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三)徽茶之旅
來祁門黃山一帶是為了品茶,如果目的只是觀光或渡假,根本沒有一訪之價值,畢竟祁門與黃山有如整個中國四級城市與鄉村之縮影,缺乏大眾交通工具、髒亂、空氣品質低落(我探訪的那幾天的pmi2.5高達400以上)、缺乏服務觀念....
不過,祁門一帶所產的茶葉倒是令人驚艷,用了拿麼多的篇幅唱衰中國,還是得給些至少是我認為的正面評價。
中國生產與製作茶葉的歷史幾千年,好歹也留下不少可傳承的經驗工藝,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北部與浙江西部這一帶,確實是中國好茶的集中地,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屯溪綠茶、修寧松籮、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浮梁茶...等等。
茶因為發酵程度大致分為綠茶(不發酵)、黃茶(半發酵,如烏龍茶、鐵觀音等)、紅茶(完全發酵)與黑茶,黑茶如普洱對我而言屬敬謝不敏,黃茶的烏龍鐵觀音對台灣人也已經相當熟悉,所以我這趟來祁門黃山自然是品嘗綠茶與紅茶類,徽州產的茶種相當多,被列入所謂中國十大茗茶(標準很有多種)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屯溪綠茶。被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列為一等金質獎有祁門紅茶、太平猴魁、浮梁茶三款。
在中國喝茶買茶的竅門在於「貴的東西不見得好、便宜貨絕對低劣」,這原則走遍中國買遍大江南北一體適用,不熟茶葉的消費者最好找比較大的品牌,如天之紅、祥源、謝裕大等,其中的祥源茶葉公司是祁門第一大廠,也去參訪過其茶廠與茶園,感覺上比較可靠些(也只是感覺啦)。
其實這幾個徽茶品牌都有生產與販售各種徽茶,倒也不必去爭辯哪個牌子的哪種茶比較優劣的問題。
在黃山與祁門的市區或景區,有著數不清的茶葉販售店鋪,切忌別去買那些曝露在外面、裝在大捆塑膠袋秀給觀光客看的茶葉,畢竟茶葉的保存必須防潮防塵,最好選擇能夠裝在緊密大鐵罐中的茶葉,選購之前請店家從大鐵罐中取些茶葉來試喝,試喝的過程必須緊盯商家是否從所挑選的大鐵罐中挑出的茶葉,否則會掉進商家偷天換日的技倆,有些商家會故意挑出一丁點頂級茶葉給人試喝,然後再賣你比較次級的茶葉。
試喝並不困難,端視自己喜不喜歡,幾個試喝的步驟不能省,一是同樣一款茶,至少要喝到三泡,有些次級一點的茶,第一泡很香,但不耐泡,好的茶葉到了第二泡第三泡依舊可以保持起碼的茶香。第二個步驟是看茶色是否乾淨,有沒有雜質。當然還有個比較專業的步驟,別被過濃的花香果香蜜香給騙了,再怎麼優等或特別的茶葉,花香果香蜜香的味道不可能太濃郁,除非是和茉莉花、蘭花等花草一起揉撚烘製,不然就是傪了香精。
我在祁門幾天一共品嘗了下列幾款茶:
一、祁門紅茶
品級比較優的祁門紅茶相當值得一試,即便是對中國茶不具信心者,建議至少敞開心胸來品嘗這款茶,中國當地特別是祁門黃山一帶的消費者,多數還是慣喝綠茶,絕大多數的祁門紅茶是提供外銷,銷到歐美必須具備一定的品管,只要是大一點的牌子所製作的祈紅,可安心飲用。
祈紅的茶湯深淺不一,端視每個茶廠在烘製與發酵過程的步驟,祈紅的茶香比較淡雅,由其是第二泡,飲用後口中會留著淡淡蜜香,聞起來的味道與飲用後的餘韻截然不同,香味聞起來沒有大吉嶺紅茶的奔放,喝起來的餘韻與香氣較為含蓄,適合單獨飲用,加奶加糖後會降低茶香。
接下來要介紹三種綠茶,先容我掉一下書袋區分三種綠茶,大家都知道綠茶是不發酵,但從採下茶青之後,因為接下來的製茶方法不同,而有了各種不同款式的綠茶:
1、炒青綠茶:標準的殺青、揉捻、烘乾等製程,如龍井碧螺春等茶,台灣人熟知的烏龍、高山茶也是這種方法,只是最後再加上半發酵的工序,殺青與烘乾都是為了排出茶青水份,揉捻的作用是進一步破壞茶葉組織以及形塑外型(如捲曲型、圓螺型等等),所以我們看到許多茶的名稱有螺(或羅、蘿)都只是用來區分外型,如祁紅香螺。
2、烘青綠茶:不揉捻直接進入用炭火或烘乾機的烘乾程序,這類綠茶到消費者的手上後,型狀與當初的茶青比較像,可保留完整茶葉原來樣貌,如太平猴魁、黃山毛峰。
3、蒸青綠茶:用熱蒸氣殺青製成,如日本煎茶、玉露,飲用起來最接近青草味道。
二、太平猴魁
這是款相當特殊的茶,產於黃山附近的太平地區,喝習慣台灣烏龍或一般紅茶的人,可能會被外型嚇一跳,茶葉形狀是一條一條,泡起來的樣貌有如海帶,最好用高一點的透明玻璃杯沖泡,泡開後宛如浮在海面上一條條的海藻,視覺效果比較有趣。
而味道卻比較接近台灣高山茶,太平猴魁在茶色與茶香應該比較符合台灣人口味,但外型恐怕就....
