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商時報 07.1.9   良維躋身3i1G概念股 好年冬開始

         報載:「連接線廠商良維(6290)頻傳新訂單佳績!除供應HP、DELL等大廠電源線與將受惠Vista換機需求挹注外,去年第三季接獲任天堂Wii遊戲機,佔有率將由五成提高至八成,而i-phone用連接器產品也正式認證試產,車用電子更接獲全球導航系統(GPS)大廠車用、船用充電線材訂單,正式擠身3i1G概念股。 且近期銅價大跌,良維首季可望擺脫去年此時銅價大漲侵蝕獲利的窘境,獲利表現將大躍進!」

       總幹事延伸:看起來似乎沒有破綻,但是,就產業面研究而言,連接器的原料是銅沒錯,近半年來銅價也從06/5月的每噸8500美元跌到近期的5750美元,請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現在庫存的銅原料是在7000美元高檔以上購入的話,是否會跑出庫存跌價損失,第二!連接器的下游如系統業、組裝業、面板廠甚至一些消費性電子大廠怎麼可能不會要求連接器廠降價呢?所以原料的下跌不必然會直接或同比率的反應在毛利的提升上面,還是要看供需雙方的Bargain-power而定。

      報載:「良維主要產品為電源線,已獲得認證的國家超過三十餘國,主要客戶為HP、DELL等,大廠使用良維產品使用率已有六至七成,今年Vista效應將產生的換機需求外,DELL因考量成本控制,訂單更具有爆發力,佔有率則可望推升至七成至八成。」

        總幹事延伸:看到這種訊息我會用反推的方式去檢驗,以良維一年約75億的營收(含合併營收)來開始推,就假設dell佔其營收35%約26億好了,而DELL一年約三千八百萬萬台DT,產值7600億台幣,製造成本約6000億新台幣,若DELL的電源線有七成為良維供應,則我可以用這樣的數字推算出良維的電源線佔DELL的成本大約是26/6000*0.7=0.62%,也就是說如果一台DELL的DT製造成本為16000元的話,則良維的電源線一條將近100元,算到這裡就知道不合理之處了,你到3C賣場買一條DT電源線恐怕都不需要這麼高,何況DELL的大量採購價呢?這種算法是很簡單的常識反算法,用已知的數字如DELL的出貨量與毛利率,加上良維所宣稱的假設數字,看能不能導出合理的產品單價,如果怎麼算怎麼兜都無法因此而兜出合理範圍,甚至是不合邏輯與常識的數字,那就很可能是假設的數字有誤,所以,算到這裡,那報紙的報導的參考性也就沒有太高。對於一家公司所宣稱的數字,應該用其它公允的數字與一般可得的常識去反證其合理性,推估出來如果差距不大則就可以信任之,反之如果與一般的認識差距過遠,那就要保持一些對訊息與數字的警戒與懷疑。

        報載:「良維去年接獲Wii訂單,以訊號線為主,目前規劃大量供應電源線,Wii上市前零件選擇,主要是日商主導,良維供應其線材參與率約五成,但Wii未來電源零件將轉為台廠主導,而良維電源線已被正式採用,未來參與率將由五成拉高至八成。
        在新訂單貢獻上,首季要上市的i-phone,據了解,良維也有數套連接器參與,目前正在認證試產階段,預估最快有機會在月中就要供應出貨。
        而GPS產品用電源線,良維則是一口氣接下全球大廠車用、手持式及船用充電訂單,全年出貨量將超過一百萬條,目前也正試產中。 」

       總幹事延伸:可以去追蹤這家公司就知道很會利用市場熱門的焦點,如06年初就對外拼命的喊液晶電視、ROHs的提材。

       「良維公司公告:背書保證金額占公司最近期財務報表淨值之比率:31.27」

       總幹事延伸:先看法條
公開發行公司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處理準則第五條修正條文
第五條  公開發行公司得對下列公司為背書保證:
一、有業務往來之公司。
二、公司直接及間接持有表決權之股份超過百分之五十之公司。
三、直接及間接對公司持有表決權之股份超過百分之五十之公司。

        母公司為子公司背書保證,主要是要讓子公司能順利向銀行融資,因為子公司如非上市公司,營運年限不長,銀行對其信用有額度限制,此時透過母公司為其背書保證,如同一般人去借款,銀行有時要求需要保證人一樣,有人擔保,銀行就比較容易給予借貸額度。然若子公司屬於營運狀況不佳,資金週轉有問題時,這時候母公司去為其作背書保證,勢必要承擔極大的風險。

        背書保證可能產生的風險為何?如何評估? 這個就需要去看子公司的狀況,看他融資的原因是什麼,如是資本支出,算是好事,如是因為應收帳款回收期過長,導致營運資金不足,這時候風險就比較大;基本上,背書保證的風險就是要負擔其無法支付償還利息跟本金時,必須為其償還,一般上市公司會有內規,規定不準為背書保證這條公司章程,然一般會將 100% 投資的子公司排外,原因是自己100%投資的子公司,資金也等於是自己的,子公司倒了,也等於需要面對自己的投資損失,結果都是一樣的.

