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來談談有點知識性的東西好了, 我們來講"癌症分期".
"醫師, 我的病第幾期了?" 這個問題的常見度, 是僅次於"還能活多久"這類宇宙第一大的提問. 然後常常接著一句:"阿我這是不是末期了". OK, 上次提過, 單單"能活多久"就有一堆技術性的問題參雜其中. 這個分期的問題, 自然也有不少可以探討的東西.
第一: 分期在分甚麼東西?
基本上, 分期是為了給醫師一個共通的語言來評量癌症的嚴重度. 要不然, 我說:"阿, 這個病人嚴重到不行, 快完蛋了." 到底在嚴重甚麼有誰能夠了解? 是局部的腫瘤很大顆, 還是全身趴趴走? 有了一個分期的系統與代號, 我們就能說:"這個病人是第X期, 還沒那麼嚴重拉, 問題還是在於...ooxx"
第二: 分期是怎麼弄出來的?
這是來自於過去的治療經驗, 有了證據我們說話才能大聲. 要不然有個糊塗蛋, 給人家1公分的腫瘤算第一期, 2公分算第二期...以此類推. 結果治療的結果都一樣, 那麼這個分期的系統根本無法呈現疾病的嚴重度. 醫療人員通常會利用統計的計算找出對療效有影響的因子給予分析, 來找出可以區分期別的條件. 常見的因子有: 腫瘤大小, 侵犯位置, 淋巴轉移, 遠端轉移等等...
第三: 常見分期的架構.
其實腫瘤分期大多有一些基本概念. 比如說大小, 淋巴結轉移, 遠端轉移, 是否能由簡單的治療處理等等... 目前牌子最大的分期系統, 是產於美國的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http://www.cancerstaging.org/ ) 該會的homepage就那麼一句話: TNM staging, the common language of cancer care. 也點出了我們之前所講的, "共通語言"的意義.
這個系統主要由三個方面的評估構成:
1. Tumor: 也就是"T", 主要在看原發腫瘤的大小與侵犯周遭組織的程度, 從T1到T4有四個等級, 部分腫瘤還會有abc的次分期. 除個別癌症的會有特殊狀況外, T1通常指侷限在黏膜層或較小的腫瘤, 而T4通常指已經侵犯到骨頭或周遭其他器官. 少數狀況會有T0(原發腫瘤狀況不明)或Tis, Ta(侷限在黏膜層[mucosal layer]且沒有往基底層[basement membrane]侵犯的跡象, 幾乎不會有淋巴或血液轉移).
2. Node: "N", 指區域淋巴結的狀況. 首先要定義何謂"區域", 通常指淋巴液由腫瘤部位流回心臟的路途中, 較接近的範圍內. 不過這大多是以過去的資料做預後分析的結果. 比如頭頸部腫瘤把鎖骨以上的頸部淋巴結定義為區域淋巴結, 鎖骨以下的淋巴結轉移則歸類到遠端轉移. 通常N的分數比較混亂, 有些從N1-N3還加上abc的次分期, 有些則只有N0, N1黑白兩面.
3. Metastasis: "M", 意指腫瘤細胞轉移到遠端的狀況. 比如說肺癌的細胞到脊椎骨或腹部淋巴結另起爐灶. 這時候不是骨癌也不是淋巴癌, 而是肺癌轉移到骨頭和淋巴系統. 大部分的癌症有了轉移就一翻兩瞪眼, 所以大多只有M0和M1的差別.
有了T, N, M的結果, 再根據不同的組合, 可以得到一個總和的stage, 醫師常常說的第幾期, 就是這個總合的結果.
不過除了AJCC的TNM system以外, 還有一些團體, 針對不同的癌症發表不同的分期系統. 常見的像:
1. 婦科腫瘤的FIGO staging. 主要以醫師雙手可以完成或簡單的X光檢查訂出來的系統. 最大的原因在於子宮頸癌多處於落後國家, 你制訂一個需要磁核共振, 正子掃描的分期系統完全沒有用. 因為很多國家找遍全國也沒有幾台可以用.
2. 淋巴瘤的Ann Arbor staging system: 淋巴瘤原本就主要以淋巴結的病灶表現, TNM的T就很難定義了.
3. 其他像colon cancer的Duke stage, 肝癌的Okuda stage, CLIP stage....各有其應用或需要. 另外像是腦瘤, 因為和病人存活相關的, 常常是病人發病的情形與時間, 身體的狀況, 及腫瘤的位置等, 則另外有其他的評估方法.
第四: 分期的限制與問題
Staging system的功用我不再多做解釋, 除了溝通之外, 也可以預測治療效果或選擇治療方式.
但是每個系統都有其極限在, 我們就以最通用的AJCC system來說, 他對於很多特殊的狀況是不適用的.
1. 這是西方國家訂出來的分期系統. 西方國家少見的病, 例如肝癌, 就有應用上的限制. 單純的使用TNM system難以預測預後, 因為肝癌的預後往往和病患本身肝的狀況(殘餘功能, 是否有病毒感染等等)有關.
