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到A+』  閒聊職涯 by 物子


從A到A+
Good to Great: Why Some Companies Make the Leap... and Others Don't

作者:Jim Collins著
譯者:齊若蘭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01日

        『從A到A+』是一本暢銷超過兩百萬本的MBA書籍,作者Jim Collins是史丹佛商學院的明星老師。這本書已經很賣了,所以也不需要我幫它promote,裡面有提到一些運作企業的準則,我不是唸MBA的所以這方面還是留給專業,我也不建議看的人存有找「明牌」的心態,因為書裡提到的一些「A+」的公司經過金融海嘯之後基本上也是向下沉淪了,再次說明沒有永久的績優股,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翻看。倒是它提到一些東西讓我想了很久,跟大家一起分享。

       記得我剛出社會的時候,幸也不幸的進入一家小公司,當時公司大老每個人都磨刀霍霍的打算三年內衝上市,那時候的老闆其實家裡原本是養雞的,算是當地的地主。他大學沒考好被送去國外唸書拿了個MBA回來,本來他老爹是希望他唸點書回來幫忙管理家業,後來因為高鐵站的關係土地大漲,讓他狠狠的賺了一筆,然後他就聽了一些朋友的話開始集資搞創投,一連開了好幾家公司,對於公司的治理則是一竅不通,唯一的目標是希望公司能上市上櫃再大撈一筆。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其實很難期待領導者未來能帶領公司走到什麼程度,這時我讀到了『從A到A+』裡面的第五級領導──「謙虛的個性 + 專業的堅持 = 第五級領導」,當時覺得公司真的就該由這樣的人來帶領所有人前進,尤其是相對於我那時候的老闆。當然經過幾年換過一些工作後我也慢慢瞭解,真實世界裡沒有這樣的人,順風球誰都會打,什麼謙虛、操守、品德這種形容詞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真要相信這種東西然後把它當成救生圈的話恐怕會死得很難看。

        另外『從A到A+』提到「找對的人上車」,找到對的人自然就知道車往哪開。我一向都服膺”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本”,以前高中體育課打籃球的時候,我最喜歡找”會贏球”的人一隊,因為你跟會打的人一組很容易就能配合出空檔,贏球自然就容易。同樣的,工作上我也比較喜歡跟那些聰明的人共事,因為可以學習”贏家”是怎麼做事的。不過書裡強調天才比不上一個卓越的團隊,奇怪!好像很多寫MBA的書都很在意這點,例如王文華的『史丹佛的銀色子彈』裡提到一個菁英比不上一群庸才,是這樣嗎?!這是問句,我沒有答案。

        從小到大我運氣很好都能夠吊車尾在俗稱前幾志願的學校,當然回頭想想拿青春去換這個值不值得還有得討論,不過我也因此認識了許多比我強很多的怪物,有那種畢業後就申請到史丹佛全額獎學金的人,也有那種唸完台大之後跑去波士頓進修蕯克斯風,現在在世界巡演的那種怪咖。另外,我從那家小公司繞跑之後,也算是運氣很好,經過同學介紹進入一家很大的公司,那間公司一度很屌的時候面試還只挑台清交成的學生,裡面當然是高手一大堆,可是真要說最厲害的還不是那些台清交成的,公司裡最厲害的是一個team,別人做到九點十點,但是他們常常六七點就下班了,他們也不是做研發的,應該說他們是專門在做”idea”的,像這樣的人相處過之後我就會覺得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不過我也沒打算像他們一樣就是了。看過這樣的人後我很懷疑,集合一群資質中上的人就能抵過一個天才嗎!?我想,做”已知”的事或許ok,做”未知”的事就難講了吧。

       我認為我比較符合『從A到A+』裡面講的「飛輪」,做任何事情就好比在推動巨大的飛輪一樣,一開始一定是沉重而吃力,然後只要你推的是正確的方向,那麼,漸漸地飛輪會越轉越快,如同人一般,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過去不斷的累積,這個應該不論對誰來說都是不變的普世價值吧。


By 物子


     總按:我只有一個疑問....大家都要找對的人上車,那對的人要怎麼辦呢...等著被大家用完即丟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