三、黃山毛峰
有人說這是中國第一茗茶,採茶青的標準是一心一葉,和台灣的一心二葉截然不同,也就是說當茶葉開始冒出芽長出第一片嫩葉時就得趕緊搶收,因為牙尖似山峰所以命名毛峰,茶湯顏色接近比較淡的烏龍或鐵觀音,看起來不像綠茶,但喝起來是十足的綠茶口味,味道接近日本煎茶,草青味道比較撲鼻,喝遍台灣各種茶,找不出味道接近的款式。
四、浮梁茶
我是在江西省浮梁縣喝道這款浮梁茶,浮梁縣地處江西與安徽的交界,茶葉的產區相當靠近祁門縣,該產區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之一,比徽茶的生產製作還要早,漢朝就已經開始採收製茶,在徽茶還沒崛起之前的唐宋元,浮梁茶的產量占了全中國的大半,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詩中寫道:「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足以印證浮梁茶的地位,浮梁茶也曾經在巴拿馬博覽會中得到金牌獎項,但近百年來不擅經營宣傳,名氣硬是被旁邊的祁門黃山給蓋了過去。
浮梁縣位於祁門縣與景德鎮市的中間,浮梁茶隨著景德鎮瓷器沒落而失去昔日光芒,浮梁茶一樣有綠茶與紅茶,其實祁門紅茶的最頂級產區是位於祁門與浮梁之間的山區,且多數產於浮梁縣,許多浮梁茶掛著祁紅招牌,祁門紅茶所散發的祁門香,其實應該正名為浮梁香。
相同的品質掛著浮梁茶,價格硬是比祁門茶還要便宜三成以上,可惜的是,浮梁的交通比較不方便,距離黃山這個超級大風景區相當遙遠,知名度自然遠遠低落。
浮梁的綠茶口味相當接近日本頂級玉露,除了濃厚的草青味之外還有點淡淡的海苔與玫瑰花香,只是,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台灣茶客一定喝不慣,畢竟實在太特殊了。
整個以祁門為中心的周遭幾個縣、區、市,處處可看到大小不一的茶園與製茶廠,祁門紅茶的歷史演進和台灣紅茶的演進很類似,早年十九世紀獨步享譽全球,但通路與買賣都被外國洋行牢牢掌握,當地茶農茶廠只能淪為廉價農作與代工,到了十九世紀末,製茶種茶的方法被歐洲人學習並掌握之後,全球紅茶的生產重心轉移到印度與斯里蘭卡,祁門紅茶與台灣紅茶從此一蹶不振,淪為全球紅茶產銷的二等地區,直到1990年後才開始重新振作,但坦白說,雖然產量與銷量比起1900年初年增加不少,但至今仍是全球紅茶的邊陲產區。
明明中國是紅茶種植與製作的鼻祖,且祁門紅茶的風味比起大吉嶺一點也不遜色,卻遭到中國幾十年來的重工輕農的國策所犧牲,整個中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依舊只能停在代工層級,雖然近年來中國想要突破這種國際體系的困境,但限於中國依然用霸權的角度去思考自身產業地位,就算有高品質的茶葉,終究還是會在國際競爭中敗下陣來,放棄自我催眠的大中國行銷迷思,放棄用對抗歐美西方的新霸權惡意,放棄依舊想走低價補貼的出口政策,中國的茶葉才有新未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