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位大師(在我心中)的隕落
這篇文章有點冗長,其目的只是要記錄一段崇拜與幻滅的故事,也希望大家在接受外來資訊的同時,別忘了要拿出客觀的標準來評判。
猶記得幾年前,有一位已在職場浮浮沈沈幾年的優秀青年,由於自軍中退伍後投入職場懷抱以來一直在事業成就上未見起色,看到同學、同梯們已陸陸續續在職場有些斬獲漸露頭角…..。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竟然還被上級主管冷落,不受重視,這位青年終於下定決心脫離這種循環,結束這一份不如意的工作,離開傷心的台北城,開始一段鮭魚返鄉之旅….。
小註記:不受重視就是不受重視、被冷落就是被冷落,要離開那間公司,和那位青年同事業部的居然沒有人有挽留的意思,而同間公司想挽留那為失意青年的居然是另位的一個事業部的主管。(那間公司有三個事業部)
雖然這位青年很有骨氣的不想拖到領完年終才離開,但時也命也,南部就業環境的蕭條,再加上或許真有很多人想換環境也會等到領用年終後再考慮,所以這位熱血青年就開始在家晾了好幾個月,從過年前到過年後,時間就在無盡的等待和無盡的失望中慢慢的流逝了。就在那時候,無助的青年在財經頻道看到主持人專訪某位大師,大師言之有物,似乎對國際的經濟發展有了重點式的掌握,也對相關產業的動態做了精要式的說明,讓青年們至少在那個無助的時期中,至少他的投資方向得到了指引。
小註記:這位青年朋友始終覺得他的運氣不怎麼好,無論是工作運,愛情運,財運等等,但他始終相信只要他做好準備,終有一天,他會走出這一切停滯不前的命運循環,朝美好的人生坦途更進一步。也希望大家心中要時時懷抱著希望,時時為下一次的機會做準備。
極度失意下的青年,無意中得到大師的開示,就有如在汪洋大海中得到一塊浮木般,青年當然是緊緊的抓住這彷彿是生命中的一線希望,每次專訪必看,看不到就看重播,書籍也是到手苦讀,恨不能瞬間增進自己的功力,希望能在業外收入有所斬獲。當時青年就有如時下的粉絲對星光幫的崇拜般,覺得有專業訓練的人就是不一樣,也和一般的老師不一樣,只會報明牌,股價漲了才在說某某公司多好多好,大師講得頭頭是道,讓一艘在股海幾年下來載浮載沈的船,得到了光的指引,尤其是產業面消長的解析,等於是奠定大師在無助的青年心中無可取代的地位,而書籍立論之精闢,語法之創新,觀念之新穎,更是前所未聞,等於是當時開啟了投資書籍、觀念啟發的新典範。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觀念似乎就在這位青年的心中慢慢的開花結果了。(該說這位青年還頗具慧根嗎?)但時間一久,青年雖對大師的觀念仍然深信不移,但也偶然間發現了大師的影響力。大師在某哇節目中介紹的「普」通網通公司隔天就強拉漲停板,當然,當時給青年的感覺是大師受不了主持人的拗明牌功力,透露了幾支明牌,而其他聰明的投資朋友也願意相信「大師出品,必屬佳作」的共襄盛舉,才會造成個股的興奮噴出。
那段時期,許多和青年一樣的投資朋友,對大師「用生命研究股票,用雙腳挖掘好股」的銳利眼光深信不移,但一來在台灣能只靠投資養活自己的是少數,而有工作的人除非是住家或工作場所附近的企業才有機會探索外,那有那個閒工夫去做企業拜訪呢,而其實所謂一般人的拜訪企業我相信也只能在外面數貨車的進出和職員是否穿得光鮮亮麗,有幾個人能有機會去看某某公司經營者是否正直、勤奮呢!?
