1、營運活動現金
 2、投資活動現金
 3、自由現金流量 
4、論自由現金流量缺口
 5、自由現金流量缺口與股價長空之實證

 五、股東權益 
1、股本與股本形成 
2、公積、未分配盈餘
 3、資產減損 
4、少數股權
 5、ROE之我見 
6、股利分配與股利政策
 7、長期投資之損益提列

 六、進階 
1、股本之預估
 2、營收與損益之預估
 3、EPS之預估 
4、本益比區間 
5、市值 
6、市值、淨值與營收之間的關係
 7、購併之破解
 8、金融負債損失
 9、母子合併報表之拆解 

七 6個專業投資之財務預估
 1、高度成長型公司 
2、穩定型公司 
3、衰退型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