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後,民意開始認為應當從政府獲得更好的社會保障,政府因此學著歐陸各國建立福利計劃。

  當養老金制度剛建立時,政府依照當下經濟成長飛速的情況,畫下一個比一個肥美的大餅,承諾優厚福利以取悅於民,但是8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日本經濟停滯不前,所有的預算假設全部煙消雲散,錯誤地認為經濟增長可以持續高速增長,能夠為年老者提供高額養老金,日本的養老金支出超出了收入。而給付的削減一般很難達到。僅能藉由發行債券或者增加稅率才能勉強維持當初承諾的社會保障,由於經濟情況並未好轉,增加稅收無異是打擊脆弱的日本經濟,因此高額給付造成的負擔就不負責任的轉嫁到年輕一代的身上。出生率下降和平均壽命延長,更加速了社會福利的惡化。

  龐氏騙局,俗稱叫作老鼠會。通常藉由優厚的回報吸引投資者。投資者要先付一筆錢作為入會代價,而投資者所得到的報酬來自其他新加入的參加者。藉由吸引新的投資者加入付錢,以支付上線投資者。當資金流入不足時,騙局泡沫就會爆破。現在看來,是不是政府所支持的社會福利像一場龐大的騙局?

  社會福利承諾,將在特定情況下給予給付,人民定時繳一筆錢,美其名是存在個人帳戶,之後在特定情況下從這個帳戶給予給付,實際上,大部分是用來支付其他受益人的給付,(所以社會福利又稱為轉移性支出)當繳錢的人減少而領取給付的人增加(工作人口下降,老年人口增加),或是遇上金融海嘯,所有資產都大幅縮水,社會福利下面的帳戶慘賠,致使入金不足以支付給付,這就叫做「資金缺口」、叫做「東窗事發」。

  我們來看看台灣的情況: 
  中鋼1998年揭露的退休金假設
  折現率6.00%、未來薪資水準增加率4.25%、退休基金資產預期投資報酬率6.00%
  中鋼2007年揭露的退休金假設
  折現率3.50%、未來薪資水準增加率3.0%、退休基金資產預期投資報酬率3.50% 

  實際上情況是:
  (2005的新聞)
  台灣實質薪資成長力道遠不如亞洲其他小龍。以各國製造業二○○五年數字做比較,南韓實質薪資成長率是五%,新加坡是四%,而在十年前,南韓享有高達七%的成長率,新加坡是六%;台灣十年來則從四%一路掉,十年來有一半的時間成長率不到一%,甚至出現負成長。
對照新聞,「未來薪資水準增加率3.0%」是不是很荒謬?

  來源資料:基金公報
  歷年退撫基金運用收益率明細表

年度
法定收益率
已實現收益率
列計未實現損失後收益率
85
6.930%
7.784%
7.784%
86
6.292%
12.420%
12.251%
87
6.313%
9.119%
2.675%
88
5.846%
8.181%
12.209%
89
5.142%
9.973%
(8.702%)
90
4.016%
4.720%
3.847%
91
2.246%
2.594%
(2.527%)
92
1.567%
1.946%
8.129%
93
1.496%
2.628%
2.206%
94
1.812%
3.661%
3.793%
95
2.175%
4.446%
9.068%
96
2.473%
5.671%
5.701%
97(9)
2.757%
(1.303%)
(15.821%)
合計
4.127%
2.790%
1.486%


  基金資產預期報酬率比起薪資水準雖然沒這麼荒謬,可是要知道,目前股票的帳面價值、未實現的利益都是紙上富貴。

  台灣也是一樣,過去的榮景作出過於慷慨的承諾,人們處於繁榮時代,傾向認定榮景將持續下去。基於過度樂觀的假定,開心的制定優厚的退休辦法,提前退休的年齡作為釋放工作機會減少失業的方法、增加退休金的金額。然而高度成長終將回歸常態,報酬率下降經濟成長大不如前,然而當初做出的承諾卻因為政治的緣故、選票的壓力,如覆水一般無法收回。

  福利支出不外乎分為兩類,一個是拿別人的錢塞進自己的口袋,一個是拿別人的錢花在別人身上。各式各樣的利益團體,建商大聲嚷嚷要求政府大開優惠房貸之門,正是拿別人的錢塞進自己的口袋;民意代表、政府官僚提議、通過福利支出,不就是拿別人的錢花在別人身上?

  錢砸下去,留下的是債務。人們嘗試著自己的債務推卸給沒有發言權和投票權的下一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