日子又再一天一天的過去了,熱血青年仍未隨時間的流逝而減損對大師的信仰和崇拜,只要大師在台灣南部的演講,他一定參與,等於是用膜拜的心情與會,記錄大師的觀念和一些個股。但問題來了,前面提過,青年已在股海中浮浮沈沈數年了,基本上身上已累積了不少的傷口,大師的觀念他有吸收,但一看到大師推薦的個股,上網查一下K線,啊娘喂!都已經漲了二成、三成的股票還在推薦,有沒有搞錯呀!當時大師在電視上及演講中有提過一句話,雖然可能隨著日子久遠,可能會有些誤植,但這句話還是很值得再拿出來給大家參考,這句話的大意是「個股要是漲了二(或三)根停板,就應該捨去」。基本上,也是因為這一句話,大師推薦的個股,雖然那位青年很心動,但幾乎都沒有當下馬上的買進。
之後沒多久,青年的北部朋友介紹大師推薦的「濱」綺步沖壓廠要上櫃,詢問要不要參與抽簽,青年以大師的觀念上網查詢財報檢驗,結果發現「濱」綺步沖壓廠上櫃前業外收益大幅提升,便告知北部友人此個股不能碰。後來,北部友人到訪,青年與友出遊之後回家休息時,青年之友拿出了一本週刊借青年觀看。青年又驚又喜,喜的是週刊不用買就可以一睽大師的文采,而當時介紹的個股是一家「勤」勞的沖壓廠,雖說看財報看不出什麼大毛病,但敗筆仍然在股價已漲升一段距離,故在當時仍是捨去這家沖壓七小福的公司。
----------------------------------------------------------此為分隔線
後來,青年在南部某和被動原件有相關的公司工作,當然剛開始的感覺是不錯啦,但在最後,青年還是離開它了,因為在裡面,青年覺得很不舒服,雖然是上櫃公司,光鮮的外表下,卻還是和一般公司上演著權利鬥爭的戲碼…。
但,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離職後的青年從網友的留言中得知大師居然在某次演講中推薦了青年曾任職過的被動元件相關公司,當然,股價是動了,但大師在青年的心中卻隕落了,一直以來,大師口中的「野田拜訪」竟和青年朋友的所見所學如此天南地北,是「野田拜訪」能看到別人,包括曾是員工的人所沒看到的一面,還是青年的判斷有失偏頗呢,在青年離開那間公司時,青年朋友曾看到和聽到那間公司的情形如下:
1.老闆上EMBA,EMBA要寫報告,老闆那段期間在公司雇用一位研究生….。(這是正直嗎?)
2.經理人離職,但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原因不實,大部內是內部職務調動。(這是誠實嗎?)
3.這幾年分配現金股利是顯學,它也都發現金股利居多,之後再來辦可轉債。(啊,公司到底是有錢還是沒錢呀?)
4.要是有看他的報導,它常會說因為XX因素,所以幾月份訂單遞延。(大概是業績不如預期吧,還是青年太專注在它身上了,它是浮沈股海多年來看過「訂單遞延」最多的公司。)
5.大師當時看得到公司的員工結構嗎?員工不是從公司成立就待在公司的人,不然就是剛到公司沒多久的人,也就是說公司的員工結構有斷層,中間那層不見了。老的可以解讀是既得利益團體,剛進公司沒多久的可以說是剛出社會,少數中間的可以說都是有「不能說的。關係」。(這是正常的公司員工結構嗎。)
6.公司總經理平均壽命約一年,幾乎每年都有理由可以換總經理。(連高階主管的任職壽命也不長哦!)
7.公司每年都會舉辦一次法說會。(以子產業的子產業來說,公司算是獨大啦,但其實還是一間小公司呀,不太符合大師一向低調的原則。)
8.95年的現金股利居然經過青年試算後居然大於「來自營運的現金流量」,「投 資活動的現金流量」95年是負值。也就是說「融資活動的現金流量」要支撐投資活動和部份的現金股利。(大師不是一向主張「豐田的自我現金能量」嗎?那借錢來發股利算是自我現金能量嗎呢??)