        目前很多台灣的公司在中國設廠,都是算自己的子公司,然台商公司甚少在中國股市掛牌上市,所以都是跟當地的銀行或台灣行庫的OBU來作資金融通,銀行對新設的公司在資金融通上,沒有長期的紀錄可尋,所以需要藉由台灣母公司為其作背書保證。

        也就是說評估一家公司的負債水準當然要把對子公司或他人的背書保證餘額一併計算之,然現在的會計準則中對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項下,是沒有計算這一塊負債金額,僅用備註或說明的方式表達之,很容易會讓外部使用者忽略到這部份。

        以良維的公告來計算,該公司的背書保證餘額為淨值的31.27%,也就是5.18億,而這5.18億元又是基於向銀行申請OBU業務往來的原因,說穿了就是金融負債,把這5.18億加入06年的資產負債表後,其總負債由28.4億增加到33.58億,金融負債變成11.37億,這11.37億尚未包括06年12月發行的5億的可轉換公司債,06年的金融負債總合要待年報公佈後才能得知,或許良維公司會將發行可轉換公司債所得之款項去清償短期借款也說不定,但是以05年良維發行第一次與第二次可轉換公司債後,短期借款加應付商業本票等短期金融借款並沒有清償的記錄,加上第四季又公告了增加近七千萬的長期投資與今年剛公告增加子公司的背書保證餘額看來,目前金融負債很可能高達13-16.37億之間,八億多的股本竟然向金融業融通了150%-185%的借款。

       在我的「1229小型股之緣滅不起no.535」一文中就已經計算出這家公司掛牌後一共增加舉債11.9億元,若再加上背書保證的5.18億,則良維與其轉投資百分之百子公司在上櫃後一共向金融業借了17億,將近是股本的兩倍。

        法人進出:
       1/8三大法人買超464張,佔當日成交的16.4%,而今天1/9報紙刊登出公司的利多後,甫開盤不到20分鐘就拉到漲停板,而三大法人似乎未卜先知般的在見報前一天買進,不過也利用利多見報的1/9賣超957張,而1/9當天也留下了一個大約3%的上影線,並爆出了一年來的第二大成交量,法人的精準判斷資訊令人佩服,不過短線一天就跑掉的作法也顯得法人對公司的心虛。

        而良維1/9的融資交易比重為45%(融資交易比重=融資買進加融資賣出加資券相抵除以當天成交量再除以二,這個指標十分好用,可以顯現出當日交易的浮燥性,如果當日的成交有很多是由融資的進出所造成的,表示交易的雙方都屬於短期籌碼),還蠻高的,如果融資交易比重與成交量雙雙創下新高或次高,那表示籌碼的零亂度也十分可觀。

         強老大-陳董-夏三蘭的小說情節似乎又隱隱約約的浮現。我沒有說誰的壞話歐,我只是在替自己的超級滯銷書「金色巨塔」一書打打廣告罷了!最後再度聲明,我提出任何公司當例子,只是要讓產業分析、財報研究與訊息解讀多一些實用性,而非藉此做多空建議,一些投資領域的探討能用實例來剖析與解讀,不也增加一些生動活潑性,請別因此去做多空的研伸,否則像教科書裡面永遠都只是用十年前或虛構的案例來說明,那不挺枯燥無味的。

從自己的筆記中導出幾個重點

1、 對於上市公司宣稱的預測數字要去檢驗

2、 資產負債表中有些失真的地方如背書保證金額,要加以計算並自行調整負債金額。

3、 多去看一家公司過去的言與行,經常言行不一的公司,不要太容易相信其所對外宣佈的假設與預期。

4、 可以從法人對利多消息後的進出去窺知法人解讀,而不是只去聽法人說什麼,我就是法人出身,一手聖經一手摸乳的言行不一正是法人的基本工作心態之一。

P.S.認為我是美型男的讀友才可以在本篇回應

 

 

1/12更新:該報在1/12的報導中,硬凹一篇文章:奇文共賞之:
連接線族群 因禍得福張家豪/台北報導
 "....昨日大盤回挫七十點,百餘檔個股跌停,鎰勝卻小紅、良得更是漲停,萬泰科、良維等表現抗跌,走勢相對強勁! ..."

總幹事搖頭補充:1/11良維的股價下跌2元,跌幅達6.06%,跌6.06%竟然還說抗跌,1/11的萬泰科跌幅6.33%,竟然也說成抗跌,報社的主編幹什麼吃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