2. 對於不按牌理出牌的腫瘤沒轍. 腦瘤幾乎不會轉移到身體其他的部位, 但是像是多發性星狀細胞瘤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即使不是很大, 還是難搞得要死. 完全無法以TNM的三要素評估.
3. Staging system是以過去的資料來制定, 所以新的治療方法或治療前的評估, 往往會打破TNM system的預測力. 像是乳癌的病人, 近年來一直發展新的藥物, 加上併入基因研究來預測預後並選取適當的藥物. 結果我們常常看到即使是同一期的病人, 因為分子標記的不同, 其預後與治療方式大相逕庭.
這裡我不免也要扯一下人生的道理. 根據過去的經驗預測未來永遠是困難的. 沒有資料的狀況讓人彷徨, 超難搞的對象讓人焦頭爛額, 過去不知道的資訊讓人栽跟頭. 所以對於那些付出心力提供資訊的人, 不要因為人家預測錯誤一兩次, 就把人家當廢物. 別人提供給你資訊, 要不要信還是你自己要做決定.
對於癌症的分期系統, 雖然我們不盡滿意, 但是好歹這也是目前比較實用且還算準確的系統. 對於社會上林林總總的資訊與預測, 若您在多次的檢視其立基的證據與理論是合理的, 請不要要求別人的預測總是100%準確,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預測是給我們趨勢與機率, 不是發不發生的的0與1.
第五: 末期和晚期, 第四期是不同的.
最後再扯一些東西. 所謂的第四期, 以AJCC system是表示有一些嚴重的徵象, 代表治癒的機會不高, 或是想要治癒也得付出屍橫遍野的慘痛代價. 像是口腔癌侵犯的骨頭叫第四期, 但是在台灣很多醫學中心的治療成果還比肺癌第二期的結果還好. 可是往往要把一大塊肉連骨頭挖得乾乾淨淨, 再補上一塊小腿或手臂的肉, 然後再進行7到8周痛苦又麻煩的放射治療. 最後不但破相而且口腔咀嚼吞嚥的功能會差很多.
而所謂末期, 應該是病人要顯現許多的徵兆, 主要包括無法治癒的疾病與因病而無法繼續維持某些生理系統的功能. 這也代表病患將要在短時間內離開人世. 我有個老老師說, 所謂末期, 除了癌症沒的辦以外, 還要加上出血, 感染, 器官衰竭的問題. 這才表示病患將不久於人世. 否則即使病患帶著一個痛苦而無法治癒的病症, 還是可以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不過, 從無法治癒的晚期疾病, 到確立為末期狀態中間的時間, 是醫護人員, 家屬, 與病患最痛苦的日子...
"醫師, 我的病第幾期了?" 這個問題的常見度, 是僅次於"還能活多久"這類宇宙第一大的提問. 然後常常接著一句:"阿我這是不是末期了". OK, 上次提過, 單單"能活多久"就有一堆技術性的問題參雜其中. 這個分期的問題, 自然也有不少可以探討的東西.
第一: 分期在分甚麼東西?
基本上, 分期是為了給醫師一個共通的語言來評量癌症的嚴重度. 要不然, 我說:"阿, 這個病人嚴重到不行, 快完蛋了." 到底在嚴重甚麼有誰能夠了解? 是局部的腫瘤很大顆, 還是全身趴趴走? 有了一個分期的系統與代號, 我們就能說:"這個病人是第X期, 還沒那麼嚴重拉, 問題還是在於...ooxx"
第二: 分期是怎麼弄出來的?
這是來自於過去的治療經驗, 有了證據我們說話才能大聲. 要不然有個糊塗蛋, 給人家1公分的腫瘤算第一期, 2公分算第二期...以此類推. 結果治療的結果都一樣, 那麼這個分期的系統根本無法呈現疾病的嚴重度. 醫療人員通常會利用統計的計算找出對療效有影響的因子給予分析, 來找出可以區分期別的條件. 常見的因子有: 腫瘤大小, 侵犯位置, 淋巴轉移, 遠端轉移等等...
第三: 常見分期的架構.
其實腫瘤分期大多有一些基本概念. 比如說大小, 淋巴結轉移, 遠端轉移, 是否能由簡單的治療處理等等... 目前牌子最大的分期系統, 是產於美國的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http://www.cancerstaging.org/ ) 該會的homepage就那麼一句話: TNM staging, the common language of cancer care. 也點出了我們之前所講的, "共通語言"的意義.
這個系統主要由三個方面的評估構成:
1. Tumor: 也就是"T", 主要在看原發腫瘤的大小與侵犯周遭組織的程度, 從T1到T4有四個等級, 部分腫瘤還會有abc的次分期. 除個別癌症的會有特殊狀況外, T1通常指侷限在黏膜層或較小的腫瘤, 而T4通常指已經侵犯到骨頭或周遭其他器官. 少數狀況會有T0(原發腫瘤狀況不明)或Tis, Ta(侷限在黏膜層[mucosal layer]且沒有往基底層[basement membrane]侵犯的跡象, 幾乎不會有淋巴或血液轉移).