當然,還有一些哩哩叩叩的,族繁不及備載啦。這位青年說真的也要感謝大師的拜訪它的前公司,他才能了解「野田調查」的神祕面紗,竟和他的認知如此不同,這位青年或許不是頂尖優秀,但至少也是商管科系畢業的。或許大師沒有錯,大師真的挖掘到大師心中「正直、低調」的公司了,但大師認為的好公司,不見得是真正了解該公司的一位曾是裡面員工認為的好公司呀。從此,「野田調查」出來的公司在青年的心中再也不必然會和好公司劃上等號了…..。
這篇文章有點冗長,其目的只是要記錄一段崇拜與幻滅的故事,也希望大家在接受外來資訊的同時,別忘了要拿出客觀的標準來評判。
猶記得幾年前,有一位已在職場浮浮沈沈幾年的優秀青年,由於自軍中退伍後投入職場懷抱以來一直在事業成就上未見起色,看到同學、同梯們已陸陸續續在職場有些斬獲漸露頭角…..。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竟然還被上級主管冷落,不受重視,這位青年終於下定決心脫離這種循環,結束這一份不如意的工作,離開傷心的台北城,開始一段鮭魚返鄉之旅….。
小註記:不受重視就是不受重視、被冷落就是被冷落,要離開那間公司,和那位青年同事業部的居然沒有人有挽留的意思,而同間公司想挽留那為失意青年的居然是另位的一個事業部的主管。(那間公司有三個事業部)
雖然這位青年很有骨氣的不想拖到領完年終才離開,但時也命也,南部就業環境的蕭條,再加上或許真有很多人想換環境也會等到領用年終後再考慮,所以這位熱血青年就開始在家晾了好幾個月,從過年前到過年後,時間就在無盡的等待和無盡的失望中慢慢的流逝了。就在那時候,無助的青年在財經頻道看到主持人專訪某位大師,大師言之有物,似乎對國際的經濟發展有了重點式的掌握,也對相關產業的動態做了精要式的說明,讓青年們至少在那個無助的時期中,至少他的投資方向得到了指引。
小註記:這位青年朋友始終覺得他的運氣不怎麼好,無論是工作運,愛情運,財運等等,但他始終相信只要他做好準備,終有一天,他會走出這一切停滯不前的命運循環,朝美好的人生坦途更進一步。也希望大家心中要時時懷抱著希望,時時為下一次的機會做準備。
極度失意下的青年,無意中得到大師的開示,就有如在汪洋大海中得到一塊浮木般,青年當然是緊緊的抓住這彷彿是生命中的一線希望,每次專訪必看,看不到就看重播,書籍也是到手苦讀,恨不能瞬間增進自己的功力,希望能在業外收入有所斬獲。當時青年就有如時下的粉絲對星光幫的崇拜般,覺得有專業訓練的人就是不一樣,也和一般的老師不一樣,只會報明牌,股價漲了才在說某某公司多好多好,大師講得頭頭是道,讓一艘在股海幾年下來載浮載沈的船,得到了光的指引,尤其是產業面消長的解析,等於是奠定大師在無助的青年心中無可取代的地位,而書籍立論之精闢,語法之創新,觀念之新穎,更是前所未聞,等於是當時開啟了投資書籍、觀念啟發的新典範。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觀念似乎就在這位青年的心中慢慢的開花結果了。(該說這位青年還頗具慧根嗎?)但時間一久,青年雖對大師的觀念仍然深信不移,但也偶然間發現了大師的影響力。大師在某哇節目中介紹的「普」通網通公司隔天就強拉漲停板,當然,當時給青年的感覺是大師受不了主持人的拗明牌功力,透露了幾支明牌,而其他聰明的投資朋友也願意相信「大師出品,必屬佳作」的共襄盛舉,才會造成個股的興奮噴出。
那段時期,許多和青年一樣的投資朋友,對大師「用生命研究股票,用雙腳挖掘好股」的銳利眼光深信不移,但一來在台灣能只靠投資養活自己的是少數,而有工作的人除非是住家或工作場所附近的企業才有機會探索外,那有那個閒工夫去做企業拜訪呢,而其實所謂一般人的拜訪企業我相信也只能在外面數貨車的進出和職員是否穿得光鮮亮麗,有幾個人能有機會去看某某公司經營者是否正直、勤奮呢!?
