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作家卡爾.克勞斯(Karl Kraus)曾說:「維也納的街道是以文化鋪就的。」
阿爾貝蒂(Albertina)娜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是電影《愛在黎明破 曉時》(Before Sunrise)中,男女主角在日光升起之際,兩人即將離別前的對話場景。兩人來到阿爾貝蒂娜博物館,Celine 躺在 Jessie 的大腿上仰望天空,聽著他朗誦一段來自詩人 W. H. Auden 的詩詞:「⋯⋯模糊的生命就此匆匆流過,而時間卻會擁有他的夢想,不管明天或者今天。」
藝術是浪漫的表現,但這座博物館卻有著多段不怎麼浪漫的歷史。
博物館的最前身為防禦堡壘,18 世紀中期則被整修、擴建為皇室宮殿,而
後則成為了公爵 Albert of Saxe-Teschen(1738-1822)的住所,如今博物館保留了當時居住的空間陳列,館內的藝品是在1776年由Albert of SaxeTeschen 公爵開始收藏,直到一戰前,公爵及其繼承人一共收藏超過百萬件的品項,一戰結束後哈布斯堡皇室逃亡瑞士,所有的收藏品遭到充公成為奧地利共和國的財產。
然而,當奧地利共和國接管這座宮殿時,發現所有可以拆下、移動的家具與裝飾都被布斯堡王朝的遺族帶到了匈牙利,而藏起來的繪畫,多年後才在奧地利的鹽礦中被尋獲。
館藏第二次大量擴充與洗錢貪汙有關
列支敦士登銀行世家巴特林納(Herbert Batliner)涉及替沙烏地阿拉伯的國王、非洲多哥共和國的獨裁者、汽車公司股東、德國冰上曲棍球協會主席、製藥商、製酒商…洗錢逃稅,2007年被德國檢方盯上並起訴,2007年巴特林納家族以捐贈2百萬歐元現金與其所擁有的大量藝術品來換取不起訴不偵查,巴特林納家族將五百件從1960年代開始收藏的現代藝術作品捐贈給本館,希望換回家族的名譽。
這批捐贈的藝術品相當精采有:莫內、竇加、高更、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盧本斯、林布蘭、畢卡索、法蘭西斯培根、夏卡爾、西勒、塞尚、克林姆、柯克施卡、雷諾瓦、亨利馬蒂斯、孟克、埃貢席勒、柯克西卡、米羅…收藏的範圍相當廣泛且數量相當多。
光是走馬看花似的欣賞這些畫作就得耗上兩個小時,此外還有Albert公爵當年的皇宮起居,以及其他收藏超過100萬張以上的攝影作品,以上都只是館方收藏的常設展而已,若再加上館方舉辦的各種展覽,這座博物館值得花上四~五個小時去慢慢品味與挖寶。
爬梳自己所拜訪過的維也納博物館,建議的順序如下:
1、阿爾貝蒂娜博物館-首選
2、藝術史博物館-也是首選(首選這麼多,有點沒原則)
3、列奧波多博物館-比較偏重奧地利藝品如克林姆與席勒
4、美景宮-若不是人太多也會列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