2. Node: "N", 指區域淋巴結的狀況. 首先要定義何謂"區域", 通常指淋巴液由腫瘤部位流回心臟的路途中, 較接近的範圍內. 不過這大多是以過去的資料做預後分析的結果. 比如頭頸部腫瘤把鎖骨以上的頸部淋巴結定義為區域淋巴結, 鎖骨以下的淋巴結轉移則歸類到遠端轉移. 通常N的分數比較混亂, 有些從N1-N3還加上abc的次分期, 有些則只有N0, N1黑白兩面.
3. Metastasis: "M", 意指腫瘤細胞轉移到遠端的狀況. 比如說肺癌的細胞到脊椎骨或腹部淋巴結另起爐灶. 這時候不是骨癌也不是淋巴癌, 而是肺癌轉移到骨頭和淋巴系統. 大部分的癌症有了轉移就一翻兩瞪眼, 所以大多只有M0和M1的差別.
有了T, N, M的結果, 再根據不同的組合, 可以得到一個總和的stage, 醫師常常說的第幾期, 就是這個總合的結果.
不過除了AJCC的TNM system以外, 還有一些團體, 針對不同的癌症發表不同的分期系統. 常見的像:
1. 婦科腫瘤的FIGO staging. 主要以醫師雙手可以完成或簡單的X光檢查訂出來的系統. 最大的原因在於子宮頸癌多處於落後國家, 你制訂一個需要磁核共振, 正子掃描的分期系統完全沒有用. 因為很多國家找遍全國也沒有幾台可以用.
2. 淋巴瘤的Ann Arbor staging system: 淋巴瘤原本就主要以淋巴結的病灶表現, TNM的T就很難定義了.
3. 其他像colon cancer的Duke stage, 肝癌的Okuda stage, CLIP stage....各有其應用或需要. 另外像是腦瘤, 因為和病人存活相關的, 常常是病人發病的情形與時間, 身體的狀況, 及腫瘤的位置等, 則另外有其他的評估方法.
第四: 分期的限制與問題
Staging system的功用我不再多做解釋, 除了溝通之外, 也可以預測治療效果或選擇治療方式.
但是每個系統都有其極限在, 我們就以最通用的AJCC system來說, 他對於很多特殊的狀況是不適用的.
1. 這是西方國家訂出來的分期系統. 西方國家少見的病, 例如肝癌, 就有應用上的限制. 單純的使用TNM system難以預測預後, 因為肝癌的預後往往和病患本身肝的狀況(殘餘功能, 是否有病毒感染等等)有關.
2. 對於不按牌理出牌的腫瘤沒轍. 腦瘤幾乎不會轉移到身體其他的部位, 但是像是多發性星狀細胞瘤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即使不是很大, 還是難搞得要死. 完全無法以TNM的三要素評估.
3. Staging system是以過去的資料來制定, 所以新的治療方法或治療前的評估, 往往會打破TNM system的預測力. 像是乳癌的病人, 近年來一直發展新的藥物, 加上併入基因研究來預測預後並選取適當的藥物. 結果我們常常看到即使是同一期的病人, 因為分子標記的不同, 其預後與治療方式大相逕庭.
這裡我不免也要扯一下人生的道理. 根據過去的經驗預測未來永遠是困難的. 沒有資料的狀況讓人彷徨, 超難搞的對象讓人焦頭爛額, 過去不知道的資訊讓人栽跟頭. 所以對於那些付出心力提供資訊的人, 不要因為人家預測錯誤一兩次, 就把人家當廢物. 別人提供給你資訊, 要不要信還是你自己要做決定.
對於癌症的分期系統, 雖然我們不盡滿意, 但是好歹這也是目前比較實用且還算準確的系統. 對於社會上林林總總的資訊與預測, 若您在多次的檢視其立基的證據與理論是合理的, 請不要要求別人的預測總是100%準確,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預測是給我們趨勢與機率, 不是發不發生的的0與1.
第五: 末期和晚期, 第四期是不同的.
最後再扯一些東西. 所謂的第四期, 以AJCC system是表示有一些嚴重的徵象, 代表治癒的機會不高, 或是想要治癒也得付出屍橫遍野的慘痛代價. 像是口腔癌侵犯的骨頭叫第四期, 但是在台灣很多醫學中心的治療成果還比肺癌第二期的結果還好. 可是往往要把一大塊肉連骨頭挖得乾乾淨淨, 再補上一塊小腿或手臂的肉, 然後再進行7到8周痛苦又麻煩的放射治療. 最後不但破相而且口腔咀嚼吞嚥的功能會差很多.
而所謂末期, 應該是病人要顯現許多的徵兆, 主要包括無法治癒的疾病與因病而無法繼續維持某些生理系統的功能. 這也代表病患將要在短時間內離開人世. 我有個老老師說, 所謂末期, 除了癌症沒的辦以外, 還要加上出血, 感染, 器官衰竭的問題. 這才表示病患將不久於人世. 否則即使病患帶著一個痛苦而無法治癒的病症, 還是可以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不過, 從無法治癒的晚期疾病, 到確立為末期狀態中間的時間, 是醫護人員, 家屬, 與病患最痛苦的日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