日子又再一天一天的過去了,熱血青年仍未隨時間的流逝而減損對大師的信仰和崇拜,只要大師在台灣南部的演講,他一定參與,等於是用膜拜的心情與會,記錄大師的觀念和一些個股。但問題來了,前面提過,青年已在股海中浮浮沈沈數年了,基本上身上已累積了不少的傷口,大師的觀念他有吸收,但一看到大師推薦的個股,上網查一下K線,啊娘喂!都已經漲了二成、三成的股票還在推薦,有沒有搞錯呀!當時大師在電視上及演講中有提過一句話,雖然可能隨著日子久遠,可能會有些誤植,但這句話還是很值得再拿出來給大家參考,這句話的大意是「個股要是漲了二(或三)根停板,就應該捨去」。基本上,也是因為這一句話,大師推薦的個股,雖然那位青年很心動,但幾乎都沒有當下馬上的買進。
之後沒多久,青年的北部朋友介紹大師推薦的「濱」綺步沖壓廠要上櫃,詢問要不要參與抽簽,青年以大師的觀念上網查詢財報檢驗,結果發現「濱」綺步沖壓廠上櫃前業外收益大幅提升,便告知北部友人此個股不能碰。後來,北部友人到訪,青年與友出遊之後回家休息時,青年之友拿出了一本週刊借青年觀看。青年又驚又喜,喜的是週刊不用買就可以一睽大師的文采,而當時介紹的個股是一家「勤」勞的沖壓廠,雖說看財報看不出什麼大毛病,但敗筆仍然在股價已漲升一段距離,故在當時仍是捨去這家沖壓七小福的公司。
----------------------------------------------------------此為分隔線
後來,青年在南部某和被動原件有相關的公司工作,當然剛開始的感覺是不錯啦,但在最後,青年還是離開它了,因為在裡面,青年覺得很不舒服,雖然是上櫃公司,光鮮的外表下,卻還是和一般公司上演著權利鬥爭的戲碼…。
但,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離職後的青年從網友的留言中得知大師居然在某次演講中推薦了青年曾任職過的被動元件相關公司,當然,股價是動了,但大師在青年的心中卻隕落了,一直以來,大師口中的「野田拜訪」竟和青年朋友的所見所學如此天南地北,是「野田拜訪」能看到別人,包括曾是員工的人所沒看到的一面,還是青年的判斷有失偏頗呢,在青年離開那間公司時,青年朋友曾看到和聽到那間公司的情形如下:
1.老闆上EMBA,EMBA要寫報告,老闆那段期間在公司雇用一位研究生….。(這是正直嗎?)
2.經理人離職,但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原因不實,大部內是內部職務調動。(這是誠實嗎?)
3.這幾年分配現金股利是顯學,它也都發現金股利居多,之後再來辦可轉債。(啊,公司到底是有錢還是沒錢呀?)
4.要是有看他的報導,它常會說因為XX因素,所以幾月份訂單遞延。(大概是業績不如預期吧,還是青年太專注在它身上了,它是浮沈股海多年來看過「訂單遞延」最多的公司。)
5.大師當時看得到公司的員工結構嗎?員工不是從公司成立就待在公司的人,不然就是剛到公司沒多久的人,也就是說公司的員工結構有斷層,中間那層不見了。老的可以解讀是既得利益團體,剛進公司沒多久的可以說是剛出社會,少數中間的可以說都是有「不能說的。關係」。(這是正常的公司員工結構嗎。)
6.公司總經理平均壽命約一年,幾乎每年都有理由可以換總經理。(連高階主管的任職壽命也不長哦!)
7.公司每年都會舉辦一次法說會。(以子產業的子產業來說,公司算是獨大啦,但其實還是一間小公司呀,不太符合大師一向低調的原則。)
8.95年的現金股利居然經過青年試算後居然大於「來自營運的現金流量」,「投 資活動的現金流量」95年是負值。也就是說「融資活動的現金流量」要支撐投資活動和部份的現金股利。(大師不是一向主張「豐田的自我現金能量」嗎?那借錢來發股利算是自我現金能量嗎呢??)
當然,還有一些哩哩叩叩的,族繁不及備載啦。這位青年說真的也要感謝大師的拜訪它的前公司,他才能了解「野田調查」的神祕面紗,竟和他的認知如此不同,這位青年或許不是頂尖優秀,但至少也是商管科系畢業的。或許大師沒有錯,大師真的挖掘到大師心中「正直、低調」的公司了,但大師認為的好公司,不見得是真正了解該公司的一位曾是裡面員工認為的好公司呀。從此,「野田調查」出來的公司在青年的心中再也不必然會和好公司劃上等號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